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数据所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99万,同比去年增加19万人。由于就业形势严峻,这个夏季被应届生戏称为 “史上最难就业季”。随着中国步入经济增速放缓的转型期,就业正在成为观察经济环境的一张“晴雨表”。 699万 高校生步入求职大军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99万面临就业,同比2012年多出19万人,计划招聘岗位同比平均降幅近15%。 60.1% 就业难在人才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60.1%的应届生认为就业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人才教育与市场上企业的岗位需求不匹配,导致供需失衡。
![若以四季来喻人生 2013最难就业季来了](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090029978080.jpeg)
3% 技术岗位需求增幅 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大,2013年上半年企业32%的岗位需求面向技术人员,比2012年同期增长3%。 60.5% 学生遭遇“名校门禁”就业歧视 在事业单位招聘要求中,经常出现“985”、“211”高校优先等限制字眼,非名校学生遭遇就业歧视。调查中60.5%的学生表示在求职中遇到学历“查三代”,“名校门禁”等就业限制。 一边是企业疾呼“招不到人”,一边是毕业生高喊“找不到工作”,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求职和招聘的“两难”矛盾?一方面,由于求职者的愿望与企业提供的工资待遇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求职者的技能水平与企业的用工需求不相符,因而“两难”矛盾十分突出。 该如何解决呢? 政府部门:多管齐下促进大学生就业 拓宽就业渠道、以创业带动就业、畅通就业信息、帮扶困难毕业生,推动企业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对接,实施企业“挖潜增岗”和“千企万岗”计划,努力增加企业就业岗位。对积极安排、接纳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给予一次性补贴,达到规定数量,给予贷款、税收等优惠。 老师支招:调整心态明确定位 要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必须着力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大学办出个性和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希望毕业生能调整好心态,能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并努力找到自身优势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