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拖,大病扛,躺倒才往医院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看病难、看病贵”……医疗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新医改具体配套措施呼之欲出。有意思的是,解决医疗问题的突破口,似乎正是所谓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2008年11月24日,为应对金融危机,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重大战略部署,国家计划新增48亿元安排支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会议决定,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初步测算,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
另外,为加强农村卫生软实力,1月9日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在人才方面,国家将免费为农村培训、培养实用卫生人才,每所三级医院要与3所左右县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资质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必须到农村服务一年以上。从2009年起,对志愿到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由国家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乡镇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和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自2009年开始,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医院建设,将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再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卫生院。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硬性的资金投入上,还是软性的医疗服务能力培育上,国家都在全力支持农村,新一轮“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轮轴已然轰轰转动。
国家为什么要重点投入农村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农民最最弱势,最需要补助;
2.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果,目前,国家财力雄厚,是该让农民分享的时候;
3.投入农村和社区是解决“看病难”的关键,也最容易出效果;
4.中国农村人口9亿,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是国家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关键一步,体现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为什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从城市公立医院开始突破呢?目前种种医药问题都是“以药养医”与“医药不分”造成的,政府投入不足是根源,其中公立医院投入不足是造成医院趋利的重要原因。但新医改却没有把公立医院投入作为重点,甚至要取消公立医院药品销售加成政策。笔者认为,“农村包围城市”只是医改行动的先锋,把人民群众“有病不拖,有病敢看,看病不再难,也看得起病”作为改革的根本目标,国家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整个医改进程。
现阶段不把公立医院投入作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医改在医院层面就没有作为。国家正在实施第一步——完善医院监管和治理结构:管办分离,今后3年将试点公立医院改革,建立以医院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院长任职资格、激励约束和问责奖惩等机制。如此之后,医院的运行将进一步规范,院长将真正负起责任。
医改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医改方案的出台也只是一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公立医院暂不投入不代表将来不投入,毕竟,医药行业弊端的根源之一——政府投入不足是需要以充足投入来根除的。
取消药品加成,就是进一步将医院从整个医药利益链条中剥离出来,说白了就是先解决明处的利益问题,至于暗处的回扣等商业贿赂,待其他部分的改革和更严格的监管逐步到位之后,其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30年改革开放最大的经验就是在事情不明朗的情况,我们都很善于“摸着石头过河”,不是还在试点吗,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大可不必过多忧虑。
该文发表于《中国医药报》 “市场周刊·营销观点”(09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