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循环经济学原理的角度看,贸易顺差是产品循环运动的事,由于产品是影子货币,产品的循环运动必然引起货币的循环运动。从产品循环运动的角度看,贸易顺差应该是输入的产品少于输出的产品的结果,由于使用货币,贸易顺差也有可能是输入的产品多于输出的产品,理由很简单,不同产品的价格完全不同,比如飞机和鞋子,一架飞机显然是一双鞋子的N倍价格。 两个国家之间如果存在贸易顺差或逆差,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它们必须使用不同的货币,同时,这两个国家不能把彼此的货币当成外汇。两个国家之间,如果使用相同的货币,它们是不会有贸易顺差或逆差的,比如都是使用欧元的德国和法国,它们之间是不会存在贸易顺差或逆差的。如果两个国家的货币被彼此当成外汇,也不会存在贸易顺差或逆差,比如德国和美国,它们之间不会有贸易顺差或逆差,因为欧元可以是美国的外汇,美元可以是德国的外汇。 根据上面的标准,美国是没有任何贸易逆差的,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的所谓“逆差”,无非是美国货币使用的范围扩大而已。比如中国和美国之间,中国出口商品到美国,即使美国没有出口一美元的商品到中国,美国也没有一美元的贸易逆差。从产品循环运动的角度看,仅仅是拉长了产品运动的线路,从货币循环的角度看,无非是美国货币的使用范围扩大到中国而已,美元的使用者多了一个中国的中央银行而已,它并没有给美国带来任何不利影响。美国人无中生有,制造所谓的贸易逆差,其目的无非是用来欺骗中国而已。 根据存款+现金=贷款+黄金占款+外汇占款,当中国的中央银行有12,000亿美元存款时,美国必然有12,000亿美元的贷款或黄金占款或外汇占款。如果中国的中央银行的存款全部买成了债券时,存款就转换出去了。不管是任何人,只要持有美元存款或现金,就是美元货币的使用者。 美国没有贸易逆差,美国的“贸易逆差”越大,美元的使用范围越大,由于货币是以物为要求对象的一般化要求权,美元的持有者是无法向任何人提任何要求的。比如任何人手里的钱,如果市面没有人接受,请问,货币的持有者可以去向谁要?只能自认倒霉。这是货币的特点,货币是没有债权人的债权。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大,是由于贸易顺差大,外汇储备多的原因。从理论上来看,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可以来自于贷款也可以来自于外汇占款,如果外汇占款能够完全替代贷款,外汇占款的增加如果正好等于贷款的减少,这种情况下,货币的供应就不是由于外汇占款增加的缘故。 贸易顺差是不是好事,如果能够赚外国人的钱,贸易顺差是越多越好,如果不能够赚外国人的钱,贸易顺差是越没有越好。由于人民币不是其他国家的外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面临选择。在目前的内外情况下,放开中国的金融市场,对中国是弊大于利。

对于中国的贸易顺差,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好。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好不好,可以很好衡量,如果我们从外国进口材料,出口成品,并能够有顺差,这样的顺差是越多越好,如果是本国的老百姓没有鞋穿,而出现很大的贸易顺差,这样的贸易顺差肯定是国家政策造成的。因为在老百姓不是不需要鞋而是买不起鞋的情况下,老百姓没有钱买鞋是分配问题。老百姓参加了生产,却没有分到相应的份额,没有钱买自己生产的产品,这个国家的分配政策一定有很大的问题。 看贸易顺差要从分配的角度来看,这样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现在还是在为产品的出口提供退税,显然这是过时的政策,用老百姓纳税的钱来帮助出口,产生贸易顺差,这是什么分配?牺牲国民福利的分配,这种分配制度在出现贸易顺差还存在,真是让人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