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杂志2007年12期 记者 谢黎
随着4家外资法人银行的一系列高调动作,中资银行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外资银行暗战发力、攻城略地,中资银行调整布局、守城护池,这场竞争已经演绎到何种阶段,中外资共存的金融生态又会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什么改变,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近日,《环球》杂志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和金融信托专家、投资银行家孙飞博士,就相关的焦点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
《环球》:外资银行是否确如外界所认为的只重视高端客户,并没有真正能够让中国老百姓“一元开户”?
郭田勇:外资银行网点少,没有能力为所有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他们要最大限度地追求商业价值和市场利益。我们都知道“二八原理”,既然20%的客户会给银行带来80%的收入,那么争夺高端客户对外资银行来说是符合市场规律的选择。而“一元开户”的亲民路线更大意义上是一种姿态,稳住高端客户,再向中低端客户拓展传统业务,这是所有外资银行的最终目标。
《环球》:跟中资银行相比,人们经常讨论外资银行的“四大硬伤”——不便捷、收费贵、审批慢、范围窄和四大优势——品牌良好、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盈利指标优于中资银行、金融产品有创新与灵活性优势,您怎么看?
孙飞:所谓的“硬伤”不是一定的:随着外资银行的网点增多,便捷度会提高;收费贵不贵则是要市场来证明的,银行以赢利为目的,如果市场认同高收费,他们的业务会很好地增长,反之,收费自然会下降;从风险控制角度来讲,外资银行审批速度慢不是坏事;范围窄目前是事实,其业务拓展需要一个过程。
优势方面,外资银行并不是独占品牌优势,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品牌也很好,在全球排名靠前;在产权方面,国内的银行也有许多上市了,正在迎头赶上;而人们的后两条提法,我很赞同。我还要补充一点,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是外资银行的绝对优势。
《环球》:并购是否会成为未来几年外资进军中国银行市场的主要形式?
郭田勇:从外资银行本身来看,如果可以选择,他们首先会选择成为法人银行。而外资银行如果靠自己铺网点需要很长时间,让中国国民认可也需要很长时间,可以说制约比较多,而并购正可以克服这些问题。所以,并购是外资银行进军中国的第二渠道。从中方来看,也是欢迎双赢的并购行为的。
孙飞:肯定是。首先是政策的限制,不会允许太多的外资银行成立法人银行。虽然政策规定单一外资银行对内地银行持股不能超过20%,但可以肯定的是参股的方式能让外资银行高效率、便捷地分享中资银行的品牌、客户群、网点等等。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日渐开放和市场的成熟,并购会越来越活跃,交易额也会越来越大。
《环球》:在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已经开展到什么阶段?有多少潜力?
郭田勇:高端客户对银行来说就等同于斯诺克中的黑球。私人银行业务是外资银行的看家本领。一些老牌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各个层面,有委托理财、财务咨询、外汇、代理税收等,还可提供旅游、信息、交通和娱乐等公共服务。更具特色的是,部分私人银行业务还提供艺术品收藏投资建议、继承事宜、离婚和财产保护、移民、赛马等原本不属于金融领域的服务。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中资银行在快速成长。中国银行总行成立了私人银行业务部,农业银行的财富管理服务中心近期也要开业,招商银行的“金葵花”也是在经营私人银行产品。无论如何,竞争越激烈,最后获利最大的还是消费者。
孙飞:在私人银行业务上,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潜力非常大,中资银行需要向外资银行学习。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形成中,财富在迅速积累,很多高端客户需要量身定做的服务。中国的股市为什么火爆,其中很大原因是中国缺少理财的金融工具。而如果有银行可以为财富阶层取得很好的理财收益,客户自然会趋之若骛。
《环球》:中外资银行的竞争看起来并没有像人们料想的那样硝烟弥漫,他们会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格局吗?中资、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在哪呢?
郭田勇: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量在极低的起点上要同中资银行比较是不容易的,从目前来看,中国银行业的运营态势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在未来,随着外资银行网点的增加和金融理财产品的推广,其业务量会迅速提升,这种成长性和增量很可怕,会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等到外资银行羽翼渐丰的时候,才会跟你叫板,那个时候就是全方位抗衡了。
孙飞:我认为,目前中外资银行还是可以保持相安无事的,甚至三五年内,中资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还可以保持相对垄断,但这个时间不会太久。虽然有很多老百姓还没有感觉到,但银行的高端客户群感受很明显:中外资银行的拼抢很残酷,很多外资银行已经撬掉了中资银行的高端客户。而在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和国际业务上,外资银行也是长袖善舞。因此,中资银行要下大力气做好几件事:维护高端客户群、创新金融工具,拓展国际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