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人做事会用人:微妙的用人艺术》
现代企业家的人才观应树立以下一些观念。 1.重视人才开发和智力投资 人才不是随地可捡的石子,不是上帝给予的恩赐;必须去发现,去培养。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说:"在造商品之前先造就人才。"人才是比资本和设备更重要的生产要素,不仅要开发,还要培训。美国一家大公司规定,每年利润的20%作为教育培训经费,比例之高,令人咋舌。然而,正是由于这样的智力投资,才使企业取得了成功。据经济学家估计,职工文化水平每提高1%,社会生产率相应要提高14%。 2.用人不能用完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想用完人,就是不用人才。再好的人才,都会有不足之处。特别是有一定能力的人,可能缺点更明显。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优秀人才则俯拾皆是;反之,见人之短,不见人之长,即使是周围人才济济,也会视而不见。扬长避短是竞争的策略,同样也是用人的一大诀窍。 3.不论资排辈,有能力者先上 某些人凭借"资格",长期占据着管理者的位子,使大批有能力的年轻人不能发挥作用,这是用人的一忌。年龄不是衡量水平的唯一标准。美国利维·斯特荣斯国际公司有一个信条,只启用30来岁的青年人负责各部门的工作。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年轻人才最有创新精神。 4.发挥人才群体的力量 人才是一种群体结构,一个人不可能是无所不晓的通才,但群体则可能做到。注意人才的适当搭配和巧妙组合,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相反,组合不当,不仅不能形成凝聚力,而且还可能相互抵消,空耗力量。 5.竞争出人才 竞争能推动人才的自我更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再好的人才,离开了竞争的环境,也可能"江郎才尽"。要注意创造一个富于进取、敢于竞争的良好环境。这样的环境能够产生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效果。要特别注意发现在竞争中表现出临危不惧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使企业从困境中转危为安。 6.增大人才的流动和引进 人才要流动,流动是人才活力的体现。不准流动又不重用,只能窒息人才。"求才似渴",必然造成人才的对流;此处不用人,自有用人处,应当提高人才的使用价值。 7.重视人才工程

人才的选择及使用、训练及培养,不是三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培养、万世享用的事情。它像知识一样,需要不断更新和培养。只有建立人才的系统工程,并将其放在战略的地位上,才可能为企业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秀人才,使企业永葆青春。 □ 变招的力量是无穷的 "术"有变术、诡术、技术,但用人是一门艺术,不能简单应付,作为领导必须掌握用人的技巧,做到用人以术。 所谓用人以术,就是用巧妙的方法来管理人。 1.用人应用忠诚的下属,如果下属处处犯难,怎么能顺利地开展工作? 2.企业有刁钻之人,那么好人就不会来到;手下有嫉妒的下属,那么贤能之才就会离去。 3.千里之外去聘请贤人,路途是遥远的;而招引奸佞之徒,路途却是近便的。所以,高明的老板宁愿舍近求远。 4.老板若事先周密地确定了用人、了解人的方略,在管理中施用其谋略而不露形迹,那么,用人的艺术就可以不断提高。 5.企业内广开贤路,察访贤者而任用,使其位尊,再给以优厚的待遇,使他的名声显露。因此,天下的人才就会竞相而至。 6.身边的人才,使用就会出现,不用就会埋没。 7.做老板的方法,务必收揽那些杰出人物的心,重奖有功的人才,使自己的意志成为众人的意志。 用人以术,妙用无穷,哪里是上面7条技巧所能概括的。尤其是在商业竞争非常强烈的现代市场,用人以术往往能够制造获胜的"秘密武器",这就如同国际乒乓球的大赛中的排兵布阵一样。因此,用人以术是企业领导智慧的体现,是考验他们"独具慧眼"的表现。用人乏术,证明企业领导缺乏管理才智,缺乏调控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