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山东籍友人喝茶,聊起本地房价的离谱,他说到咱们A城那边去吧,当地政府正在造“东南亚最大的商品城”现在过去投资地产,不出三年准赚的眉开眼笑。 虽然我对A城不大了解,仅仅知道它是位于省会济南和经济名城青岛之间的地级市除了一处文化遗址,再没有其他可以炫耀自豪的资本了,就这等底子竟然敢搞如此规模的市场,我真是不敢想象后果。 友人的观点是:河北清河既不养羊也不产羊绒,但却发展成了中国的“羊绒之都”,浙江海宁没有发达的畜牧业却建成了驰名全国的“皮革之都”,浙江义乌不是生产基地,却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小商品城”……没有资源不要紧,空手道照样可以圈钱。而且这个概念比较好,有规模。 我的观点是:在缺乏主力资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空手道,但是得有玩得起来的资本,需双方是否客观存在?自身是否拥有调控市场的能力? 零资源现象需要有各类条件支持,比如时效性,所谓的“羊绒之都”“小商品城”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交易点集散地缺乏的情况下的产物,时过境迁,这种需求已经不再强烈;而且据我了解不少地方政府都在打着同样的算盘并且投入实施,也有抓住市场需求成功的,也有早在几年就有失败的结果证明了我的预测;成功的市场追随者已经截走了大部分客流商流资金流,也技术 说即便能解决供方的配置,产生需方的条件已经不存在,这种时候再跟风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虽然说有规模,那仅仅是物质规模,没有以上诸流的进入,再大的骨架也只是骷髅,而不是活生生的巨人。 “零资源经济”现象已经被时间由特殊转化为普遍的模式,如果停留在单纯的形式模仿,一相情愿的期待着财富的降临,只会再次验证知本经济的到来。 “零资源经济”固然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财富辉煌,但切忌生搬硬套东施效颦,邓公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早有启示的,需要看到的是这种经济现象的真谛是敢于突破天然禁区,吃苦耐劳和 善于发现和钻研的商业精神 ,而不是“舍本求末”,应该脚踏实地的优化已有资源,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只有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博出属于自己的空间和财富而不被淘汰。

我和朋友各持一理,看来只有时间来证明我的判断了! 西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