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最高的战争:波音与空客全球竞争内幕》
凯勒赫手下的管理队伍中那些思想老化按照经验做事的管理者们无法容忍尼尔曼的那么多新鲜想法,于是后者不久之后便跳出了这家公司开办了捷蓝航空公司--又是一家以西南航空的企业文化为主进行运作的企业。
![2015航空公司市场份额 第43节:第4章 航空公司的市场争夺战(10)](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03177733749.jpeg)
西南航空和捷蓝航空的运营有着极为相似的内容,但又各有特点。他们都采取直达的方式运送乘客,而不会让乘客先在一家大型机场降落后再转机抵达目的地。西南航空的线路一般都是短途旅行,它针对客流量大的短途营运市场的发展策略都是从其他大型航空公司学过来的。 捷蓝航空公司则选择了更长一些的线路,公司的开发计划瞄准了许多洲际航线。公司领导人的设想是让捷蓝航空能够大量出售价格为129美元的机票,而在联合航空或美国航空想要得到相同的航运服务则要花费899美元(这一想法后来成为了现实)。但尼尔曼首先必须为自己的公司选好一个机场,以此为公司将来繁忙的业务和低廉的服务提供良好的平台,基于这样的考虑,机场只能到某些国际大都市里去找。 他原本选择了纽约市,但纽瓦克机场和拉瓜地机场已经挤满了其他航空公司的飞机。让业界人士极为吃惊的是,最终他挑中的是约翰·肯尼迪机场。在这些人眼里,这个机场离其他机场的距离很远,一直处于衰败状态。而且机场所在的城市有着"不断增长的犯罪问题,大量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很少的人才资源"。"相比之下,纽约市的机场拥有很高的声誉,而约翰·肯尼迪机场所在的新泽西州原本准备花费10亿美元改造机场中心区域的计划没有获得通过而不了了之",考虑到这些,许多其他航空公司的管理者们都不愿意与肯尼迪机场有什么业务上的来往。 而肯尼迪机场之所以会吸引尼尔曼和他的团队是因为该机场主要针对的服务对象为国际性的运营商,他们的旅客运送业务在这里都集中在了黄昏至第二天上半夜这一时段。这一时间之前机场里一般会显得死气沉沉,之后才热闹起来。尼尔曼的一名手下描述到:"肯尼迪机场大多数时间都非常安宁,你甚至可以在飞机跑道上打保龄球。" 尼尔曼希望捷蓝航空能够拥有一个好的开始,然后以很快的速度发展下去。这种打算只有肯尼迪机场能够向公司提供一些特别的可用机位才有可能实现,当然,还要得到美国交通部的特许。这位首席执行官在这个方面表现得十分滑头,他索取了75个特别可用机位,这比原本分配给捷蓝航空的要多了许多。一般来说,航空公司都不会要求太多的营运时段,只要能够满足自身运营的扩展空间就可以了。但尼尔曼要这么多是为未来做好准备,他说:"我们要对自己的计划有预见性。虽然现在我们有75个特别可用机位而且无法充分得到利用,但两年后我们就会迅猛发展,把这些停放飞机的位置全部用完。" 得到这么多的特别可用机位部分程度上是因为尼尔曼的商业计划打动了美国交通部,使它们对这家公司的未来产生了很大的信任。其他的部门和行业,特别是金融界也对这家航空公司的发展寄予厚望。2002年4月9日,一家主要投资银行的首席航空分析师提交的报告就写道:"捷蓝航空公司的勇气让我深受感动,它将会是航空业的第一名。" "这家航空公司首次上市就公开募股,发行了5 500万股普通股,价格定在22到24美元之间,共筹集到了大约10亿美元的资金。当时,股民们购买这些股票的场面就像信徒们进行宗教祭祀一样狂热,基于对捷蓝航空的了解,股票首次交易就能达到20亿美元的局面并没有让大多数分析师表现得很惊讶。美国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样的场面了,整个市场都没有料到捷蓝航空的股票会如此出色,当然,媒体的宣传在这次狂潮的制造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捷蓝航空是个低成本运营商,与其他同行不同的是提供了特殊的客户服务以及飞机上的电视转播等内容。公司主要针对缺少完善服务的一些市场,在飞机运输费用昂贵的大城市同时经营短途和长途航运线路。它也是第一家创立初期就完全使用全新的A320客机的航空公司(现在拥有24架A320,到2007年还将添置59架)。干净的新飞机、低层次的收费、良好的服务和新颖的飞机电视转播,这些就是捷蓝航空的营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