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管理”之伟大构想的产生即科学发展观的管理学诠释(《后理论经济学》第四章摘要)
第四章
复式管理构想的产生
如果只有正确的世界观而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支持,那肯定是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们最为悲哀的一件事情了。这就如同一个人明明知道这样做好和那样做不好,而又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现状一样的令人无奈。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一种方法论似乎比建立起一种世界观还要重要。虽然方法论、经济论是建立在世界观、经济观的基础上的,但是,如果没有科学方法论的支持,世界观就变成空中楼阁。
比如,对于一个国家、企业来说,明明知道已经出现了生产过剩、产品过剩,但为了经济发展和企业的生存又不能鼓励企业生产和生产出一些本来滞销的产品,就属于以上之“无奈”之列。这是因为:如果不鼓励企业生产经济就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企业如果不生产销路不太好的产品,资本又不能持续增殖。大家知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产品生产得越多,所分摊的“不变成本”的份额就越多。
殊不知,如果让这种“无奈”持续下去,持续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突然间”从天上“掉下来”个“亏损企业”的现象,到那时,人们就是再不情愿,再怎么努力,恐怕也无济于事,也都无法挽回已经形成的败局(比如能源危机爆发后,石油价格始终降不下来)。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就不能在“败局”尚未来临、确定之前,将危机、亏损因素消化于无形?
当然,将危机、亏损因素消化于无形也只能解决把危机、亏损消化于无形;如果再能作到将危机和亏损因素转化为经济增长和资本增殖因素,那岂不“善之善者也”?“复式管理”构想由此产生。
所谓“复式管理”又称为“再管理”,它是建筑在传统管理基础之上,并且是专门针对传统管理或专门针对“先理论管理”缺陷而形成的一种管理。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复式管理”,其管理对象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商品生产、销售、服务活动所进行的管理了,而是对传统管理活动本身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所以笔者才把它称为“复式管理”或“再管理”。否则就谈不到“复式”或“再”。
当然,笔者也不反对把“复式管理”称为“复核式管理”,因为其作用就在于随时都能够通过对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或“先理论管理”进行复核,以达到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经济运行状态、资本运营状态进行考核或复核的目的。诚然,这种考核绝不是等传统管理已经完成再考核,因为那种考核又重新回到了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而是“越前”的或者说是“同步”、“随时”进行的考核。
笔者以为,人类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正在犯更大的错误而不自知,从而走上一条恶性循环的道路上。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莫如实施“复式管理”,而它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对过去的、现在的和将要发生的管理失误进行监督和控制,随时告知人们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不这样做的结果又是什么?两种管理结果进行比较之后,究竟能产生多大的价值差异等。
这样,有一个问题会被人们提出,那就是所谓“复式管理”“凭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能做到这一步而不发生“失误”?显然,这是笔者必须要回答的两个问题。首先是“凭什么”,因为任何一种管理的实施都需要有“理由”,或者说都需要有“依据”,笔者总不能用一种“说教”的口吻把某种所谓的管理理念强加于人,让人们“接受”吧?其次是“为什么”?因为不管做啥事都是有目的的。
本文,正是笔者专门为解答这个“凭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开辟的一个章节,但原通过这一章的阐述,能够使读者产生“茅塞顿开”或“豁然开朗”或“曲境通幽处”的感觉。虽然到此为止笔者还没有最后把打开“经营管理天堂”的钥匙交到广大读者的手里,但它毕竟是又向前迈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