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尤纳斯:农信社“脸红”吗



当小额信贷第一次与“诺贝尔奖”联系到一起时,聚光灯不约而同地投向尤纳斯和孟加拉乡村银行,人们也开始寻找中国的“尤纳斯”和中国的“穷人银行”。

      结果很令人失望,中国从不缺乏真正的“银行家”,但具有“商业智慧”的“穷人银行家”却是寥寥无几。农村信用社本来应在这次关注中脱颖而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与尤纳斯会面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的一番话会让不少农信社“脸红”,她说:“孟加拉乡村银行是一个既能吸收存款,又能够发放贷款的全牌照的金融机构,我们的农村信用社其实是处于这样一个地位,但是我觉得,它到现在为止,不太有这个动力去为农民,为比较穷的农民做这种服务。怎么样能把我们的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一个像您这样的银行,我对这一点不太具有信心。所以我希望另创一条道路。”

      从1994年我国首次开展小额信贷以来,目前已经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大银行提供的下岗失业担保贷款、学生贷款和扶贫贷款,总计有几千亿元贷款额度;二是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有6100万农户享受到1927亿元贷款,覆盖面占到了全部农户的27.3%;还有一部分农户联保贷款,约有1200万户享受到141亿元的贷款;第三类,目前存在的100多个非政府小额信贷组织,提供了约10亿元的贷款。

      从规模上看,农信社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中国小额信贷的主力军,但从推广的情况看,农信社始终没有得到与之规模成正比的认可度。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解决资金来源瓶颈,中国农村信用社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改革,不过在改革方向上有所争论,虽然经过20多年努力,原有既定目标并没有实现,现在正朝股份制商业化方向努力。

      从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现状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服务能力有弱化趋势:一方面资金外流严重,存款不断转移到大城市,另一方面农民缺乏融资渠道,普遍患有资金“饥渴症”。

      “金融机构覆盖程度很广,但服务效率不高。”吴晓灵毫不讳言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中国金融机构资金充裕,但无法合理流到农村,满足不了农村需求。”

      “应该在不同地区,设立几个不同类型的机构。我们曾花了很长时间改造原有金融机构,后来决定建立新机构,引入了竞争机制。”这是尤纳斯为中国小额信贷发展开出的“药方”,央行也在考虑是否把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引入中国。尤纳斯的到来让我们得以深入思考小额信贷的发展模式,也让我们再次审视农信社的前进路径。

 面对尤纳斯:农信社“脸红”吗
      有评论说:穷人并不缺少智慧和创造力,他们缺少的只是正确的引导和恰到好处的帮助。尤纳斯说:“信贷决不是天生就与穷人无缘,它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权利!”记住这些话,希望下次我们不再“脸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16155.html

更多阅读

穆罕默德·尤纳斯在中国的演讲 尤纳斯在中国

穆罕默德·尤纳斯((Muhammad Yunus,1940年6月28日-)孟加拉国经济学家,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的创始人,诺贝尔奖得主,有“穷人的银行家”之誉,1940年6月28日出生于孟加拉吉大港一个富庶的穆斯林家庭,并在这里接受了大学教育,在达卡大学取

省联社去行政化 省联社有限放权 农信社“去行政化”遇阻

     下放权力、强化服务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刚刚走过十年。  7月初,骄阳四射的南京,笔者从“农信社改革十周年研讨会”上了解到,从10年前总资产仅2.2万亿元发展至15.5万亿元,农信社10年间的体量增长6倍,成为“支农支小”的主

莫泰尤纳斯 有毒的尤纳斯思想

  1983年,穆罕默德·尤纳斯创立了格莱珉银行,专注于向最穷苦的孟加拉人提供小额贷款。他的目标是:帮助穷人实现个体创业,从而使他们永远地摆脱贫困生活。  这个理想诞生于1976年,那天,他自己拿出27美元借给村子里42个制作竹凳子的农

温州时尚春天 温州农信社的春天

    三四年前,温州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股份还少人问津,而如今,当农信社摇身开始变成银行后,其股权却成为了香饽饽。然而,温州的这场金融改革,也让温州的农信社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 

农信社改革创新 政策引航,农信社改革驶出“迷茫区”

  横亘在农信社改革道路上的诸多政策障碍显示出消失的迹象。9月19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正式对外发布,这是央行首次就农村金融问题发布如此系统、详尽的研究报告。报告就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化改革的思路作了

声明:《面对尤纳斯:农信社“脸红”吗》为网友睡到再也不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