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我校培养有特色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必要性,从培养计划、综合测评方案、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提出了培养有特色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应用型 竞争力
一、 培养有特色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必要性
自2001年中国入世之后,中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到200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多达1.1547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但同时,新形势对国际经贸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包括:
(1)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日益融合,要求我们培养综合性专业人才。要求学生不但要懂得贸易,也要懂投资、懂金融、懂管理、懂知识产权、懂保险运输等基本知识。(2)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出熟知国情的外向型人才。既要让学生了解国外的情况,也要让学生了解国内情况;既要懂英美法、大陆法,也要熟悉我国的法律制度和会计制度;同时还应该了解国内贸易,熟悉国内银行体制的运作等。(3)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延伸,要求我们培养知识面宽、结构合理、文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4)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以及中国产品出口频频遭受反倾销投诉的态势,要求我们在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应用能力时,还要加强他们对理论政策的把握能力。
以上是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从我校实际情况分析,国际经贸专业系是新专业,在教学人员配置、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形成还需要一个过程,一味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一定难度。在实际调查中,综合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不差、实践操作能力也还不错,但与复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名校相比,特色还不太明显。如何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是我们今后面对的首要问题。从专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培养的人才如果能独具特色,则将形成我们独特的竞争能力。我们认为,就当前来看,培养有特色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国际经贸专业的培养目标。这也是基于以下的大背景:
(1)学生素质的约束。我们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很难达到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等的水平,全面与其竞争,有一定差距。(2)师资力量的约束。目前,学科组成员年富力强,学历层次高,但由于成员尚处于成长期,省内、国内专业性知名人才缺少。(3)学校品牌的约束。我们采取与名牌大学一样的发展思路,将缺乏足够的特色与竞争力。(4)从社会资源与社会背景来看,我们存在某些不足,尤其是缺乏专业的校友资源,师资队伍在研究上还没有形成特色,影响力有限。
二、培养有特色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措施
(一)以弹性学分制为手段,改进专业培养计划
在没有品牌与社会资源的背景下,课程设计与学生自有的素质就成为找就业的关键因素。而弹性学分制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弹性学分制度的优点。
众所周知,人才的先天禀赋是有差异的。有些人智商稍欠缺,但情商很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有很好的施展空间。有些人智商不错,但情商不太高,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工作可能受到一定的制约。同时,我们所处的行业背景,又提供了培养国际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人才的广阔空间。
建议的方案是:大专业,大一至大三第一学期,所有课程完全一致,从大三第二学期开始,设置两个方向的任选课:一是偏重于有形商品贸易的方向课,包括:国际结算与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际操作与模拟实习、国际市场营销、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等相关课程;二是偏重于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的任选课,包括: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商务谈判、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融资、基建施工等相关内容的课程。
为提高的学生的英语水平,要强调六级的重要性,同时,努力加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比重。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运作能力,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模拟实习方面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多建立实习基地。
(二)以综合测评为导向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引导
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则发挥着高校培养学生指挥棒的作用。现行的综合测评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重视智育,忽视个体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事后评价,激励不足,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太科学。比如,大一的学生,拿到学生手册,但并不理解综合测评的地位与作用;三是重视智商的考核,忽视情商的培养。在实际操作中,当以综合测评为标准,考核学生的优秀程度时,经常出现研究生保送中以女生占绝对比重等现象。而从事后评价来看,十名现象也较为突出。
拟考虑的思路是:一是把智育测评放在首位,因为学习是第一位的。为体现此类差距,比如,我们可以规定平均分85分以上者,额外加乘以一个智育分系数。这可以鼓励大家首先把学习搞好。二是重视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比如,根据发表的学术档次,在智育得分中额外加分。三是通过增加德育外加分以达到培养情商的目的。这包括鼓励学生的课外创业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并以外加分作为激励手段。这包括鼓励大学生的课外创业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并以外加分作为激励手段等。甚至,我们可以考虑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有课外活动的外加分。
(三)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对对外树立人才品牌
学生素质的提高,首先是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基础。但师资队伍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为此,我们拟构建名师、名导工程,凭借名师、名导来树立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品牌。名师、名导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外力。除了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之外,我们可以通过集中我们的研究方向,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为此,我们要设立最能发挥我校特色与比较优势的专业性研究方向,如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别贸易,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尤其是最后一个研究方向,我们可以利用交通与电力特色,强化这一优势,在国内形成品牌优势。
(四)其他措施
以学校的大力支持为依托,建立国际经济与贸易模拟实验室。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提高教学质量。以创新的学生管理工作为手段,强化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其管理能力。在我们看来,所谓大学的学生工作,就是创造条件,让学生管理学生的工作。这其中,第二课堂是重要的途径。以加强与校友的联系为纽带,既帮助校友发展,也推动自身发展,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构建良好的平台,实现良性互动,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