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10年前,我第一次听人提起中国的汽车市场。我被告知,中国的马路上跑的几乎都是轿车,中国的司机不喜欢掀背车。 不同于轻卡和面包车主要为了装载货品的设计目的,轿车的三厢设计将乘客空间和行李箱之间进行了物理隔离,将乘客与各式各样的货品分隔开来。自然而然地,我得出一个结论:喜欢隔离的中国人也不会喜欢SUV这种将货品和乘客装在一个封闭空间的两厢车概念。 3年前,由于工作原因,我搬到了上海,得以站在一个更好的角度来观察中国的汽车市场,因此对SUV有了不同的认知。 2008年1月,中国市场共售出40,000辆SUV,占新车销售总量的7%。当时的市场中只有22个品牌的44款SUV。5年后,中国市场的SUV细分呈现惊人的可持续增长:整个市场共计有167个SUV车型存在。 2008年1月至今,SUV所占市场份额逐步抬头。新车销量从2008年1月的8.3%,一路上升到2013年1月的18%。而在欧洲市场,SUV的新车销售仅占了整体市场的10%。再回到当初我所得出的结论,不得不说SUV这个集客运/货运于一身的车体,在中国市场相当成功。而这个神话般的成功也值得一个深入的分析。 市场供给 从功能性的角度来看,每一位新车购买者都可以在市场上找到一部满足他们需求的SUV车型:四座或八座、1.3升或5.3升、3门或5门、二驱或四驱,传统发动机或混合发动机、3.65至5.3米长、1吨到3.3吨、从5.6万人民币一直到220万人民币,总之每一位有购买意向的车主,都能随意在各型号之间进行比较,最终找到一个适合他们需求的SUV。 有人可能会觉得,中型车也能解决三口或五口之家的功能性需求,但在现实生活中,中型车细分并不如SUV那样吸引中国车主。 自我成就的象征 在二次购车车主群里(即已经有了第一辆车,正在寻找替代车辆或为家里增添第二辆车的车主),SUV特别受欢迎。那些二次购车车主和首次购车者相比,更懂驾驶这件事,更相信自己对不同路况的驾驭能力,更想证明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下。

他们在寻找一辆汽车来证明他们的个人成就,以及社会等级。SUV的驾驶位置相对较高,给驾驶者提供了更好的道路操控感,能让驾驶者更好地了解路况。从这个角度来看,SUV驾驶者的诉求得到了满足。同时,高驾驶位也向坐在内部的驾驶者传递了安全的感觉--高坐其中,驾驶者有种安全逃离危险道路的感觉。 SUV前端和两侧的保护装置设计更加强了这种感觉。 授权的驾驶者 SUV所投射的形象,通常会通过大而宽、设计阳刚的轮拱和具侵略性的前格栅来传递。所有的一切显示着强度、耐用性,以及无上的权力。 支配、保护、力量,这些都是非洲大草原统治者所具有的特性。我们期望SUV是理想的驱动越野车,探索未开辟的道路,发现未知的领域。 当然,也有些SUV的设计更适合那些在城市驾驶者。著名的城市型SUV更适合城市地区的日常交通--他们提升了城市的驾驶体验:反向雷达、自动泊车辅助、低置底盘、精致内饰、一键启动和停止装置等等非野外探险所需要的功能。城市SUV的增长非常快,很好地呼应了那些视城市为洪水猛兽的驾驶者的需求。 SUV在汽车市场的发展表明,当制造商用心感应消费者的需求,他们完全有能力成为聆听消费者心语,解决和满足他们内心灵感和需求的人,他们可以改变现状,并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