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站在世界体坛巅峰的19人:中国高端访问9》
杜丽感谢射击,因为射击使她的人生得以拓展,生命也因为射击而辉煌。如果当时没有被教练选去练射击,杜丽想,也许自己会和平常人一样努力地去读书,但是自己又那么贪玩,很可能会不愿意读书而从事其他的职业。但是,她相信在干其他行业的时候也不会输别人。 20万元巨奖,孝顺聚少离多的亲人 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赛后,杜丽走入新闻发布厅时,全场响起一片掌声,此时的杜丽不再像场上那样平静从容,头戴花冠,却像个闯入陌生世界的公主一样,忽闪着大眼睛四处张望,眼神里掩饰不住兴奋和好奇。遇到好玩的问题还时不时地用手挡着脸,漏出不易察觉的“坏笑”,看上去格外顽皮。 当颁奖仪式结束后,杜丽走出颁奖大厅,在马可波罗射击馆内的一群中国记者中,突然有人递给杜丽一个手机,一个劲地喊:“杜丽,接啊,你妈电话……”这个时候,杜丽一改冷静射手的表情,不顾安保人员的阻拦,冲过来抓到手机,兴奋地说道:“啊……是我……妈,是金牌!”思家心切的杜丽,在雅典便为妈妈准备了很多小礼物。

自从杜丽练射击以来,就和家里人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奥运会之前杜丽和妈妈最近的一次碰面还是在一年半前。备战奥运会时,队里规定参赛选手不得与家人电话联系。去雅典前,杜丽给妈妈打来电话,妈妈反复地说:“外边特别乱,你一定小心呆着,别到处乱走。” 走进杜丽家那间不足90平方米的住房里,找不到任何的奖杯、奖牌以及荣誉证书。杜丽的父亲解释说,杜丽虽然好胜,但她不爱表现自己,过去的荣誉不能代表什么,她的目标是将来取得更好成绩。杜丽的父母非常热情好客,只要一提起杜丽,他们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许多关于女儿的故事。 1998年,杜丽被直接选送到了省射击队训练。当妈妈送女儿去省队时,只是简单叮嘱杜丽好好听教练的话就行,那时她根本没想到女儿将来能成为奥运冠军。说起女儿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母亲齐源珍说:“芳芳(杜丽小名)自小就不爱说话,性格内向,脾气犟!” 不爱说话的杜丽是个非常有礼貌的女孩,也很懂事。邻里们说,他们在2002年亚运会时才知道同住一个楼的女孩杜丽是亚运会冠军,以前只知道她学这个,想不到她会拿冠军。也就是2002年的这次亚运会,杜丽的母亲才真正知道自己女儿的“厉害”。她说:“亚运会之后,我觉着闺女的选择是对的,我才真正放了心。” 人们从杜丽决定性的最后一枪判断出她是个极其沉稳的姑娘。而杜丽的妈妈早就在多年前就领教过女儿不同寻常的一面。杜丽四五岁的时候,贪玩的她掉到储菜的窨井里,照看她的舅舅并没有立刻发现,直到听到地下不断传来扑通扑通的声音,舅舅才发现事情不对。等他跑到窨井口的时候,只见小杜丽两只小手使劲往上攀,两只小脚也蹬着有些松软的土壁,尽力将小身体往上提拉。因为人小力薄,她几次都跌落了下去。看到二舅来了,也并不撒娇求援,还是一个劲地凭着自己的力量往上爬。“你不害怕吗?为什么不叫我啊?!”舅舅边喊边把杜丽给救了上来。 2004年8月17日晚,齐源珍特地从山东赶到北京,等待迎接杜丽从雅典凯旋归来。8月18日11点20分,众人瞩目的“奥运第一金”杜丽微笑着第一个走出首都国际机场20号登机口,盼望已久的妈妈齐源珍走上去一把拉住了女儿的胳膊,而杜丽一见到妈妈便扑进了妈妈的怀抱。久未见面的母女被等待已久的媒体紧紧包围,妈妈只是无语地支持着女儿,无论走到哪儿,娘俩的手都牵在一起,寸步不离。刚开始,是杜丽拉着妈妈往外走,后来,是妈妈拉着女儿走,目的是为了冲在前面,让女儿不受到太多的“冲击”。 杜丽告诉妈妈说,在雅典的伙食不合口,她瘦了6斤。妈妈听后,不禁潸然泪下。杜丽说:“现在只想和妈妈回家住几天,吃妈妈做的菜。”回到远在城郊的射击中心,好不容易可以坐下来吃顿饭,杜丽和妈妈又给安排到了两张桌子上。孝顺的杜丽先用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精致的玻璃碗给妈妈盛了一碗米饭送上前去,然后才开始吃饭。而饭后,她又亲自帮妈妈收拾起了碗筷,跑到一边去洗好放好之后,才拉着妈妈回房间。“以前都是妈妈给我盛饭,照顾我,现在轮到我给妈妈盛饭,照顾她了。”杜丽简单的话语抚慰着妈妈的心。此情此景,妈妈也欣慰地连连点头:这还是她那个闺女,一点都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