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城镇储户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居民购买股票或基金的意愿创历史新高,导致大量储蓄存款流向股市。尽管居民拥有的最主要金融资产仍为储蓄存款,但持这种看法的居民比例连续3个季度下降,本季度更是降至59.4%,为调查以来的最低点。
中国人向来都有节俭的优良传统,而储蓄则成为其中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居民储蓄意愿创下调查以来的新低,笔者以为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目前的利率水平偏低。去年8月份和今年3月份,央行两次上调利率,但其幅度有限,并不能提升居民的储蓄愿望。去年12月份,CPI同比增长2.8%,高于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实际上当月对于储户来说是负利率,而且还是在没有计算利息税的情形下。今年以来,CPI的增幅均在2%以上,扣除利息税,储户做的几乎是“保本生意”。
其二,股市的红火吸引了更多资金的加盟。去年全年,沪深两市大盘涨幅超过130%,个股翻番的比比皆是。股市的赚钱效应显然对场外资金是个刺激,于是大量的新基民、新股民顺势而生,而今年尽管经历了2月27日的暴跌,但个股行情同样火爆,财富效应不能说没有吸引力。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居民拥有的最主要金融资产中,“基金”占比从上季度的10%跃升至16.7%,刷新历史记录,“股票”占比也提高了两个百分点,其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三,居民投资意识的觉醒。以往那样存钱防病、养老等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以钱生钱”的投资意识逐渐占上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投资者对市场更加有信心,大量资金从银行搬家也就顺理成章了。
目前国内金融投资品种较为单一,导致居民大量资金进入银行成为储蓄存款。一方面无疑增加了银行的负担,另一方面存款人也得不到较好的收益。在国内几大银行纷纷上市之后,由于要面对回报投资者,而放贷本身又存在一定的风险,致使资金滞留于银行。特别是在贸易顺差大幅升高,流动性过剩日显突出的状况下更是如此。
而股票市场的走牛成为了储蓄资金的渲泄渠道。去年A股市场开户达到300余万户,而今年前两个月就已经大大超过了去年全年。而伴随着开户人数急增的,是居民储蓄存款的一次大搬家。另外,基金的火爆发行,也导致诸多储户变身为基民,储蓄资金变成了投资基金。有资料显示,原先开放式投资基金主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现在则成为了散户的天下。市场的力量确实宠大。
投资是每个人的权利,而资本市场的发展则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储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将会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在大牛市背景下。尽管股市有风险,但与资金存放在银行相比,显然要划算得多,当然这中间也存在一个理性投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