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高阳县农信社发生1.57亿骗贷案
河北省高阳县农村信用联社原副主任宋亚安利用职务之便伙同他人骗取农村信用社贷款1.5725亿元。
6月27日,公安部官方网站发布B级通缉令,对发现线索的举报人、缉捕有功的单位或个人,将给予3万元人民币的奖励。通缉令显示,宋亚安潜逃时随身携带名为王新荣的两张假身份证,以及用这两张身份证办理的往来港澳通行证4本。
案件调查
作案手法简单原始
“我们也感到难以理解,不可思议。”河北省农村信用联社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在面对记者的一系列提问时,首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个小小的联社副主任何以做出如此大案,这让许多人都大惑不解。
记者从河北省银监局了解到,2007年年初,银监会要求各地银监局全面开展银行业风险排查工作,正是在这次大规模的检查中,高阳县农村信用社高达1.5725亿元的骗贷案浮出水面。
据河北省农村信用联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已潜逃的宋亚安,是高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管信贷业务的副主任,自2004年在辖内农信社之间利用结账时间差,通过给信用社主任面谈或电话通知等方式,指使或伙同信用社主任违规发放贷款,先后在辖内所有信用社之间为4名涉案贷款人违规发放贷款。这4名涉案贷款人采用月初贷、月末还的方式轮流贷款,并不断扩大新贷款的数额,4个人在互相不断用新贷款“填平”旧贷款的同时,也骗取了大量的资金。
记者了解到,截至宋亚安出逃日,违规贷款35笔,贷款余额1.5725亿元,涉及11家信用社,其中有两家信用社贷款后转嫁给其他社。河北省银监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经追回违规贷款260余万元。
“这种作案手法本身并不高明。”在采访中,无论是农信社的普通工作人员,还是河北省农村信用联社、河北省银监局的相关负责人,都认为这起骗贷案的操作手法非常简单。
目前,4名涉案贷款人已被逮捕,9名基层信用社主任被刑拘,其中一名因身体原因取保候审,16名基层信用社信贷员取保候审。高阳县农村信用联社原理事长、主任、监事长被免职。
手工作账埋祸根
制度形同虚设
“主要是因为手工做账,这样的问题就不太容易被发现。”河北省农村信用联社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手工做账的情况下,各信用社结账时间不统一,如果在计算机联网的情况下,如此“原始”的作案手段就难以实施了,即使实施,也很容易被发现。
“两级法人的管理模式,也给案件发生创造了条件。”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两级法人管理模式下,基层信用社是独立法人,有较大的贷款权限,只要在规定的存贷比例范围内发放贷款,就不需要上级联社的审批,而一般的存贷比例是75%左右。
“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制度不完善,而是有制度却没有执行,制度成了一纸空文。”这是河北省银监局一位负责人对此案件的看法。《关于认真做好农村信用社案件查处 切实加强系统风险管理的监管意见》是河北省银监局最近给河北省农村信用联社下发的一份文件,文件中指出,近期该省农村信用社发生的案件反映出部分农村信用联社管理中存在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淡薄、内控制度薄弱、制度不落实以及隐藏较大操作风险等严重问题。
16位信贷员“喊冤”
高阳县城不大,从县农村信用联社到其家属小区,不过几分钟的车程,看到记者,在楼下闲聊的居民们都显得分外谨慎,他们会认真地打量记者,问清记者是来自哪个报社,他们也会私下小声地议论,但当记者询问情况时,却立刻闭口不言了。只要一提起案子,沉闷紧张的空气很快就笼罩在了这个居民小区的上空。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已经被刑拘的基层信用社主任和取保候审的信贷员中,不少人都认为自己是冤枉的,他们说自己参与违规贷款的发放完全是被宋亚安强迫的,而且也向上级领导反映过问题,但始终没有人过问。
“问题是所有的程序都没有文字记录,都是口头的,没有落实到书面上,没有办法核实这些情况的真实性。”河北省银监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管理混乱、制度执行不力,给很多问题的查处带来困难,包括农信社涉案工作人员是否受强迫违规放贷,只有找到宋亚安或许才能知道真相。“即使他们是受强迫,不得已而为之,也存在失职渎职的过失。”河北省农村信用联社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应对措施
省联社:紧急行动防止挤兑
“这案子的确是太大了,省联社的领导都非常震惊。”河北省农村信用联社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了省联社在得知案情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他告诉记者,“包括理事长、主任、监事长在内的高阳县信用联社原高管人员,我们已将其免职,目前对他们正处于调查问责阶段。新的高管人员也已经确定,银监部门正在审批中。”
案件发生后,河北省农村信用联社保定市办事处派出了由办事处主管业务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组,负责高阳县农村信用联社的日常经营管理,省联社则组成了督导组,督促落实责任追究、资金追缴等工作。该负责人坦言,“现在尽量多追回贷款,减少农信社的损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当时我们的想法就是不能让老百姓取钱排起队,要取多少就给多少。如果办理业务速度跟不上,或是不能按客户要求兑付,让老百姓排起大队取钱,就很容易发生挤兑了。”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省联社在案发后,迅速调拨了高阳县周边县联社的几千万资金,同时加强了对农村信用社的宣传,还重点针对存款量大的企业客户进行宣传,随时应对有可能发生的挤兑。他说,“由于资金充足,挤兑的苗头很快就被控制住了。”
“刚开始有两天时间出现了群众排队取钱,当时正好是快过年了,不过农信社的资金准备充足,到第三天就控制住了局面,第五天时存款额已经回升。”河北省银监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银监局:严格落实责任追究
“案件发生后,我们的重点工作一方面是在《银行业监管法》规定范围内,尽快查明责任,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另一方面是建议和督促农信社追究责任。”
河北省银监局在案发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包括《河北省银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的意见》、《关于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进一步强化管理有效控制风险的意见》等。记者拿到了河北省银监局近日向河北省农村信用联社下发的一份文件——《关于认真做好农村信用社案件查处 切实加强系统风险管理的监管意见》,文件中银监局着重强调了三方面内容: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切实加大对已发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增加有效控制风险的能力;强化合规经营意识,推进内部经营机制转换。
文件要求“按照银监会‘双线问责,上追两级’的原则,在2007年7月底以前,对案件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并在落实责任的基础上,分别对省联社及保定办事处的相关责任人实施问责。同时要求省联社积极帮助县级农村信用联社协调地方政府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大对涉案资金的追缴,尽可能降低资金损失。”
百姓反应
不再是新闻,钱还存在信用社
7月4日中午,闷热的天气让人透不过气来,灼热的阳光烘烤着高阳县城,街道上行人和车辆都很少,不大的县城显得非常安静。
几个光着膀子的出租车司机蹲在路旁的树荫下打牌,等着拉活,“这事都过去好长时间了,当时说啥的都有,这也不关咱老百姓的事。”对于农信社的骗贷案,几个月前还是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但今天人们已经很少谈论此事了。
“你们才知道啊?这都是旧闻了!”高阳县信用联社旁的一家小超市里,几位大婶围坐在一起聊着天,听说记者打听信用社的事,她们都说:“这事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老百姓只知道出了案子,具体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清楚。”一位大婶告诉记者:“大家的钱都还存在信用社,听说省里给拨了几个亿的钱,大家都不担心取不出钱来。”
高阳县信用联社紧挨着一个家属小区,这里虽不是农信社的家属楼,但小区内的居民大多都知道发生在农信社的这起骗贷案,即使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说起此案,都能或多或少地透露一些“内幕”消息。“你们来得晚了,一个多月前是最乱的时候,正互相‘打架’呢,那时候哪用你找人问,他们都会主动找你说,你在旁边听着就行了。”一位大妈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她所说的“最乱的时候”,就是9名基层信用社原主任被刑拘,16位信贷员接受调查后来又办理了取保候审的那段时间。而“打架”说的是16位信贷员大多认为责任不在自己,也是受害者,却也受到了牵连,得到了不应有的处罚,他们和县联社、公安局之间都发生了一些争执。“信贷员都不服,公安局就把取保候审费从3万降到了1万。”小区居民纷纷告诉记者。
第三视角
相关部门集体“消失”
为了使调查结果严谨真实,记者的采访方案中,涵盖了案件所有相关部门及其负责人,然而寻访这些负责人的过程却异常艰辛。
高阳县农村信用联社是在一个信用社营业厅的旁边,门口没有联社的牌子,而且大门紧闭已经有几个月了,据门卫说是因为门前正在修路。而县联社锈迹斑驳的后门则“躲”在一个居民小区的后面,也没有任何的标识。
总算是找到了“门”,记者却找不到县联社的领导,高阳县农村信用联社原理事长、主任、监事长在案发后均被免职,目前的负责人为河北省农村信用联社保定市办事处组建的工作组。然而连续两天,每次门卫的说法都差不多:“工作组的领导都出去开会了”,或是“都下乡了”。记者致电县联社办公室,得到的回答是:“领导们开会的开会、下乡的下乡,都不在。”
在中国银行业协会保定监管分局高阳办事处,记者连续两天都没有找到任何工作人员,办公室的门上始终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全体到保定开会”。但会议何时结束,却并没有写明。记者从县人行了解到,高阳县监管办事处一共有4名工作人员。
记者连续三天,来到河北省农村信用联社保定市办事处,都没有找到相关负责人,得到的答复同样是“领导外出开会了”或是“领导下乡了”。
而在保定市银监分局,记者得到的回复则是:“要有上级单位的批准,才能接受记者的采访。”
记者手记
为何都反应“迟钝”
一向信息灵通、反应迅速的媒体,在高阳1.57亿骗贷案面前集体“迟钝”,事发半年之后,公安部的一纸“通缉令”才算是捅破了窗户纸。
其实,在这一事件中反应迟钝的又何止是媒体,在副主任宋亚安导演惊天大案的两年时间内,县联社理事长、主任、监事长集体反应“迟钝”、省联社保定办事处也反应“迟钝”、监管方同样“迟钝”,连公安部的通缉令也是姗姗来迟。
表面看,导致大家同时反应“迟钝”的原因,是所有的制度和检查都同时失去了作用。而实质的原因呢?
“一个县联社的副主任如何导演了这起巨额骗贷案?又如何瞒天过海历经两年,骗贷金额过亿才被查出?”这是让许多人最为困惑的问题。本以为历经半年之久,事件的原委细节都该浮出水面,但事实是,很多疑惑随着宋亚安的逃离也成了悬念。记者带着很多疑问来到高阳,调查之后,却又带着更多的疑问离开。
“我们也觉得很不可思议!脑子里也有一大堆的问号。只有找到宋亚安才会有结果。”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街头巷尾的百姓,还是相关部门的高层官员都会发出类似的感叹。
很多疑问目前仍没有找到答案,人们都寄希望于宋亚安的出现,找到他似乎就可以解开谜团,但我们仍会发现:“并非所有疑问宋亚安都能为我们解开,并非所有的疑问都需要宋亚安来解开。”
河北省农村信用联社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希望坏事能变成好事,问题暴露出来总比藏着强,吸取教训是我们最应该做的。”这话朴实,说得好。我们不怕反应迟钝,怕的是不接受教训,永远反应迟钝。
当事人讲述
“我们有太多疑问”
——取保候审信贷员及其家属的困惑
采访期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找到了记者,他代表16位取保候审的信贷员及其家属,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心中的一连串疑问。 他告诉记者,2006年5月15日县联社在辖内信用社下发了《关于立即停止发放各项贷款的紧急通知》,但是宋亚安指使各社发放贷款,照放不误,而且2006年6月份联社稽查时检查出来了,联社却没有做出处罚。他说,“作为取保候审信贷人员及家属,我们有太多的疑问,深感受到如此处理的确是冤。”
“我们不知道日常的检查是怎么搞的?宋亚安指使违规发放贷款,问题比较突出时,联社相关科室发现问题也曾报告、反映过,为何未被处理?两年多时间,上级各部门先后组织多次检查,是问题未被发现吗?其账务处理手段并不高明,基层人员能发现的问题,难道上级检查人员不能发现?”
“主管领导让放款,并且承诺联社领导班子同意,有哪一个信用社主任敢不放?放款的两年来每月月终要等县联社安排结账,安排会计造假账,造假表。县联社不安排,账务就无法处理。信用社主任私下也曾考虑过损失,也担惊受怕,多次向上级领导反映没人理会,甚至还包庇。宋亚安又一再承诺,时间不会过长就会全额还清。信贷员多次反对填写借据、合同,可是信用社主任在宋亚安的强迫下只能让信贷员填写,说不服从领导咱们都要下岗。”
“信用社主任和信贷员能左右什么?没有后面的环节,仅信贷人员填写借据、合同,就能将资金流向异地或转出吗?会计在最后要审查‘是否经过贷时审查、是否符合审批程序’,不按规定履行程序和办理,会计人员就让资金放出吗?会计的责任比信贷员小吗?其他经办人员没有责任吗?光凭一个小小的信贷员有放款的权利吗?再说没有审查和按程序审批,这份合同就是无效的,他们会计和出纳就应该把款放出去吗?为什么没有追究其他人员的责任?”
“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就是主管领导和信用社主任说了算!在这种现状的基础上,发生此次案件究竟是谁的责任?案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是谁创造的土壤,谁给了宋亚安机会?上到县银监办、市办事处检查组,下到县联社领导,信用社主任、会计人员,在所有环节都出错的情况下,才发生这惊天大案,为什么只拿信贷人员‘开刀’?其他环节的责任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