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6日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引致全球股市连锁暴跌之前,全球资金流量即已经出现了显著放大的迹象。资金流量显著放大的后果,就是导致全球股市全面暴跌。这印证了股票市场一个不变的真理,即资金量放大之后市场的方向必然会发生转折。
在7月初东亚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新兴市场组合基金研究公司(EPFR)的统计报告就指出,2007年上半年全球股票基金资金净流入同比增长72.05%至274.5亿美元,拉丁美洲地区则同比大增220.58%至49.35亿美元,其中仅在7月第2周就有37亿美元涌入新兴市场股票基金。
同样是新兴市场组合基金研究公司(EPFR)发布的数据,美国股票基金持续被净申购,其中SPDR标普500指数基金和iShares Russell 2000指数基金所吸收的新资金再次占绝大多数,货币市场也获持续的资金流入。可见全球股市暴跌以后资金流动仍呈继续放大之势,暴跌还不足以完全摧毁市场的信心,或者正是在信心缺失的情况下,反而推动了资金流量继续放大。
也就是说,在全球股市中长期的走势未确立以前,短期资本仍然无法摆脱无序化流动的状态,其流量还会放大。短期资本的无序化流动,可能使全球股市迅速回升,也可能使股市继续暴跌,实际上是使股市处于一个反复剧烈震荡的过程中,直至长期趋势得以确立下来,这是短期资本全球流动的必然结果。
由于美欧日澳等各国都注资救市,为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像欧盟央行几乎连续提供了近3000亿美元的流动性,而美联储注资规模也已经达到1300亿美元的水平,其它日澳等国注资规模虽小,但是却仍然在频繁注资。这样就使得各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重新出现剩余,必然促使短期资本再次频繁流动寻找套利机会,而短期资本流量继续放大,市场动荡就必然不会结束。
短期资本流量继续放大,必然导致其在不同的货币之间进行转换,而其中最为安全、流动最自由的就是美元,这也是为什么美元重又回到避险货币的地位。但是问题在于,尽管不同区域和国家的金融市场流动性都是充足的,但是却存在美元流动性中断的风险,也就是说可能会有某些国家或地区出现“美元短缺”,从而倒致市场惊慌失措甚至崩盘,这就是可能出现的美元的流动性中断。
如果美联储能够因应危机而逐步采取降息,向全球金融市场释放美元流动性,那么美元流动中断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但是现在显然还不到那一步,美联储注资救市还只是针对美国的大型金融机构和公司,而美国以外的区域或国家流动性问题似乎还不足以动摇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的决心。当然如果风险真的爆发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美联储应该还是乐于充当全球最后贷款人,挽救其它国家的美元流动中断的。
因为美元流动性实际上关系到美元的世界基础货币地位,所以美联储更乐于帮助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美元短缺,并借以维护强势美元的地位。所以现在美联储维持基本利率不变,很大程度上说明,在各国向金融市场注资的情况下,其国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仍然是充足的,而美元短缺的问题还只是一个潜伏的问题,还没有上升的表面上来。如果这一问题真的出现了,那么次级债务危机也就真正转移到美国以外了。
(此文发表于北方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