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里下河地区 对苏北地区农信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调查



__对苏北地区农信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调查

最初走进苏北地区,是想寻找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各地不同的特色。然而一番调查过后,才发现在这座独特的县域金融舞台上,苏北地区农信社在经营战略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里地处我国南北方交界处,传统农业比较发达,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创业期,发展速度迅猛,正是基于这一特点,苏北地区农信社一面牢牢守住“三农”领地,强化优势;一面对中小企业展开强大攻势,抢占先机,共同演绎着“立足‘三农’、拓展城区,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精彩乐章。

特写镜头一:

资金一周就到账

      本来已经约好了与公司的财务经理见面,可一听说记者是为宿迁市区农信社而来,江苏绿陵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方醒立刻放下了手头的工作,一定要向记者讲讲发生在几个月前那个“雪中送炭”的故事。

      “当时去农信社之前,已经碰了好几次壁,不抱多少希望了,没想到竟然那么顺利!”虽然已事隔几个月,可方醒谈到这件事还是显得很激动。当时公司急需400万资金购买原材料,对方要求必须一周内货款到账,否则将不能享受优惠价,这意味着如果货款不能及时到位,绿陵化工将面临几百万的损失。虽然绿陵化工效益好、信用度高,可受到审批时间限制,跑了好几家银行都一无所获。最后方醒决定再到农信社试试运气,“没想到农信社了解情况后,三天后主动上门调查核实,不到一周时间,资金全部到位。”

      “你知道吗,我们的基本户并不在农信社,可每次我们最急需资金的时候,真正能帮助我们的恰恰就是农信社!”急着参加一个会议的方醒临走时不断叮嘱记者,下次来你还找我,我这还有好多关于农信社的故事。

秘诀一:

中小企业贷款“六项”突破

      江苏省宿迁市区信用联社主任张虎告诉记者,为解决中小额度贷款发放中存在的“申报过严、手续过繁、时间过长、审批权过分集中”的老问题,他们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做了“六项”突破。

      首先,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客户服务中心,选配了一支专业化队伍集中管理运作全辖中小企业贷款。搭建起中小企业贷款运作平台,力求信贷运行机制上的新突破。其次,整章建制,规范中小企业信贷运行机制,力求信贷管理模式和风险防范机制上的突破。按照信贷管理“四只眼”风险控制原则,在不同的授权范围内分设前后台和风险员运作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同时制定完善了多项规章制度,初步建立起以授权授信、审贷分离、问责制度为核心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三是调查建档,积极开展信用评级与授信,简化审批环节,力求中小企业服务效率上的突破。四是创新贷款担保机制,促进信贷市场营销,力求贷款担保方式的突破。五是实行客户经理制,建立中小企业贷款薪酬与经营业绩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六是制定科学的贷款定价政策,充分考虑风险、成本、收益、行业、贡献度、等因素科学确定贷款利率。

特写镜头二:

 苏北里下河地区 对苏北地区农信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调查
“农信社围着我们转”

      “别的银行是我们求着人家贷款,农信社是主动围着我们转。”与周继军聊天时,他始终对在农信社所享受到的“上帝”的感觉津津乐道。

      周继军做板材加工生意已经十多年了,他不但在泗洪县有自己的企业,不久前在徐州还设了分厂,总资产已经从创业初期的几万元发展到了现在的300多万。从前他与当地的多家银行都打过交道,现在他已经把企业的基本户转到了农信社,“死心塌地”地做起了农信社的忠实客户,问到原因,他爽快地回答:“不图别的,就一点——快!”

      周继军告诉记者,他单笔资金需求量并不大,但周转必须快,“快”才能挣钱。农信社的贷款申请简便、审批迅速。有时急用钱,他们这些黄金客户用农信社发的贷款卡当天就能拿到钱。这在其他银行是不可想象的。周继军也曾在农业银行申请过贷款,但手续很复杂,而且还要拿到市里的分行去审批,最少也要等一个月。周继军说:“对于做生意而言,这么长的时间我们是等不起的。”

秘诀二:

“扫街式”服务

      “你要是早来两天就好了,我们的‘个体私营经济授信大会’刚刚结束。”一见到记者,泗洪农村合作银行行长谢士勇就谈起了不久前给企业集中授信的情景。会上对29家企业、78户个体工商户和33家行政事业单位420名工作人员共授信2.83亿元。企业代表中授信额度最高达1200万元,最低700万元。

      说到这次授信大会,就不能不提到“扫街式”服务。这种服务是泗洪农村合作银行针对园区企业、个体大户提出的。即主动出击、挨门逐户,挨个企业上门调查建档,根据调查情况给予企业、个人一定的信用额度,并发放给被授信户相当于“信用身份证”的磁卡,将客户信息资料和授信额度存入卡内,客户贷款时,只需到农合行柜面刷卡就可以显示其基本资料和授信额度,信贷员能及时掌握、及时办理。改变了以往“先申请、再调查、后授信、办手续、再放贷”的繁琐手续,将调查、授信等工作做在前面,客户只要有信贷申请并符合条件,便能直接办理相关手续,在最短时间内借到贷款。

特写镜头三:

借得快,还得也快

      见到周本成时,他正端着一大碗饺子在自家苗圃前吃得津津有味,说到现在的好日子,他指着饺子说:“我嘴笨不会说话,别的不说,以前顿顿吃菜喝粥,现在天天吃肉,饺子啥时想吃啥时吃。”

      朴实的周本成是沭阳县新河镇有名的信用户,他还贷款总是最及时的,问他为什么回回都提前还贷,得到的答案是“我致富全凭信用社,人家给我办贷款从不拖时间,我借钱当然要早早还上。”周本成的回答也印证了沭阳县信用联社主任王克凯的一句话:“我们放出去的是资金和情感、收回来的是信用和形象、产生的是效益和信心。”     

秘诀三:

利用“协会”做平台

      沭阳县农村信用联社深谙“独木难成林”的道理,他们与当地的花木协会、企业家协会等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利用这些协会的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做大做强中小企业贷款。

      如今,沭阳县信用联社是该县企业家协会中唯一一家金融机构成员单位。该联社主任王克凯把这种合作方式总结为“一个利用、两个提前、三个优先”。“一个利用”即充分利用协会平台,积极参加协会举办的各种活动,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全县小企业发展趋势和资金需求状况,宣传农信社的信贷政策、服务优势。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两个提前”即专门组织人员对优质客户提前建档、提前授信,目前已建立小企业档案900余户,对200余户中小企业进行了授信,总授信额度达10956万元;“三个优先”即对同时申请贷款的优质中小企业优先安排、同等条件优先支持、同类贷款优惠利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16172.html

更多阅读

省联社去行政化 省联社有限放权 农信社“去行政化”遇阻

     下放权力、强化服务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刚刚走过十年。  7月初,骄阳四射的南京,笔者从“农信社改革十周年研讨会”上了解到,从10年前总资产仅2.2万亿元发展至15.5万亿元,农信社10年间的体量增长6倍,成为“支农支小”的主

温州时尚春天 温州农信社的春天

    三四年前,温州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股份还少人问津,而如今,当农信社摇身开始变成银行后,其股权却成为了香饽饽。然而,温州的这场金融改革,也让温州的农信社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 

农信社改革创新 政策引航,农信社改革驶出“迷茫区”

  横亘在农信社改革道路上的诸多政策障碍显示出消失的迹象。9月19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正式对外发布,这是央行首次就农村金融问题发布如此系统、详尽的研究报告。报告就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化改革的思路作了

龙珠z银河面临危机 农信社面临“饭碗危机”

  多年来,中国的广大农民一直处于被“金融边缘化”的境地,他们从没有将自己的“饭碗”与“金融”联系到一起。这种情况,在未来或许将得到改变。伴随这种令人欣喜的变化,农村市场正在上演戏剧性的一幕:作为农村“金融”代表的农信社,正

农信社股权质押 “退股潮”拷问农信社股权结构

    谈到2003年以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很多基层农信社的职工最大的感受,就是信用社近乎疯狂地“增资扩股”。为了迈过央行设定的资本充足率的门槛,获取票据兑付的“免费午餐”,很多农信社把“增资扩股”演化为改革的唯一内容。  

声明:《苏北里下河地区 对苏北地区农信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调查》为网友无休无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