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人做事好习惯:对人命运的影响》
"为什么?" "因为在日本,饭店不能让客人等待超过5分钟,不能让他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现在开业,我没有把握,所以我付费请咨询公司替我找最挑剔的顾客来,如果你方便也请你来,多挑毛病,拜托了!" "你也太认真了,这是在中国,不用这样,要我说,先开业,发现问题再说,再改也来得及。" "不,我不能拿顾客做试验。在日本,我做过调查,开业最初10天进店的顾客,基本上是长期顾客,如果你在这10天留不住顾客,就得关门。" "为什么?一个新开的店,有点不足是难免的。客人也会谅解的,下次改正就行了。" "不,在日本,没有下次,只给你一次机会。我刚到日本和日本人交往时,觉得他们很傻,你说什么他都信,你如果想骗他其实很容易,但是他只让你骗一次,以后他永远不会和你来往。在日本,只要是由于你本人的原因犯错,你就得走,不能说:‘对不起,这次我错了,给我机会,我保证下次改。‘没有下次,只给你一次机会。" 朋友突然明白,他如此认真,如此精细,原来是这个看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料理店,在他看来,仅次于他的生命,这既是他的第一店,也是他最后一个店,成败只此一次,没有下一次,更无再下一次。 □善于学会接受"失去" 对善于享受简单和快乐的人来说,人生的心态,只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因为生活本身即是一种悖论:一方面,它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们对这些礼物最终的弃绝。正如先师们所说:人生一世,紧握双拳而来,平摊两手而去。 人生是如此的神奇,这神灵的土地,分分寸寸都润于美之中,我们当然要紧紧地抓住它。这,我们是知道的,然而这又常常只是在回顾往昔时才为人觉察,可是等你一旦觉察,那样美好的时光又已是一去不复返了。凋谢了的美,逝去了的爱,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生活的馈赠是珍贵的,只是我们对此留心甚少。人生真谛的要旨之一是:告诫我们不要只是忙忙碌碌,以至错失掉生活的可叹、可敬之处。虔诚地恭候每一个黎明吧!拥抱每一个小时,抓住宝贵的每一分钟! 这种教诲的确是不易领受的,尤其当我们正年轻的时候,满以为这个世界将会听从我们的使唤,满以为我们用全身心投入所追求的事业都一定会成功。然而生活的现实仍是按部就班地走到我们的面前,于是,这第二条真理虽是缓慢的,但也是确凿无疑地显现出来。

我们在经受"失去"中逐渐成长,不可逆转地经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在失去娘胎的保护后我们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独立的生活;而后又要进入学校进行一系列的学习,离开父母和充满童年回忆的家庭;结了婚,有了孩子,组成自己的小家,等孩子长大了,又只能看着他们远走高飞;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我们要面临双亲的谢世和配偶的亡故;面对自己精力的逐渐衰退;最后,我们还必须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过去的一切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梦想都将随着我们生命的消失而化为乌有! 但是,我们为何要臣服于生活这种自相矛盾的要求呢?明明知道不能将美永久保持,可我们为何还要去造就美好的事物?我们知道自己所爱的人早已不可企及,可为何还要使自己的心充满爱恋? 要解开这个悖论,必须寻求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透过通往永恒的窗口来审度我们的人生。一旦如此,我们即可醒悟:尽管生命有限,而我们在世界上的"作为"却为之织就了永恒的图景。 人生决不仅仅是一种生物的存活,它是一些莫测的变幻,也是一股不息的奔流。我们父母的精神通过我们而继承下来,我们的精神也通过孩子而传承下去。我们建造的东西将会留存久远,我们自身也将通过它们得以久远的生存。我们所选就的美,并不会随我们的湮没而泯灭,我们的双手会枯萎,我们的肉体会消亡,然而我们所创造的真、善、美则将与时俱在,永存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