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的需求与供给



在研究每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研究的对象。货币的需求与供给的研究对象当然是货币。为了便于更好的了解货币需求与供给,我们首先要了解货币。

货币定义

1、马克思对货币的认识

马克思给货币的定义是,在充当固定一般等价物的一种商品。这个定义的特点是从经济的范畴相互联系的角度,特别是从货币与普通商品的共性与特性的角度推导出来。同时,还认为货币是流通手段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2、社会计量工具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生产劳动是否具有社会性就要通过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来检验:即使商品生产者的产品不是社会分工的有机构成部分,从而不为社会所需要,那么,他就不能够卖掉它,就不能用它获得货币,从而也就不能获得社会上其他成员的劳动生产品;反之,假如他的产品为社会所需要,那么它就能把它换成货币,并从而可以取得社会上其他成员的劳动生产品。

3、西方的“选票”

西方的经济学中,把货币说成是“选票”。一个社会生产什么东西,要取决于货币选票;形形色色的消费者对每一件商品是购买还是不购买,这是投不投选票;是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还是只愿意出较低的价格,这是投多少选票。

4、货币生产关系

但若想求得更本质的认识,还须从人与人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考察。“物的货币形式是物本身以外的东西,他只是隐藏在物后面的人的关系的表现形式。”这里所说的“人的关系”,“是指商品经济关系,即产品有不同所有者所生产、所有者,并通过等价交换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的生产关系。也可以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商品经济的一条根本原则是等价原则:不论是什么样的人,持有什么样的商品,在价值面前一律平等,即都要按同等价值量相交换的规矩行事。

5、更精炼的概括

货币是计量承载并传递资源配置权益信息的价值符号,他的代表价值取决于特定的控制符号。

 在银行金融体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货币对经济的作用,这对通过货币的需求与供给来实现的。货币的供给的需求尽管在实际生活中一般是同步的,但作为这些经济行为的系统理论概括,货币需求理论却比货币供给理论有着更悠久的历史。在19世纪70年代,瑞士著名经济学家瓦尔拉就已经提出现代意义上的货币需求概念,以下叙述一下西方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           古典货币数量说

1、“货币面纱”论

古典货币数量学说认为,货币本身并不存在内在的价值。其价值纯粹来源于其交换价值,即使货币的价值是对商品和劳务的实际购买力,只是遮掩的“实质力量行动的面纱”。

货币数量学说最初并不是货币需求的学说,但他演变成为一种学说所讨论的实际上就是商品交易所需的货币量问题,从而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问题。古典经济学把经济分成世纪经济和货币经济两块,分别进行研究。他们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实际经济的研究上,着重研究市场供求是如何决定商品的相对价格的。而仅仅把很少一部分精力用于货币经济的研究,研究货币数量的变动是如何使相对价格变成相对价格的。既然货币只是对实际经济没有影响的面纱,在古典经济学那里,有关货币市场的研究就只能处于次要地位。

2、X·Y=Z与X=(1/Y)·Z

X·Y=Z 费雪方程式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与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为其代表作。在该书中,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他假定某一时期内,各种商品的平均价格为P1,P2…Pn他们的总量分别为q1,q2,q3…qn于是用下式表示该时期内全社会的商品交易总额,即货币支出总量:

P1·q1+P2·q2+…+Pn·qn=PT

其中P代表所有交易两种商品的平均价格,即一般物价水平,T代表全部商品交易量。若以M代表同期内流通中的货币平均量,V代表这些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M'表示支票提款的银行存款量,V'表示存款的平均流通率。这样交易总额现在就需用M·V+M'·V'表示。交易方程式为:

M·V+M'·V'=PT

为了证明这个交易方程式的正确性,费雪用美国1910年的统计资料来加以验证:

1910年交易方程式各变量数据

他认为“就上表可见原来求出的各数在交易方程式上也有很能相适应,有时他们完全相适应,所需的更正数及在一数中至多只一成的二分之一”。

 

X=(1/Y)·Z 现金余额方程式

在费雪研究发展货币数量论的同时,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些经济学家也在同样的课题上研究。如马歇尔、庇古,早期的凯恩斯和罗伯特逊等人,也称剑桥学派。

现金余额方程式着眼货币贮藏手段,而并不像费雪那样,探究什么决定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探究什么决定个人希望持有的货币量。剑桥经济学家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分析了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但是他们对此并没有作进一步的研究,而只是简单的假设货币需求同人们的财富或者名义收入成一定比例如以Q代表实际生产总量,P代表平均的物价水平,M代表货币需求,K代表一常数(即国民所得中以货币形式持有比例)则:

M=KPY

就国民所得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例K来说,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1、  有货币所带来的便利和所能避免的风险。持有货币所获得的便利越大,K越大。

2、   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用于投资所能获得的实际收入水平,投资越少,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越多,K越大。

3、   货币用于消费所能得到的效用满足程度。如果货币用于消费的满足程度较低,则K越大。

货币需求量与价格是成正比例关系,剑桥方程式用与交易方程式不同的方法对货币需求理论进行了分析,但是在货币量与价格关系上,二者取得一致关系。

如果令K=1/V那么费雪方程式为MV=PT,货币余额方程式M=KPY化为MV=PY。

可能会引起误解,认为二者相同。但是从理论上讲,确实二者是不同的:

交易方程式强调的是每一单位货币存量的平均持有时间,剑桥方程式则注重总收入中以货币持有的比例。前者重视的是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把货币需求与经济单位的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关心的是社会公众使用货币的数量和速度。后者强调的是货币的资产功能,把货币需求当成保存资产或者财富的一种手段,而资产有多种形态,货币只是其中一种,因此货币需求总量决定于货币资产的边际收益同其他资产边际收益的比较。

交易方程式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金额以及经济制度等机械因素,忽视了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中的主观意志因素。而剑桥方程式重视资产的选择,即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满足程度之间的比较,强调了人的意志以及预期等心理因素的作用,这是学术思想上的重大突破。

可以说,凯恩斯以后的各种货币需求理论,无一不受到现金余额说的巨大影响,也无一不是这一学说的继承者或发扬者

对传统理论的批评

货币需求与收入之间并不存在某中简单的关系。大多说交易并不涉及物品和劳务,而是资产的交换,与产出相关的交易合资厂相关的交易之间的联系可能并不稳定,交易并不一定需要货币,用信贷也可以交易。

2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早期是剑桥学派的一员,1936年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独树一帜的学说的形成,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的理论,并且在以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凯恩斯认为,人们在得到货币后,将进行两个抉择以确定其货币收入如何支出。第一个抉择,决定用于储蓄货币的收入,事以现金形式还是债券形式,这是时间偏好。第二个选择,决定用于储蓄货币的收入,是以现金形式还是债券形式,这是流动性偏好。消费和现金储蓄均需要货币,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大致怀有三个动机:交易、预防、投机动机。投机动机分析使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有特色的部分。

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与总收入是正相关的关系,投机的货币需求则与利率负相关的关系:

M=M1+M2=L1(Y)+L2(r)

M1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是Y收入的函数;M2为投机性需求是r利率的函数。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第二个特色是,当利率降低到某一点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这时,没有人愿意持有债券或者其他资产,每个人只愿意持有货币。这就是著名的“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在传统货币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

 

凯恩斯理论打破了古典学派关于利息完全是由人们在现在消费和将来消费之间的权衡以及投资的资本生产力这类试剂因素决定的理论,而把利息归之一种货币现象,是由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3           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学说

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数量说是一个与凯恩斯学派直接对立学派。弗里德曼基本上承袭了传统的货币数量说的长期结论,即非常看重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也接受了剑桥学派和凯恩斯以微观主体行为作为分析起点和把货币看作是受到利率影响的一种资产观点。对于货币需求的决定问题,曾用一个代表性的函数公式:

M/P=f(Y,W;rm,rb,re,(1/p)·(dp/dt);u)

M为个人财富持有者保有的货币量,即名义货币需求量;P为一般物价水平;M/P为个人财富持有者持有的货币所能支配的实物量,即实际的货币需要量;Y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收入;W为物质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rm为预期的货币名义报酬率;rb为固定受益证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1/p)·(dp/dt)为预期的物价变动率,即实物资产的名义报酬率;u为货币的效用以及影响此效用的因素。

由于对一种资产的需求同财富正向相关,所以,货币需求同弗里德曼的财富概念即恒久性收入也呈正相关。与我们通常的收入概念不同,恒久性收入仅仅反映长期收入的变动,因而在短期内波动较少,因为许多收入的波动是过渡性的。弗里德曼使用恒久性收入的概念来作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其意义在于货币需求不会随着产业周期的波动有较大的变动。

除了货币以外,一个人可以有几种形式来持有财富。弗里德曼划分三种类型的资产:债券、股权、实物。这样,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就有相对于货币的各种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和由分别代表相对于货币的债券和股权的预期报酬率来表示。当它们增大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大,对货币的需求就会减少。表示相对于货币而言的实物资产预期报酬率。持有实物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就是预期资本的利率,当实物资产价格上升时,实物资产的预期报酬率等于通货膨胀率。实物资产预期报酬率相对货币的收益增大时,对货币的需求也会减少。

正是因为数量说是关于货币需求的学说,所以他不仅无需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为常数,而且无须以经济会自动趋向于充分就业的均衡为前提。对于传统的数量说,充分就业均衡下的货币流通速度在国民收入的固定不变这一假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弗里德曼数量说来说,舍弃这一假设意味着摒弃传统数量说关于货币量的增加将直接使物价同比例上升的错误论断。

我认为,弗里德曼的货币说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与凯恩斯学派相对立,而是对凯恩斯学派的另一种发展,是对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又一精致的表述。“现代货币数量说实际上是货币需求的现代资产选择分析的一种精致的阐述。而后者只能被视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延续”(帕廷金《芝加哥传统、数量论和弗里德曼》)弗里德曼1956年的文章是现代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最精致和最复杂的表述――却错误的冠以“货币数量说的重新发表”。

 

小结:对西方主要货币需求理论的评价

1、费雪发展了一种以交易为基础的货币需求理论,在这种理论中,对实际余额的需求同实际收入成正比,对利率波动不具有敏感性。费雪的这个理论蕴含着这样的观点:货币速度是个常数。这就产生了货币数量论,其内容是总支出仅仅决定于货币数量的变动。

2、典剑桥学派的理论观点,试图回答个人要持有多少货币的问题。这种理论观点也认为对实际余额的需求是与实际收入成比例的,但与费雪的分析不同的是,没有排除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3、凯恩斯的三个动机,扩展了剑桥理论,三种动机:交易、谨慎、投机。它将其归结于流动性偏好理论,并认为,货币需求的交易成分和谨慎成分同收入成比例,而货币需求的动机成分则对利率以及关于利率未来动向的预期极为敏感。所以,这种结论蕴含着这样的观点:货币速度很不稳定,不能视为常数。

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使用了与凯恩斯和古典剑桥经济学家一样的分析方法。弗里德曼将货币视为任何一种资产,运用资产需求理论得出了对货币的需求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和恒久性收入的函数。与凯恩斯不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对利率的变动是不敏感的。他的货币速度可预测(尽管不是常数)的观点,转而导致了货币是总支出的主要决定因素的数量论结论。

需求理论的为的微宏观联系

可以发现货币需求理论中,剑桥方程式、凯恩斯货币需求模型、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这些都是从货币的微观角度出发,对微观主体的货币动机,持币行为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微观角度有它的好处:1、提示人们货币不仅是交易手段而且也是种储藏功能的体现。2、明确价格市场信号对货币需求的影响3、对短期货币需求更加精确。

费雪方程式,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一种宏观分析,并不考虑主观动机行为,是一种宏观模型,但是流通速度由于综合的内容太多,很难进行具体分析。

上面主要分别叙述了货币需求理论,下面主要说一下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基数

“货币基数”这个名词表明它是整个货币供给量中的基本部分,而所消费量基本部分指的是货币供给两种货币当局的负债这一部分。现代化货币都是信用货币,本质上都是负债。这些负债基本上只有两种,一种是货币当局的负债,另一种是商业银行或者其他存款机构的负债而货币基数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货币当局的净负债。

货币基数有主要四个特征:第一,它是货币当局的净货币负债;第二,它是商业银行负债产生的基础和货币供给的制约;第三,它可以进行货币创造。第四,可以被货币当局直接控制。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习惯上,货币基数通常指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通货的总和。常表示为:

B=R+C

B为基础货币,R为存款准备金,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根据表,货币基数也可以表示为

B=(国外净资产额+对政府债权+对商业应行债权+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其他有价证券)-

(流通中通货净额+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政府存款+其他项目净额)

可以看出影响货币基数的几个因素:

1、  国际收支:若国际收支有余,中央银行国外资产金额增大;反之亦然。因而中央银行国外资产净额与货币基数正相关。

2、  汇率政策:如果中央银行欲减少本国货币升值,就会购进外汇,因而中央银行国外资产净额增加,使货币基数增加。反之亦然。

3、  政策财政收支,如果政府财政收支出现赤字,则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增加,使货币基数增加,反之亦然。

4、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货币基数影响主要是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方面,中央银行如果降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则中央银行对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债权增加,使货币基数增加;反之亦然。在公开市场业务上,如中央银行买进证券,则中央银行其持有证券资产增加,使货币基数增加;反之依然。

与货币基数同等作用的是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就是基础货币每增加一个或者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额增加或者减少。(这里简单介绍,后面的供给模型会提到)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第一,法定存款贮备率。第二,超额存款准备率。第三,通货比率。第四,活期存款与存款总额比例。

货币乘数的计算

定义:R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Y法定存款准备率,e商业银行超额贮备率,C流通中现金货币,D商业银行存款总额,h流通中现金与存款总额比例。根据定义:

M=C+D------------------------------------------------------1

B=R+C-------------------------------------------------------2

R=D·r+D·e-----------------------------------------------3

C=D·h.------------------------------------------------------4

3,4带入2得

B=D·r+D·e+D·h=D·(r+e+h)-----------------------5

 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的需求与供给

所以D=(1/r+e+h)·B--------------------------------------6

将6带入4

C=Dh=[h/(r+e+h)]B--------------------------7

D=[1/(r+e+h)]B-----------------------------8

7,8带入1

M=D+C=[(1+H)/(r+e+h)]B=kB------------------9

k=(1+h)/(r+e+h)为M决定模型的乘数,表示每一单位货币基数增减将引起(1+h)/(r+e+h)倍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减。

下面就将货币基数与货币乘数相结合来研究货币的供给理论模型,主要以弗里德曼的分析为例:

弗里德曼关于货币供给决定因素的分析见弗里德曼和施瓦兹而人和著的《1867-1960年的美国货币史》一书。

首先,弗里德曼将现代社会的货币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货币当局的负债,即通货。二是商业银行的负债。如果分别以M、C、D代表货币存量、非银行公众所持通货和商业银行存款,有下列公式:

M=C+D-------------------------------------------------------------------------1

根据高能货币定义:

H=C+R--------------------------------------------------------------------------2

其中H和R分别代表高能货币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因此

M/H=(C+D)/(C+R)=[D/R·(C+D)]/[D/R·(C+R)]=[D/R·C·(1+D/C)]/[D·C/R+D]=[D/R·(1+D/C)]/[D/R+D/C]---------------------------------------------------3

或者

M=H·{[D/R(1+D/C)]/[D/R+D/C]}---------------------------------4

式4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供给决定因素时所使用的基本方程式。从这一方程式可以看出决定货币存量的三个因素:高能货币H,商业银行存款与其准备金之比D/R,以及商业银行的存款与非银行公众所持通货之比D/C其中,D/R、D/C同时也是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从高能货币来看,他是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它们之所以被称为高能货币,是因为一定量的这样的货币被银行作为准备金二持有后可以引至数倍的存款货币。弗里德曼认为高能货币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能随时转化为存款准备金,不具备这一特征就不是高能货币。

D/R和D/C两者的变化会引起货币存量的同方向变化。这是因为,D/R比例与越高,一定量的存款准备金所支持的部分也越大,从而货币乘数就越大,货币存量也就越大。

弗里德曼海认为上述三个决定货币存量的因素涉及到公众、银行、货币当局三个经济主体,是分别由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弗里德曼利用上述的方法,对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得出的基本结论:高能货币量的变化是广义货币存量长期性变化和主要的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D/R比率和D/C碧绿的变化对金融危机条件下的货币运动有着决定性影响,同时,D/C比率的变化还对货币存量长期缓慢的中期性变化其重要作用。

正是由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的不断发展,才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调节手段。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影响货币供给,调节货币基数、乘数。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调整货币的需求。两种方式的选择在一国家政府的使用最终对其国际收支、就业、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上主要是对传统的货币理论和现代货币理论的阐述,以下结合我的个人观点主要对货币的需求进行讨论:

 

观点1 在货币学说起源时,出现了重要的两派:剑桥学派和费雪交易方程式,当然从数量观点上说,M=kPY,MV=PT好像就是K=1/V的相互变形。但在实际上,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从流量与存量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的。

如果认为M=kPY来自于MV=PT那么就有一个变化过程,MV=PT-----→MV=PY(由商品量T变为收入量Y)

V就有货币的流通速度变为货币收入速度,而货币的收入速度需要其收入来计算。这样就以往年的速度假设今年的速度,算出收入或者有收入计算速度,于是产生了一个循环悖论,也就是说MV=PT------→MV=PY是不可以成立的那么同样M=PY/V也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不可以单纯的人为K=1/V,这回范一种错误:将本来并不统一的公式趋同。

虽然在一定时期,两种的计算结论上可能大部分相同,但确实不能忽略本质的区别。

 

先出一个思考题“假设全社会只有甲乙两个人,甲有产品2个单位,乙有产品2个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相同,全社会的货币供给量为4,那么每个商品的价值量是多少(假设同事交换完毕)”可能会有大部分的人会算出:4/(2+2)=1,他们可能并没有考虑速度,这就是我所要说的。我认为,货币的理论模型最初的形态应该是:M'=PT但由于是集中的流通货币量比M'小,货币的流通只占实际总产出价值的一部分通过相互间循环维持、周转。

在此问题上产生了差异:

剑桥学派认为,货币作为一种资产。设A、B仅有2个交易商品,A有100个X物品,每个价值1单位;B有100个Y物品,每个价值1单位,进行交换,A,B整体货币存量并不需要200,而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一种商品,一种资本存量。

而费雪方程式则考虑的是,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V)即M'=MV也就是说,1元的货币不再是1元的货币,而是经过周转成为2,3,4…在这个周转过程中,就有理个周转率,就是流通速度。可以投放较少的货币,进行商品交易。

可以看出二者的不同观点,不像一些学者认为那样剑桥方程式是根据费雪方程式推导出来的,他们是并行的。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K与V也确实存在一种关系。货币存量越大,即人们手中的货币增多,当然流通中的货币减少,货币的流通速度减小。

在存量说与流量说的发展中,凯恩斯发展了剑桥方程式,在存量法中引入了主观变量因素,发展了存量说。虽然弗里得曼与凯恩斯的观点对立,但追其根源,仍然是用M=kPY来分析问题,并没有一种实质性的突破。

费雪方程式实际是在现实中被弃用了,这并不是好现象。因为这样,不能够从货币的动态上考虑问题,分析货币的流通。一个物体的两个方面,被切割掉了一个,显然是不完整的,极力用另一个去补偿,很可能最后会适得其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计算计量系统的不断发展,对于M·V+M'·V'=PT这个等式来说,个个未知量的计算都是可能的,尤其是速度,从而可以掌握其他相关量。这种速度分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流通速度,而不是循环推论中的那种收入速度。

观点2

我个人认为利用商品的价值也可以与货币量建立一个简单模型

从单位产品价值考虑,M/Q表示目前的货币量与全社会商品数量的比值,即单位产量货币量。但由于在社会市场上的商品品种不相同,就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而货币充当着一般等价物。可以这样表示:

P1=(M/Q)·K1, P2=(M/Q)·K2 …Pn=(M/Q)·Kn

对双方进行数学上的处理

P(P1,P2,…Pn)=M/Q·K(K1,K2,…Kn)

P=(M/Q)·K

可以把M/Q认为货币价值,P认为真正价值

货币价值永远会小于真正价值,为了整个体系的价值均等。P=(M/Q)K应运而生。可以认为K1,K2,…Kn是一般不同商品相对应的不同的比例,这种比例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并且K是由消费者的喜好所决定的,而这一喜好在一定的时期内是不变的,但随着人们偏好的改变,K1,K2,…Kn是要在某一时期改变的,可以衡量的。M的供给量增加(或减少)导致利率的升高或减少,自然资本率相对利率升高或减少,投资增大或减少,产量扩大或减少,由于产量扩大,会使,边际效应递减,K下降,而其他一些特殊产业的边际效益上升,K上升,但K下降的幅度更大

P=(M↑/Q↑)·K↓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产品(M/Q)比较大,有的比较小,偏离与P但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考虑,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价值规律是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中,作为一个平均数,一种倾向,一种趋势存在并贯彻下去的,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指出:在商品经济中,在价格形式中,价格背离价值量,“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型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此两点为学生观点,可能有些片面,希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夏侯仁,李念斋。《货币银行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8

[2]厉以宁。《西方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3]方兴起。《货币学派》,武汉:武汉出版社,95。11

[4]黄达。《货币银行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凯恩斯。《货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盛松成,施兵超,陈建安。《现代货币经济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13628.html

更多阅读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的产生标志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货币的定义。理解:商品交换经过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四个阶段;货币的发展形态。运用:运用所学原理分析货币产生的过程。〔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善于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透过现

天麻的功效和作用 红景天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天麻是中医一味常用的药材,在治疗中有着很广的应用。自古以来,广大中医对天麻的功效与作用都极为推崇。古代《神龙本草经》、《日华子本草》、《开宝本草》、《本草纲目》、《药品化义》,对天麻以缓肝养胆,强筋骨,治疗惊风、血虚性

声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的需求与供给》为网友演旳情深意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