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突围



     5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李克强指出,要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下决心减少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打破市场分割与垄断,消除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企业和产业在竞争中优化升级,为经济转型提供“源头活水”。“要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听到这个消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大神舟”)总经理陈杰的眼眶里有些湿润,凝聚他八年心血、一度被政策“边缘化”的节能环保产品——液压混合动力汽车,终于浮现出走向广阔市场的曙光,也让这位已近花甲之年的创业者看到了实现更大发展、报效国家和造福社会的希望。

  作为一家产学研结合的民营企业,交大神舟虽不如上汽、一汽、东风等老牌国企那么家喻户晓,也不像比亚迪、吉利、长城等民企那么抓人眼球,但它自主研发的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在国内堪称“孤品”,而且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以至于许多人对“液压混合动力的核心技术在中国”竟一脸茫然。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可以装新车,也可以改旧车,交大神舟把这种系统安装在公交车上,称之为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这种公交车的工作原理是:将车辆刹车时的动能和怠速时的空转能收回来,转化成液压能,存贮在液压蓄能器中,当车辆起步时,不用发动机,而用液压能驱动液压马达,不仅节省了车辆起步时发动机的能耗和排放,而且消除了起步时的黑烟。

  在国内多个城市测试和计算表明,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比普通公交车节油20%以上,减排率30%以上,减排二氧化碳2万多公斤。“城市越拥堵,停车起步次数越多,怠速时间越长,节能减排的效果就越明显,对北京、上海等交通拥堵的大城市特别适合。”陈杰告诉记者。

  此外,液压混合动力系统价格低廉,仅需10万元左右,两年就可以通过节油收回成本,而且还能节省刹车片、离合器片的开支。相比纯电动公交车大约200万元的造价,以及每3年更换一次70~100万的蓄电池,液压混合动力无疑更有性价比高、运营成本低等竞争优势。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据环保部发布的《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城市公交车有80万辆,每年新增公交车10~15万辆,其中北京公交近3万辆,上海公交近2万辆,深圳公交1万多辆,广州公交近1万辆。如果交大神舟每年能拿到2万辆液压混合动力订单,那一年的产值至少20亿元。如果再把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应用到环卫、邮政、出租等城市内运行的车辆,那市场规模更大。

  可现实就是阴差阳错,难遂人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液压混合动力系统,一直依靠交大神舟的第一款自主创新产品“高效真空吸尘车”的收益来维持研发。2010年,当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经过上千次试错和升级完善,准备以优异的性能呈现给市场时,满腔热情的陈杰和员工们却被泼了一盆凉水——不属于新能源汽车的范畴之内,不是政策支持的重点。

  “创业难,创新更难。产品不走向市场,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就面临资金压力和企业倒闭的困境。大家坚持下来的动力只有希望,靠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领军梦支撑下来。”陈杰一脸无奈。

  遭遇政策“排挤”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始于本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十一五”时期,国家863计划又启动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各级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新能源汽车的不同技术路线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好景不长,2009年以后,纯电动汽车在“弯道超车”理论的鼓吹下,逐渐成为政策支持的主体和方向,甚至把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划等号。于是,大量资金补贴给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而将具有明显节能减排作用的液压混合动力汽车、天然气汽车、氢动力汽车、甲醇汽车等排除在外,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油电混合)所获支持和补贴也十分有限。

  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通过《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

  随后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共同启动了“十城千辆工程”(全称为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先后有25个城市参加)。主要内容是,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

  其中,长度10米以上的城市公交客车,油电混合动力客车每辆补贴5万~42万元,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客车每辆分别补贴50万元和60万元。对公共服务用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每辆最高补贴金额为5万元,纯电动汽车最高补贴金额为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最高补贴25万元。而液压混合动力客车得不到任何国家补贴,只有上海市提供了少量资金扶持。

  在2010年开展的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中,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普通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则被当作“节能车”的范畴,仅能获得3000元的补贴。

  2012年7月,备受关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正式公布。规划把新能源汽车定义为“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对技术路线也进行了限定,“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原计划2011年年初出台,由于在技术路线上争议很大,一拖再拖,直到一年半后才对外发布,最后还是以纯电动汽车为发展方向,这让其他技术路线的车企有些沮丧。

  规划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为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各地也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除了购车补贴,上海还免费发放专用车牌,在单位、小区等公共场所安置充电设施;北京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不需要参加车牌摇号,等等。

  对于受到政策“冷落”的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上海相关部门的官员对记者表示,产品确实不错,但不在国家政策支持范围内,他们也没办法。

  尴尬的电动汽车

  在政策不断“做多”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似乎很有“诱惑力”,但市场和消费者并不买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汽车销量1930.64万辆,新能源汽车售出12791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37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1416辆,占当年全部汽车销量不足0.1%。加上2011年的8159辆,2年仅卖出2万多辆。上汽集团一位参与新能源汽车项目的人士直言,规划的目标不可能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王晓明说:“当时制定规划有些乐观,实际上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包括降低成本、动力电池的充电时间、续航里程、充电设施建设、商业模式创新等许多方面。”

  东风汽车技术中心专业总工程师章国光则分析了电动车的三大风险:制造成本较高,相比于传统汽车缺乏竞争力;充电运营环境尚不成熟,需要政府、企业长期运营;续驶里程受限,电池技术有待突破。

  而消费者最担心的是,电池在行驶过程中没电了怎么办?就算“充电站”能够像加油站一样普及,一辆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能否像加油一样快捷?

  除了在私人市场遇冷,纯电动公交车的推广也大打折扣。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各个城市新能源汽车实际示范推广的情况参差不齐。

  在北京、广州、济南等25个推广示范城市中,纯电动公交车的推广工作进展缓慢,遇到了许多问题:补贴政策设计缺陷、电池过热、电池性能衰减严重、故障率高、充电桩数量不足、更换电池成本高等。

  据报道,目前北京市运营的纯电动公交车只有30多辆,部分电动公交车因各种原因已停运。北京自2008年奥运会后的这几年,实际上并没有增加纯电动公交车的数量。

  北京北土城充电站里的一位司机介绍,主要还是电池不行,目前运营的纯电动公交车,虽然乘客反映很好,平稳无噪音、零排放,动力性也还可以,不过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电池寿命实在太短。

  去年底,100辆电动出租车正式在北京市大兴区投入运营,至此大兴区成为北京市继延庆、房山、密云之后,第四个开展电动出租车区域示范运营的远郊区县。但记者调查了解,许多司机反映充电难并且耗时长,每次充电需要1~2个小时,每隔5个小时左右就要充一次电。深圳、合肥等其他城市的电动出租车也遇到同类问题。

  北京90路纯电动公交车一位负责人表示:“投资一个充电站要数千万元,从我们目前的运营状况来看,纯电动公交车不仅不能盈利,而且像是一个无底洞。如果说仅仅为了环境效益,完全可以考虑走其他道路,比如天然气公交、混合动力公交、无轨电车等。”

  王晓明指出,由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纯电动汽车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要实现大规模量产,并形成商业化发展的态势,需要跨越两个节点:一是在国内整个汽车销售量中占到1%,大约20万辆;二是达到10%。一旦越过10%,电动汽车的发展将步入快车道。

  车企纷纷转向

  新能源汽车被国家列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后,中国的本土车企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研发。据公开资料,上汽集团截至去年年底已投入46亿元,吉利已投入超过10亿元,东风汽车和一汽集团都称将在“十二五”期间投入30亿元。

  当然,车企也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诸如用于研发的政府直接投资、优惠贷款、建设场地的快捷批复等。2012年年报披露,上汽集团获得的政府补贴高达13.8亿元,广汽集团1.38亿元,东风汽车7.45亿元,比亚迪2012年上半年的补贴即达到2.2亿元,吉利汽车获得6.34亿元。

  然而,在实际研发和推广过程中,这些公司逐渐发现,量产电动车的成本太高,而且市场不认可,更具现实意义应该是技术比较成熟、节油减排率高的混合动力汽车。

  在4月20日举办的2013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亮相的91辆新能源汽车中,自主品牌35辆,国际品牌56辆。而5年前的北京车展上,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是国际品牌的两倍。而且这次车展,油电混合动力车的声势远远盖过了纯电动车,长城、长安、上汽、华晨、北汽等本土车企都推出了混合动力汽车,这也体现了中国车企研发方向的调整。

  就连以电动车著称的比亚迪,此次车展也推出了被称作“绿混”的混合动力车型,并预计今年第三季度上市。据了解,本次车展亮相的纯电动车多数还停留在概念车、试制车阶段。譬如,比亚迪与德国戴姆勒公司合资打造的腾势、上汽荣威E50、东风日产启辰e30、上海大众朗逸、吉利帝豪EC7等。即使上海通用推出的赛欧SPRINGO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市场价也高达25万元。

  “奥运会、世博会做几个电动车给领导看看很容易,但这不像是神八、神九。汽车是个产业,一旦投产,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的数量,车企亏不起。”对此,业内人士毫不讳言。

  据最新消息,吉利和东风汽车已经退出了对美国菲斯克电动车的竞购。

  此外,一些外企也纷纷加大混合动力车型在中国的投入力度。例如PSA推出了空气混合动力技术;本田CEO伊东孝绅也表示:“本田对混合动力技术寄予厚望,在中国市场,我们正在试探性地投放新产品,以观察市场反应。”而作为混合动力技术的领军企业,丰田也表示未来将增加在中国的混合动力车型,并大力推动本土化以降低混合动力车的成本。

  今年2月,路透社发表了题为《电动汽车前途渺茫》的文章,认为“开发了超过100年的电动汽车虽有过数次短暂的复苏,但仍未迎来巅峰期,或许永远都做不到。” 而且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不温不火的态度,引发汽车行业最公开支持电动汽车的人——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于去年12月宣布战略调整,转向更加主流的混合动力汽车。

  早在2004年,交大神舟就开发出了全国首辆超级电容快速充电公交车,这也是电动车的一种,被成为“剪掉辫子”的无轨电车,并在上海、烟台等城市进行了示范运营和商业化运营,世博大道上都有它的身影。但由于涉及几十个部门的协调规划,投资巨大,推广速度受到制约,所以在2006年,陈杰选择了主动退出,把主要精力用于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的研发上,用他的话说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战略上的进退”。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突围
  相信市场的眼睛

  尽管目前受到政策限制,但陈杰依然坚信液压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前景,“政策不调整,我们会小步走;政策若调整了,我们会跑步走。”

  三年前,上海某公交公司要购买交大神舟的液压混合动力系统,让一家大型汽车厂安装在它们购买的客车上,因为这家车企是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死活不同意使用液压混合动力系统。最后,无果而终。

  五月中旬,在上海市闵行客运江川1路,本刊记者试乘体验了交大神舟的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这也是上海首条示范线,目前有10辆车参与示范运营,已经运行了两个多月。

  驾驶员李师傅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外型上看像北方人,个子魁梧,嗓门洪亮,有18年驾龄,开公交5年了。他边操作边讲解,往返一个半小时下来,让记者惊诧不已。公交车进站或遇到红灯刹车、停车时自动蓄能,液压表上的指针有显示,下限10公斤,上限30公斤,不需要人工操作,起步时液压自动驱动到20公里,直接挂三档,操作轻松,运行平稳。

  “真是好东西,神奇的不得了!”李师傅说,比开普通车舒服省力,正常开车需要操作四个档,现在我只需要挂两个档就可以了,相当于半自动档。而且这个车利国利民,省油、低碳、环保。车上的乘客也表示“蛮好的”。

  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开的这辆公交车百公里油耗平均28升左右,若没有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百公里油耗40升左右,这样可以节省12升左右。江川1路每天满负荷跑10圈,198公里,一天下来大约节省56升油,不用这个系统,需要80升油,这样一年可以省6000升油,按照市场油价8元计算,大约节省5万元。

  目前,除上海之外,还有几个城市准备引入交大神舟的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一些客车企业和公交公司已经与交大神舟建立了合作关系。下半年,交大神舟计划把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应用到环卫车领域。

  在空气污染加剧、节能减排迫在眉睫的现阶段,电动车遇冷、车企纷纷转向也引起了高层的重视。今年“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发展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比较符合我国现实,节能汽车当前就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新能源汽车是立足长远,国家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他还透露了补贴方式的变化,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再按照技术路线补贴,而是按照节油效果补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指出:“我一直认为,混合动力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里面的重要部分,就节能而言,混合动力车甚至可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车型。因此可以断言,在未来十年甚至是更长时间内,按照节能的技术类型来划分,发展重点应该放在混合动力车上。”

  业界认为,这项新政的推出,混合动力车型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补贴基数将大于3000元。

  对于从零做起、在市场跌打滚爬近十年的陈杰对补贴不以为然,“靠政策保护的技术和产品不算真好,一个产业靠补贴是走不远的。市场决定一切,我们不希望政府给车企补贴,我们期盼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有着20年华尔街经验及20年中国汽车行业经验的潘考夫斯基同样表示:“美国多年的经验表明,无论是政府补贴车、技术或者哪种燃料,最终总会导致市场扭曲。”

  市场是检验产品的惟一标准。光伏陷入“泥潭”,电动汽车“叫好不叫座”,这些都是把市场的手错装在政府兜里了,所以政府不能过于干预微观经济,扶持某一种产业也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市场能解决的应交给市场来做。企业同样不能头脑发热,盲目跟风,甚至把希望寄托于政府的支持和补贴,长此下去,不但消褪了市场竞争的“亮剑”精神,而且得不偿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1341.html

更多阅读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突围

     5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李克强指出,要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

丰田汽车召回事件 透视丰田全球召回风波

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全球召回事件近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1月21日起,丰田部分车型爆出的“踏板门”事件持续发酵,本月4日又传出丰田油电混合动力车普锐斯的刹车系统出现问题,使丰田全球召回事件“雪上加霜”。

丰田章南亲征记:穿越危机的日本方法

10月21日,东京车展,丰田家族第四代掌门人丰田章南亲率丰田汽车以“和谐驾驶”为主题,向公众展示丰田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最新的力作,以昭示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渡过其70年历史上最大危机的决心。当天,丰田最新一代普瑞斯成为东京车展当

傅成玉讲话 傅成玉 中海油将侧重电动汽车社会化运营

对于目前电网公司、石油巨头纷纷“抢食”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市场格局,中国海洋石油[12.90 1.74%]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10日在博鳌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最缺的是中间社会运营环节,中海油的介入将侧重于电动汽车

声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突围》为网友地狱审核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