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叩击中国经济安全大门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标题阅读:

  1、全球泡沫经济下的金融危机

  2、中国经济安全内在问题

  3、全球金融危机叩击中国经济安全

  正文:

  全球泡沫经济下的金融危机

  进入本世纪,全球经济逐步摆脱九十年代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全球资本市场在本世纪曾历经过数次短暂的金融恐慌,但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的基础并没有发生改变,并为近七年全球经济的繁荣与高增长提供了支撑。

  在全球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生产技术要素的进步尽管为本轮经济增长提供了基础的动力,但更多的增长来源于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在本轮经济增长过程说明,发达国家过高的劳动力成本和社会福利与新兴市场化国家廉价的资源价格与劳动力价格推动了全球资本与技术资源的流动配置,资本与技术从发达国家跨域流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资本与技术生产要素的流动过程中,新兴市场国家的生产能力获得了长足进步,在推动本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为全球提供了更多廉价产品;而发达国家在输出资本与技术的同时获得了廉价的产品和高额丰厚的资本利润,增强了国内消费动力,拉动了国内经济的增长,在生产技术不断创新的经济环境下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

  但是,全球经济高速增长在为全球经济振兴与繁荣创造宽松经济环境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泡沫化危机提供了滋生土壤:

  一、生产技术进步在开拓并提升全球经济开发生产能力的同时也造成了对资源的过度开发,超越了自然环境资源要素的承载能力:一方面造成全球能源与生产资料供应紧张,经济发展陷入通胀泥泽,另一方面造成全球生态环境退化,全球气候逐步恶化,恶化的极端气候条件又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影响,加剧了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的复杂性。

  二、在廉价资源与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市场新兴国家,全球资本与技术要素流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导致产能溢出强烈,过剩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这不仅刺激、增强了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同时也为增加了新兴市场化国家的外汇储备,造成巨大的贸易顺差,导致流动性过剩,为投机需求扩张提供了难得温床。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廉价产品的涌入等于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充足的消费补贴,引致消费投资结构发生变化,节余的大量剩余消费余额作为投资进入了证券市场与房地产市场,推高了发达国家股市与楼市的资产价格,为全球资产泡沫化伏下隐性基础。

  三、资本与技术流出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导致发达国家在刺激本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得不进行货币信用扩张,而货币信用扩张将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全球流动性泛滥。近年来,美元的泛滥不仅导致美元大幅贬值,同时也导致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美元外汇储备的巨量增加,造成这些国家面临双重的压力:一方面产能溢出增强了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导致这些国家不断增加基础货币,造成本国货币迅速贬值,大量的流动性推动着国内投资不断加速,经济始终处于高烧状态,另一方面,产能溢出导致这些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不断,本币币值对外存在严重低估,又不得不面临对外升值的压力。而升值的后果对发达国家而言则加重了其国内的通胀压力。

  四、2004年以来,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经济增长,全球能源与生产原材料价格的推高导致全球经济进入通胀,为了治理经济过快增长与通胀,各国先后步入了加息周期。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化国家而言,产能溢出导致加息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胀软弱无力的,巨量顺差贸易导致国内流动性到处泛滥;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加息则可能抑制国内消费与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同时持续加息容易导致在经济增长时期形成的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一旦发达国家消费能力降低或资产价格破裂,全球经济将自动转入衰退过程中:如果是发达国家消费能力降低,全球经济将因产能溢出国家的产能过剩危机而转入衰退之中;如果是发达国家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全球经济将因流动性在资产价格破裂的过程中蒸发而陷入的金融市场危机之中。就全球经济相互依赖性而言,产能溢出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将滞后于发达国家资产价格泡沫破裂的引起的金融危机,因为,发达国家只要有适度的消费能力就能够消化产能过剩国家溢出的产能。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全球流动性过剩所导致的通胀正在随着产能溢出国家向发达国家不断输出,为了抑制日趋严重的通胀,发达国家不可避免地通过加息政策抑制通胀的传导,而连续的加息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发达国家面临消费能力降温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双重危机处境之中。

  在以上全球经济背景下,2007年后期,全球经济正在面临着一次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

  2007年上半年,受美联储17次加息影响,美国消费降温,美国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美国楼市降温,与此同时,美国次级贷款市场逐步显示出信用危机。2007年7月10日,美国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宣布,降低对总价值约52亿美元的399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评级,同日,标准普尔公司也宣布,可能会下调对612种此类债券的评级,总价值高达120亿美元,多家经营次级抵押贷款的机构被迫清盘。以上两大权威评级机构对次级抵押债券的大规模降级,使得投资人对潜在金融风险的忧虑陡然升温,同时也令美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凸现黯淡。受此影响,7月,全球金融市场纷纷出现剧烈波动,各大股市大幅下挫,跌幅普遍超过1%,股市连续上涨势头也戛然而止,美元汇率也继续创新低。进入8月,次贷危机风险损失全面显现,全球股市陷入跌宕之中,尽管各发达国家央行自8月9日起开始纷纷向金融系统注入巨资,上演一出联手救市增强流动性的大戏,但是,各国央行的行动并不能够挽救全球面临的这场金融危机,因为:这场危机表面上表现为美国次级贷款信用危机,但其实质却是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的资产价格泡沫破裂的前兆,美国次级贷款信用危机仅仅是个全球高房价价格泡沫破灭的导火索而已,各国央行注资拯救证券市场流动性的行为既不能从根本上挽救债务人的信用违约行为,同时也不能拯救债权人信贷所遭遇的经济损失。

  目前这场经济危机仅表现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波动的危机,伴随着危机深化,未来三个月内,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将迅速破裂,而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的破裂将导致全球证券市场信心全面缺失,发达国家的经济将伴随着证券市场流动性的蒸发而陷入经济衰退之中,对于产能溢出的新兴市场化国家而言,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将引发产能过剩危机的爆发,供过于求所产生的过剩危机将在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蒸发的传动进程中迸发出来,而产能过剩所引发的二次金融危机将加速全球性经济衰退危机的进程。

  中国经济安全内在问题

  在探究全球金融市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前,有必要对当前国内经济问题的安全隐患加以诠释,以便正确判断未来全球经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进入2007年,中国通胀态势持续加强,先是粮油涨价,随后猪肉价格飙升,在此之后粮油肉蛋齐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创造了4.4%的新纪录,而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6%,再次刷新纪录。国内管理层及国内大部分经济界权威认为,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推动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际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对我国传导性影响,加上去年肉价偏低,导致生猪存栏、出栏下降造成的。

  对于以上观点,实不敢苟同。

  王杰律师认为,2007年国内出现通胀是必然。对于通胀问题,王杰律师早在《2006年宏观经济政策暨城市房地产调控分析综述》与《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暨城市房地产调控研究报告》已经进行了阐述,“在经济增长惯性的驱动下,能源等领域过快的市场化价格改革,将导致新一轮的成本型经济通胀”,“从2007年经济动态的过程来看,全年度经济总体将呈现出向扬后降的大起大落的态势,并且投资大起的幅度在整个年份中要大于回落的幅度,时间上相对也要持久的多。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水、电、燃气等能源价格改革政策将引致物价上升,在投资牵动下通胀压力会剧增,然而引致的经济问题并不尽限于此,在国内国际资金流动性过剩泛滥的经济环境下,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通胀压力,而且带来的更多问题是波澜起伏的过度市场投机。市场投机将在2007年不仅会存在于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而且会存在于所有投机的机会领域。2006年底,国内粮油价格的突发性异常扬动仅仅是投机市场泛滥扩张的表象化浮现而已。”“2006年底,国内气候将经历一个暖冬的过程,而这一暖冬的自然天象表明自然环境的变异将在2007年对国内工农业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因此,在2007年,中国将可能经历一个自然灾害的年份,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将会加剧国内通货膨胀的强度,甚至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在这里需要补充说明并进一步诠释的是:尽管2005年、2006年国内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经济态势,但在2007年,国内产能过剩所造成的通缩态势并未显示出来,相反地表现出了强劲通胀态势,就其原因,是国内成本型通胀的基础发生了变化:2007年以前,受国际能源原材料涨价影响,国内成本型通胀属于输入型通胀,需要解释的是,由于国内能源价格改革与产能过剩态势并存,上游产品价格无法传导向下游产品,因此,国内通胀始终处于隐性状态;2006年后期,在人民币币值持续低估的管制汇率制度下,国内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外需逐步代替了内需,产能扩张获得了释放的途径,进入2007年,外需继续增强,国内产能彻底获得了释放,放大的贸易盈余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在外需逐步加强的经济环境下,产能过剩危机隐性地被减轻了。但随产能过剩被减轻而来的是,国内通胀由输入型成本通胀逐步转入输出性成本通胀。外需的加强从表面上均衡了国内供求结构,为国内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支撑,但从根本上又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结构的失衡与经济损害:

  一、外需的增强增大了总需求,相应地拉动了总供给的增长,造成投资增长居高不退,经济粗放型增长局面短期难以扭转的局面。

  二、外需的扩张增加了贸易盈余,导致央行被动地投入基础货币,造成国内流动性泛滥的持续。流动性泛滥在增强投资的同时也导致过剩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市场流通领域与虚拟经济流动领域,形成巨量投机行为,而投机造行为的泛滥反过来倒逼投资行为短期化。追逐利差的行为一旦获得释放的空间,整个社会总需求将被无限放大,旺盛的需求造成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物价的急速上扬将不可避免,同时过度投机促使资产价格完全泡沫化,2007年国内房价与股价的疯狂飙升就是真实的写照。

  三、在外需强劲,输入型通胀向输出型通胀的转化过程中,能源与生产资料的价格始终处于亢奋状态,这对于国内生产方式落后的农业而言,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一方面过高的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将导致农业在增收的同时并不增加农民收入,而另一方面又会催生农业加工产品价格持续上扬,进而引致通胀压力步步增强。这就是近三年来国内粮食尽管实现了大丰收,但粮油及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仍不可避免的真实原因。

  四、在流动性持续增加与自然环境与恶劣气候的影响下,市场投机不可避免的,在粮油肉蛋禽这些影响城乡生活重要市场流通领域,巨大的需求所形成的利差正在为国内泛滥的流动性提供生利空间,如果秋粮收获不丰,温和的通胀在市场投机下可能会演化为恶性通胀。

  全球金融危机叩击中国经济安全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叩击中国经济安全大门
  尽管美国次级贷款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全球蔓延,但短期内并不会对全球经济的基本面造成大的影响,发达国家央行对股市的拯救行动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延缓危机短期恶化。对于中国而言,由于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有限,短期内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仅限于对股市的传染性影响,会对国内流动性形成一定程度连带震荡冲击。

  在未来的三个月内,全球金融市场危机将叩击中国经济安全的大门,国内经济政策正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紧缩的货币政策面临两难处境:一、通胀的加剧将导致货币政策面临紧缩的价值取向,但正在蔓延的全球股灾传染却令A股市场随时会出现流动性巨量蒸发,央行随时面临流动性管理放松的尴尬;二、国内流动性泛滥正在疯狂推高房价与股价,放松流动性管理,股价与房价的泡沫将受到进一步膨化,即便外在危机没有输入,内在泡沫化危机迟早也将自我实现;而加强流动性管理,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危机敏感时期,紧缩政策则有可能刺激国内资产价格泡沫提前破裂。三、如果美国经济在未来三个月内伴随次级贷款风险引发金融市场危机而导致消费力巨量衰退,中国国内过剩产能将无法外溢,外需的国际市场压缩将增大内需压力,在通胀剧增的经济环境下凸现通缩,对于左右为难的中国经济而言,或许正面临着一场难以应对的经济风险。

  在未来最近的三个月内,如果中国A股市场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危机的感染而出现国内国际证券资金的避险,股市流动性的蒸发或将提前引发国内高房价价格泡沫的破裂,这是国内管理层值得关注并警惕的。(作者单位/甘肃太平洋律师事务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14594.html

更多阅读

经济与金融专业 金融经济官网

经济与金融专业——清华师兄寄语转帖经济管理学院(简称经管学院)本科部分分为3个专业——经济与金融、会计、信息管理,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会比较明确地分为这三个方向,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为吧,因为近些年经管学院的专业一直都是清华

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 金融体系的发展

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 李扬 殷剑峰2011年10月随着危机的蔓延和深化,一个新的概念,“影子银行体系”(shadow bankingsystem),逐渐浮出水面并被全球金融界热议。从可以发现的文献看,最早使用影子银行体系概念的是美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与成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我们的三个低成本——劳动力成本、投资成本、环保成本的优势已经全部丧失了 演讲人/陈斌 大陆希望集团总裁 我们一提经济危机,眼前立刻出现一个画面:就是破产、失业,大量的下岗工人,所有的物价狂跌,整个开工不足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与市场趋势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文/ 刘立新  在2009年12月举办的金融家大讲堂上,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方明博士对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市场趋势进行了展望。  很多人提出,迪拜债务危机是否意味第二波

声明:《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叩击中国经济安全大门》为网友死亡式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