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提升领导讲话魅力的10大谋略》
五要控制情绪。要保持冷静,切勿急躁。这样既可以防止自己主观臆断,伤害听众的自尊心,也可以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错误所在,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改正。不要用训斥、威胁的口气,也不要用斩钉截铁的语气,那种瞪眼睛、拍桌子,大声叫嚷等发怒的表现都是要不得的,会使听众产生对抗的逆反心理,也有损于领导的形象。 六要就事论事。哪一件事有错就指出是哪一件,哪一个环节有问题就说哪一个环节,千万不能以偏概全,抹杀成绩。 七要先表扬后批评。高明的领导者,总是在批评前先肯定成绩,然后再真诚地提出存在的不足。如果领导者讲话时说:"我对你很是失望。"那么这位员工听后,第一感觉就是领导人不重视我了。反之,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来处理,比如,你可以这样表达:"你做事向来都是很积极的,从来都是按时完成的,(提出问题和想法)一定有别的原因吧,我很重视这件事情。"让其作出回答,这样双方才能够解决问题。然后你再转到一个愉快的话题上来。让其了解你的意图和想法,按照你的意图和想法来工作这才是关键。 八要留有余地。我们常见到画家画花时只画一枝,而不是全部,有时也会在花枝添上一只小鸟,让人品位其中意境。诗人写诗同样如此,寥寥数字就能将一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领导者讲话亦然,尤其是对人的批评,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点到为止,善于让员工自己去反省自己,让他自己去思考、想象和反省,而不是唠唠叨叨,讲个没完。 九要做到两忌:一忌"电闪雷鸣"。"以理服人,威信自生;以势压人,无威无信"。领导者在批评下属时,要说服而不要压服,要鼓励而不要威胁,要尊重而不要鄙视,要循循善诱而不要"电闪雷鸣"。一味刺耳地批评或者不冷不热地采取"我不管,你自己看着办"的态度,只会挫伤下属的自尊心,使其对你"敬而远之",时间长了还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而消极怠工,甚至"破罐破摔"。二忌在批评上司。在汇报性讲话中,指责老板和上级是最不明智的做法,尤其在管理不够民主的地方和企业,一定要尽量避免。假如你曾经批评他,那么当他不愉快的时候,就会想起你、憎恶你;在提拔、晋级、加薪的时候,由于你曾批评过他,让他有了不良印象,所以你的机会就比较渺茫了。 总之,正确的批评方法非常重要,发挥批评的积极教育作用,少运用且善于运用批评才会使你的讲话更受人欢迎。

在这,让我们来看一下伟大革命领袖列宁杰出的批评艺术。 例文赏析 列宁在主持党和国家的国务活动中,曾多次对下级同志的缺点和错误提出过批评。他是一位杰出的掌握批评艺术的领导人。 对同志的批评应采取何种方式,是急风暴雨式的,还是和风细雨式的,是公开批评,还是私下批评,列宁总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严重的官僚主义现象和屡教不改、执迷不悟的人,列宁的批评毫不留情,言辞辛辣,方式公开。1921年12月,列宁曾针对某些行政机关的拖拉作风严厉批评有关人员:"现在我警告你们,如果再继续以这种方式办事,人民委员会接待室有权向失职人员追究责任,不管他是什么‘级别‘。"(《列宁文稿》第9卷第783页)而对于偶然失职未酿成大错或思想认识一时有疙瘩的同志,列宁通常给本人写一封信,语重心长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指出他的不足。 列宁在批评同志的同时,经常担心被批评的同志是否会因批评尖锐而感到委屈,所以,他常常在批评以后再进行温和的劝解,以便消除同志的委屈。1920年6月,列宁在给奥尔尼启泽的电报中说:"收到了您诉说委屈的信,您不该把我必须提出的询问看做是不信任。相信您在我们会面之前就会把不应有的委屈情绪抛掉。"(《列宁文稿》第8卷第137页)有的领导干部在受到了列宁的批评以后怕失去列宁的信任,对这些人列宁也经常给予宽慰,说明偶然犯了错误的同志在总体上还是好同志,不会因为一时一地的失误而被失去信任。1921年,当列宁知道一位负责人把一封给他打去的电报看做是不信任的表现时,列宁立即亲自给他打电报说:"谢烈布罗夫斯基不应对我在电报上用的语气见怪:我当时在为巴库的命运不安。我认为谢烈布罗夫斯基是一位极其得力的干部。"(《列宁文稿》第9卷第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