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外名人成功与失败的本源追溯:发现人生》
(6)罗炳辉 “戎马三十载,将军滇之雄”,是陈毅元帅对罗炳辉将军的赞誉之词。罗炳辉于1897年出生于云南昭通彝良县的一个彝族贫苦家庭。他曾是一个牛马不如的农奴,在备受煎熬的恶劣环境中长大,18岁时离家投奔护国滇军,从士兵升至营长,参加讨袁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受进步思想影响与对旧制度的痛恨,他于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红军,曾任红十二军副军长、军长,率部队在中央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斗中屡建奇功,于1934年率部参与长征;抗战期间被中央委派至新四军一支队任副司令员,作为司令员陈毅的副手而浴血抗日战场,后又任新四军二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二副军长等高级军事职务,直至1946年因患重病而去世。 罗炳辉的命运曲线图示 罗炳辉将军在社会剧烈动荡的年代,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与拼死精神,谱写了从奴隶到将军的人生传奇。罗炳辉青少年时期,在暗无天日的命运枯井中挣扎,因投军从戎后,开始了人生命运的大转折,并逐步成长为中共的高级将领和杰出的军事家,续写出其强势而辉煌的命运篇章。电影《从奴隶到将军》以罗炳辉为原型,作了更生动的展现。 像罗炳辉这样,从贫苦出生、生活无着,在备受剥削与压迫中渡过青少年阶段,而后投奔革命,勇敢作战,生死度外,而逐步成长为共和国军事将领的人,不下百余个,他们均实现了人生命运从极度低迷到高潮迭起的巨大转变。 (7)巴尔扎克 人生决胜岂只在战场。世界级的大文豪、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1798年出生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童年生活却很不幸福,经常受到过于严厉的指责,并被送给他人抚养,8岁时又被送至外地的一所教会学校,生活呆板而冷漠,也没显示出过多的天赋。在一次只有35名学生参加的拉丁文考试中,他居然名列第32名。巴尔扎克于1816年被送入一所大学攻读法律,但他对法律没有兴趣,而十分热衷于文学创作,却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巴尔扎克靠每月120法郎的生活费,独自居住在巴黎贫民窟中开始艰辛的创作。尽管他文学才气横溢,但创作道路却艰辛备至。他花费心血写的剧本《克伦威尔》等作品未被发表即告失败,给他很大地打击。同时,父母不给生活费的最后通牒也发出,巴尔扎克只得靠写一些低层次的垃圾文章维持生活,后又决定自己开设印刷厂,经营中欠下十几万法郎债务,却仍然以失败告终。巴尔扎克年轻时的人生命运波折较多,甚至较之常人更为受抑。 巴尔扎克没有在失败中停下来,经历更多的思考,他决定以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实施文学创作,终于在1829年3月发表了第一部成功的作品《朱安堂人》,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巨大赞誉。从此,巴尔扎克势不可挡,连出佳作,仅1830年至1832年的两年时间内,就连续写出17部中短篇小说。1884年始开始系统写出划时代巨著《人间喜剧》,《高利贷者》、《高老头》、《欧也尼?葛朗台》等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巴尔扎克在短短51年的生涯中,先后创作出91部作品,树立了法国乃至世界文学的丰碑。 巴尔扎克的命运曲线图示 巴尔扎克在青少年时期尝尽了人间的悲凉,却积聚了创作的源泉,当他步入三十而立的阶段,人生命运的拐点出现了,依靠发奋与天赋的结合,厚积薄发,命运之势节节高扬,最终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学巨匠。 (8)王永庆 中国台湾的大企业家,被冠以华人“经营之神”的王永庆,1917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茶农家庭。他15岁辍学当学徒工,开始踏上人生自谋发展的艰辛旅程。

王永庆于1930年开办小米店,通过挨家挨户地推销而稍有积聚后,受日本人对粮食的经营采购高压政策的制约,不得不结束米业生意。之后接管投资一家砖瓦厂,但很快就无力经营而关门。经过一段时间考察,王永庆转向木材经营,初期因缺乏经验、经营不善处于困境之中,后因战后建设需大量木材,价格大幅上升,使其木材生意异常红火,王永庆开始步入大商人之列。50年代初,王永庆以敏锐眼光和胆识,抓住台湾需发展塑胶工业的机遇,于1954年开办台湾塑胶工业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开发塑胶工业,1957年时已有5000万元家底。此后虽取得初步成功,但却遭遇日本大厂的低价格销售挑战,使公司大量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企业一度面临崩塌的险境。王永庆冷静反思后,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精神,毅然变卖大部分产业,低价收购台塑公司所有股权,并更大规模地扩展,于1960年形成年产1200吨的生产能力,产品的规模扩大后使成本摊低,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台塑从此起死回生,大步跨进。1978年台塑集团营业额突破10亿美元,跻身于世界大企业之林。90年代,王永庆决心利用大陆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先后又以各种方式投资了宁波石化项目、汽车配件、电力开发等一系列项目…… 21世纪,王永庆领导的台塑企业集团,从最初的小规模、单一化的小型企业,已发展至一个涉足石化、塑料、汽车、半导体、电力、教育与医学产业的大型跨国公司。2005年,台塑集团以118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名亚洲化工企业前列。 王永庆的命运曲线图示 从小学徒到世界企业大亨,人生的命运变化如此之大,是王永庆本人也难以预料的。在个人独创事业的开始阶段与过程中,经历宏观层面的不景气、产业调整的压力、市场竞争的残酷,以及自我经营能力的欠缺,而使创业之帆张扬不开,航行缓慢,应是比较正常的。关键是,优秀企业家在经历苦恼、困惑、失败后,仍然能够站立起来,认真地总结得失,进一步抓住新的机遇,拓宽发展路径,进而使低沉的命运态势经过一定的积聚后,产生连续爆发式的高昂上扬,演绎了一部白手起家、艰难创业而后成为世界富豪的壮阔人生命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