系列专题:《站在世界体坛巅峰的19人:中国高端访问9》
在刘翔的宿舍里挂着这样的铭言:“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4年后,阿兰?约翰逊说:“刘的跨栏动作几近完美。”不知约翰逊是否知道,战胜他是刘翔长期以来的梦想。本届奥运会上,日渐成熟的刘翔已经不再必须以晚辈崇敬的目光来看待约翰逊,而把他作为一个平等的对手:“我觉得赢他是我的一个梦想,当然,我离这个梦想是越来越近了。”

在罗马的黄金联赛上,约翰逊在肉眼难以判断的优势下赢了刘翔,而约翰逊自己对那次胜利却丝毫不看重,他说:“那个胜利不算的,那次只是一次平手,那时裁判员花了非常多的时间来判定谁才是胜利者,所以我认为那是一个平手,没有分出胜负!” 刘翔每取得一个新的成绩,都会和教练制定下一个短期目标,在新的目标激励下,刘翔的眼里,只有不断地刷新自己的纪录,而不是盲目地挑战顶尖高手。这样,孙海平带着刘翔一次次地飞向世界高手的境界。2001年5月6日全国田径大奖赛,刘翔首次以13秒32战胜陈雁浩,他们把下一目标放在打破13秒25的亚洲纪录上;2002年国际田联大奖赛,刘翔以13秒12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他们把下一个目标定为冲出亚洲;2003年8月巴黎田径锦标赛,13秒23获得第三名,下一个目标是走向世界前列……这样,刘翔飞进了奥运会。可能是由于他这几年成绩提高得太快,成为重点被查的对象。2004年已经被查了无数次,有血检有尿检,在国外比赛时查,在国内也被抽查,次数多得都记不清了。 为了提高刘翔的成绩,田径队制订了“以赛代练”的训练方针。两年中,刘翔参加了国内外十几次田径大奖赛,每次比赛仅机票的费用就需要上万元。在欧美选手独占优势的男子短距离项目取得突破的刘翔,身体素质并不是太占优势,但他是中国田径界有史以来出国参赛次数最多的运动员,仅仅在2003年,他就出国参加了20场比赛,跑了35枪。刘翔回忆说,自己第一次出国参赛时,心里也在打鼓。正是频繁的出国比赛,让他增长了见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 除此,国家田径队在对刘翔的日常训练中,还引进了高科技手段。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成立了专门负责对刘翔的训练进行科研与科技服务的课题组。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拍摄刘翔日常训练和参加比赛的图像,并将分析结果和改进训练的建议反馈给教练。他们使用的这套图像分析软件,是以3万元的价格专门从国外进口的。科研人员对拍摄的图像进行一些数字化处理,得出刘翔跨越栏架的时间,教练员通过这些对刘翔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跟约翰逊的数据进行比较。 这次,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跨栏第二轮比赛结束后,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已经把比赛的详细数据收集起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雅典时间8月27日早晨,体育总局把详细的数据传给了在雅典的刘翔。根据这些数据,教练孙海平进行了一些相关的准备。根据数据分析加西亚和特拉梅尔将是刘翔最大的竞争对手。刘翔看到这个数据分析后并没有紧张,他说:“决赛的时候,我希望和这两个竞争对手挨着,这样才能让我觉得更有竞争力。” 这次刘翔征战奥运会脚上所穿的是美国耐克公司为其设计的一款最轻的钉鞋,被称为“红色魔鞋”的这种钉鞋鞋帮采用特殊的穿孔设计,足尖处运用了“锁定”系统,弹性的底板上有6个可换位的鞋钉,重量比当年给刘易斯和约翰逊设计的跑鞋还轻。 为了确保刘翔能在110米栏夺冠,国家田径队为此把刘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来照顾的,田径队为他配备了一位理疗师和一位按摩师,在软件与硬件方面尽量满足刘翔,当时可以说把宝完全押在刘翔身上。 “两个男人推心置腹的对话”设计了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