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的一位相交甚好的朋友来信说,希望我用简单的句子概括一下“形而上”的含义。形而上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命题,多数受过教育的人大概都听说过,并且知道,但是要我用一句话来描述什么是形而上,我自己还真是觉得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又不好意思拒绝朋友的热心,所以只好试着做了一下阐述,结果发现我自己并没有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原因是,我虽然用了一句话描述了形而上,但是却用了好几百字来解释这句话。实在惭愧。
这个问题无疑是我遇到过的最难的事情之一了。(毫不夸张)
以前对这个概念的接受多半是从对它的一般性定义来理解的,但是自然,那不是朋友希望听到的答案,那么我想从自己的感觉出发对此做个描述。我觉得形而上无非是指任何存在都是真实和绝对的。但如果这样描述我有觉得实在没有什么概括,我更加倾向于从主体的感觉来体会这一概念。
所以我得答案是:形而上是指目的地的存在和到达目的地的可实现性都是绝对真实的。而形而下则刚好与此相反。
对错尚不自知,请大家多批评吧。
我的解释主要是从一种主体角度来看,基本的哲学把形而上说成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及其感知,因此只要是可以感知的就是绝对存在的。而关于哲学的主题也被定为:世界是什么和世界怎么样的问题上,当然西方哲学后来更加重视主体自身的存在,这个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有关了。
我的解释是觉得对于主体而言,任何的感知都是一种认识,形而上不单描述了主体之外的对象的存在,而且更应当描述主体自身的存在,这种存在除了肉体的生命之外,还有以生命为载体的灵魂的存在。但是后者的存在更具有决定意义。即绝对的形而上应该是关注灵魂的,所以我从人的追求和认知出发来解释形而上,对于主张形而上的人,那么他的目的地(可泛指一切目的的结果形态)是绝对存在的,而且到达目的地的可实现性(努力和追求甚至信仰)也是绝对存在的。
从这一角度看,那么形而上泛指一切相信真实的人,而形而下泛指一切不相信或者怀疑真实的人。不过在我看来,形而上有不可避免性,我想用康德和尼采的例子来分析。
康德认为人的追求及其目的都是绝对存在的,而且到达目的地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尼采却认为人类所追求的目的地 是不存在的,但他自己却以孤独的歌者的形象独自前行,他的实践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所以他和康德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精神和实践统一的形而上,但后者则是精神认知上的形而下和实践行为的形而上混合。
不知道我这么解释是否清晰,但我的认识仅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