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的贬值引发全世界密切关注的目光,在经济、科技、军事诸多领域处于超级大国地位的美国,其国内相当多的事务差不多也都是世界事务,尤其是在经济政策方面。而美国的货币——美元保持强势半个多世纪之后出现了弱势迹象,是人为的贬值抑或是美元真正步入衰退的征兆?
美国经济强势几何,我们普通人其实不需要去记忆若干数据的。单就其货币的强势就可一木而知林。在中文的称呼中,“美元”一直就被称为“美金”,这大概源于四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勾的约定,但布雷顿体系解体已经三十多年,人们还是习惯于这样称谓,美元一直可以与黄金一道,作为流通、国际结算、储备的工具来使用,除此之外,再没有另外的任一种货币有此殊遇,美元之强,美元所依托的美国经济之强,由此可见一斑。人们也已经习惯于这一点,而这一局面现在却似乎正在改变。
仅从这一现象看,我们所处的时代,其实就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而且是一场不露声色、悄然变革的时代。
时事本身就是历史。美元的弱势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使人觉得,全世界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在心理上作好充分的准备。回想一年以前,小布什上台的时候,携美国经济十年强势增长之余威,强大的经济后盾,加上苏联解体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打出的声势,以全世界老大、舍我其谁的姿态耀武扬威于世界舞台。但仅隔数月,以9。11事件为开端,好象一切都在改变,其经济周期结束增长阶段,步入调整,经历多次降息后仍不足以恢复升势,投资势头放缓(这是致命的,因为美国宠大的经常项目赤字仰赖于投资资金的流入来维持平衡),安然事件、安达信公司丑闻、施乐公司、世通公司做假事件等等丑闻,这些由超级公司所掀起的“惊涛骇浪”引发的信任危机,都使得投资者信心受到进一步的打击。在外部,欧洲走向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离心离德倾向,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进行,欧元的最终出笼,还有日益高涨的欧洲独立防卫的呼声等等,都使人感受到其希望摆脱对美国过度依存的意愿。多极化的要求,其实也不只是出现于发展中国家之中的。美国的一强独霸,虽不能说在受到挑战,但至少是可以听到越来越多的反对之声。从大的方向上说,美元的走弱,也许是这一大的战略态势的反映吧。
与美元的弱势逐渐可以形成对照的是我们中国,源于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经济二十年都在飞速增长,九七亚洲金融风爆后这种增长势头更进一步凸显,也无须列举数据吧,直观上的最大感受其实也表现在货币上,那就是人民币的坚挺。只说身边的一个事例,五年以前,出国旅游对中国的普通百姓而言还只是一件无法想象的奢望,但在今天,前往一些周边国家,出国出境游甚至于比到国内某些地方更便宜(中国的地域太辽阔了);而且,人民币在这些国家,其接受的程度,有时比本国货币还受欢迎,因而也似乎正在成为别国储备的“外币”(尤其对于民间),笔者这里没有数据可资证明,但却是自已及朋友们的切身感受。
货币兑换比率代表着什么?它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政策,但更根本上来说,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力量的体现;在货币早已是国家信用的时代,它更是一个国家信心的体现。
笔者这里不是在拿中国与美国简单地类比,以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与内部存在的种种问题,要达到象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的水平,还需要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而且,在当今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国的增长,其实也难以长久地建立在别国的衰退上的,在同一时间坐标下的此升彼降,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当然没有理由自我膨胀。但是无论如何,好势头终归是出现了,这势头得益于我们数十年一惯的艰苦努力,政策方向的对路,一系列“人和”因素的促动。中国地大物博、回旋空间大是天时之利,但最主要的还更取决于人和因素,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中国的发展取决于解决自已问题的程度,只要自已的问题解决好了,外部的力量是谁也耐何不了我们的。回顾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作出注解,起先别人怀疑我们的能力(曾记否?十多年以前,苏联解体的时候,中国的改革也多被认为会步入死胡同,以至有人比较人均收入,说中国会被开除球籍),而今人家又怀疑我们的成绩(近时的舆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假的,此前还一度有过虚张声势的中国威胁论),但不管是哪个方向上的怀疑甚或造谣污蔑,其实是并不需要怎么理会的。关键依然是,自已的发展是硬道理。
所以,我并不怀疑中国自已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地发展下去,解决好自已的问题,协调好内外部的各种矛盾关系,人民币成为国际主流货币之一,甚至于也象曾经的美元一样坚挺,步入“人民金”的时期,我想这应该是可以期待的。当然,一切继续取决于我们自已脚踏实地的努力。
写到这里,一个朋友过来聊天,我向他讲起自已的这些感想,问他,人民币会成为“人民金”吗,同事也言,有可能,照目前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普通百姓的真实声音。
2002年5月
美元的贬值引发全世界密切关注的目光,在经济、科技、军事诸多领域处于超级大国地位的美国,其国内相当多的事务差不多也都是世界事务,尤其是在经济政策方面。而美国的货币——美元保持强势半个多世纪之后出现了弱势迹象,是人为的贬值抑或是美元真正步入衰退的征兆?
美国经济强势几何,我们普通人其实不需要去记忆若干数据的。单就其货币的强势就可一木而知林。在中文的称呼中,“美元”一直就被称为“美金”,这大概源于四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勾的约定,但布雷顿体系解体已经三十多年,人们还是习惯于这样称谓,美元一直可以与黄金一道,作为流通、国际结算、储备的工具来使用,除此之外,再没有另外的任一种货币有此殊遇,美元之强,美元所依托的美国经济之强,由此可见一斑。人们也已经习惯于这一点,而这一局面现在却似乎正在改变。
仅从这一现象看,我们所处的时代,其实就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而且是一场不露声色、悄然变革的时代。
时事本身就是历史。美元的弱势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使人觉得,全世界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在心理上作好充分的准备。回想一年以前,小布什上台的时候,携美国经济十年强势增长之余威,强大的经济后盾,加上苏联解体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打出的声势,以全世界老大、舍我其谁的姿态耀武扬威于世界舞台。但仅隔数月,以9。11事件为开端,好象一切都在改变,其经济周期结束增长阶段,步入调整,经历多次降息后仍不足以恢复升势,投资势头放缓(这是致命的,因为美国宠大的经常项目赤字仰赖于投资资金的流入来维持平衡),安然事件、安达信公司丑闻、施乐公司、世通公司做假事件等等丑闻,这些由超级公司所掀起的“惊涛骇浪”引发的信任危机,都使得投资者信心受到进一步的打击。在外部,欧洲走向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离心离德倾向,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进行,欧元的最终出笼,还有日益高涨的欧洲独立防卫的呼声等等,都使人感受到其希望摆脱对美国过度依存的意愿。多极化的要求,其实也不只是出现于发展中国家之中的。美国的一强独霸,虽不能说在受到挑战,但至少是可以听到越来越多的反对之声。从大的方向上说,美元的走弱,也许是这一大的战略态势的反映吧。
与美元的弱势逐渐可以形成对照的是我们中国,源于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经济二十年都在飞速增长,九七亚洲金融风爆后这种增长势头更进一步凸显,也无须列举数据吧,直观上的最大感受其实也表现在货币上,那就是人民币的坚挺。只说身边的一个事例,五年以前,出国旅游对中国的普通百姓而言还只是一件无法想象的奢望,但在今天,前往一些周边国家,出国出境游甚至于比到国内某些地方更便宜(中国的地域太辽阔了);而且,人民币在这些国家,其接受的程度,有时比本国货币还受欢迎,因而也似乎正在成为别国储备的“外币”(尤其对于民间),笔者这里没有数据可资证明,但却是自已及朋友们的切身感受。
货币兑换比率代表着什么?它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政策,但更根本上来说,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力量的体现;在货币早已是国家信用的时代,它更是一个国家信心的体现。
笔者这里不是在拿中国与美国简单地类比,以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与内部存在的种种问题,要达到象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的水平,还需要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而且,在当今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国的增长,其实也难以长久地建立在别国的衰退上的,在同一时间坐标下的此升彼降,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当然没有理由自我膨胀。但是无论如何,好势头终归是出现了,这势头得益于我们数十年一惯的艰苦努力,政策方向的对路,一系列“人和”因素的促动。中国地大物博、回旋空间大是天时之利,但最主要的还更取决于人和因素,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中国的发展取决于解决自已问题的程度,只要自已的问题解决好了,外部的力量是谁也耐何不了我们的。回顾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作出注解,起先别人怀疑我们的能力(曾记否?十多年以前,苏联解体的时候,中国的改革也多被认为会步入死胡同,以至有人比较人均收入,说中国会被开除球籍),而今人家又怀疑我们的成绩(近时的舆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假的,此前还一度有过虚张声势的中国威胁论),但不管是哪个方向上的怀疑甚或造谣污蔑,其实是并不需要怎么理会的。关键依然是,自已的发展是硬道理。
所以,我并不怀疑中国自已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地发展下去,解决好自已的问题,协调好内外部的各种矛盾关系,人民币成为国际主流货币之一,甚至于也象曾经的美元一样坚挺,步入“人民金”的时期,我想这应该是可以期待的。当然,一切继续取决于我们自已脚踏实地的努力。
写到这里,一个朋友过来聊天,我向他讲起自已的这些感想,问他,人民币会成为“人民金”吗,同事也言,有可能,照目前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普通百姓的真实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