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人做事好习惯:对人命运的影响》
第七章节制欲望,健康生活
![第67节:第七章节制欲望,健康生活(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05923297778.jpeg)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前提条件之一,这也说明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人的健康是由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生活方式共同决定的,但某种长期的行为方式,会使遗传因素变质。这需要人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掉陋习,培养符合科学规律和自身情况的生活习惯,敢于并善于同命运抗争。古人云"我命在我不在天"就是这个道理。 □俭朴的人生才有活力 俭朴的生活方式,会使一个人内心感到充实。我们常说知足常乐,有恬淡修养的人,他在物质的需求上永远会满足;而物欲越多,想要享受和占有的也越多,他的内心就会感到越空虚。一个内心有空虚感的人,就是一个贫穷的人,所以富有或贫穷,并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是否有节俭的习惯。一个节俭的人,他是富有的;一个浪费的人,他永远不会富有,且内心常贫穷匮乏。 俭朴的人,生活单纯,懂得集中精力,他们不奢侈浪费,深知无欲则刚的道理。俭朴使一个人能集合精力和财力,去创造更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业。无论是企业家或慈善家,他们都深谙此道,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俭朴更是知足喜乐之道,所以勤俭是我们中国人一向重视的生活智慧。 节俭是我们亟待恢复的生活智慧。我们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在田里、在工厂、在海边、在山中努力工作,造就了今天的经济奇迹。过去的生活水准是低下的,现在提高了;过去的建设是简陋的,现在不论在软件、硬件都相当进步。 今天,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让自己更勤奋。不仅要努力劳动,更要在科技上有所发挥;不只是像过去那样,靠单打独斗的"打拼",更要群策群力的合作;不只是在科技硬件上建设,更要在软件、文化上下工夫;我们不只是寻回过去的朴实之风,更要有博雅的气度。总之,不只是要恢复节俭的习惯,更要赋予节俭新的价值观念。 勤俭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智慧和能力。勤俭是由勤奋与俭朴二者组成,如何培养勤俭的智慧呢? 要培养单纯的生活态度。一个人年纪越大,越会理解单纯的思想和言行,懂得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复杂的事情,于是会显得很自然、很开朗。"万事都以单纯为美德","天下所有的事情,都以简易为最好的境界"。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人,都沉静温良,朴质无华,简易单纯。 要培养恬淡的心境。恬淡的反义词是贪婪。一个贪婪的人是好高骛远的、物欲心重的,而恬淡的人,他的平常心中有一种自在感,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工作,而不是每天在那里挑剔。而守住一颗平常心,何其容易! 人生最大的苦恼,不在自己拥有的太少,而在自己向往的太多。向往本不是坏事,但向往的太多,而自己能力又不能达到,则会构成长久的失望与不满。在对环境、对自己都长久感到失望与不满的情形之下,就产生了自卑、疑惧的心理和对环境的戒备及内心的紧张。 对那些太急于求利或急于求功的人们来说,他们有必要学会一份"心灵上的舒展",这种舒展就是让自己能把一切看淡些、轻松些,不要期望得太高,不要过分地求全。固然,在正常的情形之下,我们都应该要求自己上进,要求自己做事要成功,但是在这一切要求之上,还必须有另一种要求来使它平衡,这要求就是使自己"量力而行"、"轻松平淡"。一个人凡事能看光明面,他不需要外在的肯定,就能自我成长;他不需很多物质的东西来满足,就能活得自在。一个俭朴的人,他对物质、自然资源的消耗,将降到最低点,他从不向外索取什么,并且还无私地奉献,因此,他堪称是一部最省油、性能最好的车子。 俭朴的人生,也是最有活力的人生。 □有节制地生活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日趋紧张,每个人的生活似乎都越来越不规律。不规律的生活使我们仿佛置身于另外一个紧张的环境,犹如在一次旅途中,忙忙碌碌,无法放松和安宁,同时还在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