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走进美国民事诉讼:美容手术索赔案》
现金出纳机在唰、唰、唰地转动。他确实是一位商人。作为一个商人,本身并没有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说法。如果你的作为与这个特定的产品有关,你可能就麻烦了。你卖了产品的好的部分,却没有告诉危险的可能性,因为你是一个医生,要求你这样做,而他没有这样做。" 【《走进美国民事诉讼》第576-584页】

于细微处见精神 ――黄长营《走进美国民事诉讼》读后 律师唇枪舌剑,法官高高在上,陪审团投票表决……美国法庭打官司的这幅场景,可能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这些场景大多数是从影视媒体上获得的,影视作品毕竟不同于真实的生活。有没有一件纪实性的作品,能够全面直观、毫无遗漏地展示美国法庭的审案过程,就像解剖麻雀那样,将法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呈现给读者,包括律师怎样向当事人提问,法官怎样居中协调,陪审团如何投票……这样的纪实性的作品,能找到吗? 能。这就是黄长营的译著《走进美国民事诉讼--全程真实展示美国纽约高等法院一宗美容手术索赔案》。 黄长营,1957年生,祖籍湖北安陆,生于湖南长沙,下过乡,做过工。湖南师范大学英语学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湘潭大学法学博士。现任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高级法官。 2004年,担任南山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的黄长营由深圳市委市政府派遣,前往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访问学习一年。他是一个勤奋而有使命感的人。一般像他那样公派出国的人,能够在一年之内完成学业,已属不易,但是,他却能利用美国学校较长的假期,多方设法,锲而不舍,成功地让美国纽约高等法院接受他以访问法官的身份,与美国法官肩并肩地全程审理了多宗民事纠纷案件,米勒女士诉罗杰斯医生美容手术索赔案便是其中一例。这本身就是中国法官的一段难得的经历。以他扎实的英语功底和丰厚的法律素养,几十天的审判过程他听得津津有味,毫不费力。这种深度的参与,既是对法治健全的美国审判制度的真实体验,又避免了普通参访者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肤浅。由此他获得了这个案件的最完整的资料。 殊为难得的是,黄长营在学业结束回国之后,尽管日常的业务工作十分繁忙,仍然抱着澎湃的激情和神圣的使命感,拒却了窗外灯红酒绿的夜色,伏案求索,笔耕不缀,花去两年多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长达54万字的译著。 这部厚重的著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全面、真实、详细地记录了一起案件的审理全过程,它是以庭审笔录为蓝本译出,加之作者全程参与审案,为作品增添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虽说所记录的,只是一个民事案件,却可以对美国的民事诉讼制度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填补了我国同类译著的空白。我国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学者,所写的《美国民事诉讼法》这类著作,也介绍了美国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规则,但是,作为一种教科书式的目录体系和抽象表述,即使对于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者来说,也难免枯燥乏味,不可能像黄长营这部纪实性的作品这样,具有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对话场景,因而读起来不容易入眼入耳。而黄长营的这部大著是一部完整的记录片,披露了法庭内的每一句对话,每一个活动。可以说,教科书上的程序和规则,黄长营的书里都有,而黄长营的书里的细节,教科书中却无。不要说不遗漏任何细节地、精确到每一句话地全程收集、整理并翻译一宗国外的案件,就包括全程收集、整理并出版一宗我国国内的案件,至今见到的也仅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