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破解融资难题 IT治理破解产品创新难题



  在中资银行普遍拥有先进的IT系统后,为何突破性的金融产品却越来越少?“很多人认为这是业务流程或者IT定位的问题,但实质却与IT治理有关,并且可能由此引发业务的治理。”IBM大中华区战略与业务发展总经理黎江接受《经理人》专访时说。

  黎江所言正好点中银行产品创新滞后的要害。过去很多年里,IT一直作为银行的“发动机”,主导着产品创新和业务的升级换代。“一卡通”、“一网通”等都是这一时期彰显IT价值的战略性产品。然而,形势在今天发生了巨大的转变,IT与业务之间,谁来主导的矛盾日渐突出。

  数据大集中后,原来分散的IT开发转变为集中式的总行统一管理。但新的问题是:总分行之间,前台(业务部门)、中台(计财、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都需要重新厘清。“这就要从内部治理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而推动这个问题的突破点,从IT入手是比较容易的。”黎江说。

  打破产品创新瓶颈

  从2005年开始,工行、建行和招行等不约而同地开始着手IT治理,这已成为银行信息化的下一个突破点。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以招行内部的一个事例,来说明IT治理的急迫性。招行业务部门曾经为了应对激增的按揭业务,希望开发一套业务系统。但粗略的业务需求提交后,IT部门认为这可能只是半年的市场需求,新系统会随着市场变化不断被修补。这样做的技术风险和技术成本显然过高,因而不得不搁置业务部门的开发需求。

  面对业务部门不断增加的需求,如果IT部门一味地响应,必然使自己变得疲惫不堪。长此以往,不但不能很好地整合内部资源,资源还有分化的危险。IT治理解决的正是部门之间的问题,首先明确了谁是业务的发起方,并确定IT部门的职能和责任。

  在谈到衡量产品创新时,黎江始终强调“产业化升级换代”。他认为,衡量一家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要看升级换代快不快,也就是快速用新一代产品打别人老一代产品的能力。虽然可以把客户、网络或者结算能力作为银行的竞争力,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下一个创新和突破点,已经不单纯在引进一项技术或者开发一个产品,而在于突破原来的组织模式。只有这样,IT才能带动银行的产业化升级,才能有更新的产品出现。”黎江说。

  国外治理模式并不适用

  从产品的研发、销售到风险管理,IT几乎渗透到银行的每个环节。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这点来看,由于银行存在预算管理、人事、财务等诸多体制矛盾,IT治理先行可以推动其他机构的改革,最终利用IT打通银行的脉络。

  对于中资银行而言,IT治理需要在摸索中前行,可参照的大多是国外的方法论。但黎江认为,国外的IT治理框架很难套用到国内银行。很明显的区别在于,外资银行一般是先有银行战略和业务战略,IT战略更多的是执行,强调IT要随着业务思考问题。而中资银行正好相反,习惯于以IT为主导,并且银行战略和业务战略不够详细。另外的不同则是中资银行的总分行体制。

  IT治理是与管理架构和组织体制改变的互动过程,因而中资银行需要找到符合自身的模式。“提出一堆概念和框架性的东西很容易,但资源不到位,或者高层和董事会不能达成共识。这都会让IT治理无法执行到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1505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广西破解融资难题 IT治理破解产品创新难题》为网友燈老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