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事半功倍的大智慧:把事做到点子上》
序 "把事做到点子上",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一种全智的思维模式,在学科上属于"商务策划"的研究范畴。 提起WBSA,全球商务策划界几乎无人不晓,"商务策划"这个词就是WBSA的首创。

史宪文教授,作为WBSA的缔造者之一,是现代商务策划理论的奠基人,是现代企划技术之父,是"国际创新型企业标准"的主要设计师之一,我们电脑里运行的负责动脑筋的OK软件就是他发明的,绝大多数大学开设的策划课程使用的是他编写的教材。 史宪文教授于2003年创办大连卧龙国际知识经济研究院,并任首任院长。研究院编辑出版过他的8部学术专著。但是,他从来都不认为这些著作是"书"。他说,"课本"和"书"是两回事,"课本"是要人看的,"书"是人要看的。 我们发现,史宪文教授举办的社会讲座几乎不讲述他的精深理论,而是以大众的语言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他那评书般的叙述,小品般的段子,真是让人百听不厌。许多学员来电来函,强烈要求把史教授的演讲整理成书,以便细细品味。 我们根据他的讲座,整理出一部"书"-- 史教授的第一部"书",用以回报全社会对WBSA的厚爱。 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书起名得落到点子上。听说史教授要写"书",热心人纷纷提建议。 第一个书名:"第三次商界大战战前报告"。史教授说,别把大家吓坏了,现在讲和谐社会,人们期盼"和平"。 第二个书名:"从诸葛亮到诸葛全亮"。史教授说,并不是人人都想成为诸葛亮,拿着关羽、张飞等部门经理的工资,干着军师的岗位工作,却要承担老板刘备的责任,刘备只用两行热泪就把他策划得"出师未捷身先死",太累。轻松、幸福才是硬道理。 第三个书名:"思路决定出路"(还有"想到才能做到")。史教授说,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什么决定什么,这个命题不太合乎道理。 第四个书名:"想方设法用图谋"。史教授说,"图谋"是WBSA技术的核心,用"图形"去思考,直截了当,但是"图谋"太令人费解,人们不习惯。 第五个书名:"突破亚聪明"。史教授说,这会让人误解为医学图书。 第六个书名:"思窗操作系统"。史教授说,许多人对电脑和软件有恐惧心理,十年后这个书名才能用。 第七个书名:"车到O前必有K"。史教授说,我们不能只照顾"新人类"读者。 第八个书名:"图谋有轨"。史教授说,性格太阴,与我们这个阳光科技不合。 第九个书名:"震颤2017年的演说"。史教授说,年轻人懒得想那么远,老年人不敢想那么远。 第十个书名:"以不变应万变"。史教授说,看完书的人才能同意这个书名,而尚未看过内容的人不会相信有这样的万能工具。 第十一个书名:"实干 巧干=骨干"。史教授说这个等式不科学,还得" 关系",等等。 …… 三十多个建议书名都不行。 "要把书名落到点子上,要用我们自己的理论去决策书名",史教授这句话等于直接告诉了我们书名-- "把事做到点子上"。截至目前,恐怕只有史教授主持推广的WBSA理论能够以最简洁的语言、最可信的方案回答"如何把事做到点子上"-- 这个人人必须钻研的课题。 "把事做到点子上",这个主张有多大的市场呢?上网搜索了一下,我们发现这个理论的市场好大! 1. 讲话:……限制发言者时间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实际上是小事不小,既能杜绝领导信口开河,又能促使领导把报告做到点子上,把工夫放在语言锤炼和演说技巧上,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还能节约时间,达到浓缩精神、缩短会期的良好效果…… 2. 推销:……有时技巧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要做到点子上,要实实在在,长期如此,自然而然会有很好的效果,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3. 职场:……把注意力放在对公司形态的观察上来,能够知道哪些工作是公司真正需要的,能够把工作恰好做到点子上,少做无用功。同时,能够精明地避开垃圾工作,绕开那无所不在的职场陷阱。 在职场,有些人很聪明,有些人则表现得很笨,而有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