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美式营销战:国行业营销经典案例》
深受消费者喜爱的Aveda品牌(雅诗兰黛于1997年并购的品牌),也只通过一些美容院、SPA和专卖店铺经销。雅诗兰黛公司计划增加一些Origins,AvedaM-A-C品牌的独立专卖店的数量。 雅诗兰黛公司依靠并购品牌与拓展分销渠道提高销售收入。雅诗兰黛期待百货公司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更少一些的份额:目前为80%,三至五年内要下降到60%至70%。 1998年佛罗里达州的Dillard‘s百货商店重新装修后,为倩碧安排了一个专柜。雅诗兰黛公司后来发现专柜的营业额非常可观,与此同时,其他专营店的销售情况并未受到影响,于是雅诗兰黛开始推行这种专柜分销形式,近30个倩碧的专柜开设在全美的大型购物中心,这些专柜的试点工作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成功。 一位营销顾问说,增加专柜并未侵蚀掉柜台的销售量,这说明雅诗兰黛寻找到了全新的用户。
![第27节:第七章美国日化业营销(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92516311568.jpeg)
雅诗兰黛公司在零售上也采取新措施,比如设计了更开放的柜台,使销售代表拥有更宽阔的空间,为顾客进行咨询和化妆辅导。这样消费者能够真正置身于化妆品中间,柜台障碍更少,与销售代表的距离更近,交流更自然。另外雅诗兰黛和零售商联合进行化妆和皮肤咨询,目的是提高与消费者互动的质量,让消费者感到除购买产品之外,也可获得更多的收益。 不断进取 美国零售业的前景处于不可确定的状态。雅诗兰黛公司与业内观察家都认为销售额的增长,将来自北美之外的地区。在欧洲,雅诗兰黛化妆品排第四,护肤品排第三。 在美国,雅诗兰黛的增长轨迹趋于平缓。雅诗兰黛不断强化经营策略,随时准备启动新一轮营销攻势。 "酷一代"的时尚攻略 --美宝莲美国品牌整合战役 在美国众多的大众化妆品中,美宝莲一直处于第三的位置。进入九十年代,该品牌超越露华浓攀升到第二位。 美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封面女郎已不再是拥有绝对优势的领导品牌。1999年,强生公司推出露得清品牌化妆品;同期,宝洁发动强大营销攻势,再次以新创制的玉兰油品牌加入战局;雅诗兰黛则定位于更年轻的消费者,先后发布针对青少年的新产品。 当历史跨越新千年之际,美宝莲发动大型营销战役,向化妆品市场领导品牌封面女郎宣战,力图登上第一的宝座。 封面女郎是宝洁公司下属的品牌,多年的经营使封面女郎构筑了坚实的消费群基础和良好的品牌资产。宝美莲要想成为真正的领跑者,不但需要赢得销售量和市场份额上的胜利,而且在品牌形象上也必须有重大转变。 美宝莲围绕着公司的三大业务(面部化妆品、彩妆化妆品和眼部化妆品),为营销战役设定了三大目标。 当美宝莲品牌贴上"酷"这一时尚标识与年轻人结盟之后,该品牌在年轻人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都有很大的提升。 在竞争激烈的化妆品业中,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美宝莲品牌的认知度、推出了新产品,而且锁定了特定年龄层的消费者,将品牌打入领导品牌阵营。 (以下内容从略) 创新设计"三大战役" 创造时尚"酷"标识 时尚名人的"酷"效应 时尚传播的多重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