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迹走出的强者完整版 走出“联想”完整版



写在前面的话

《走出“联想”》自发表之来,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两个月以来,我已经收到了500多封读者来信,我对每封来信都进行了回复,在此,我对大家表示感谢!

由于许多网站转载错误的原因,部分内容看不到,因此,许多读者向我提出想看到一个完整版的需求。今天,我特地制作了这个版本,希望大家能够满意。

另外,也有很多热心的读者和过去联想的同事给我转发一些网友的议论,我在此不发表任何评论,我只想重复一句话“本文所写的一切内容都是100%真实的”。因为我还不具备演义的能力和心情,也没有那个时间去杜撰什么,更不希望借此出名。

联想不是小公司,认识我们的人很多,说谎是没有什么意思的,呵呵……

真诚希望和大家保持交流:[email protected]

序言

《走出“联想”》一共三篇,从创作至今已过半年,一直没有发表,是因为年初的时候,有关联想的文章满天飞,自己实在不愿凑什么热闹,本来只是为了记录一段真实的感受,虽然这段感受在今天看来有一些幼稚,但这的确是真实的;最近上网看了看,乱哄哄的局面变得“安静”了许多,因此才发表出来,供大家茶余饭后观赏品评,以下是原文……

引子

    不知不觉间,自己离开联想已经4个月了。近来,不断有朋友问我“老汤,你的‘回忆录’什么时候出版?”之类的奇怪问题,弄得我哭笑不得。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到一个阶段走完之后,都要“舞文弄墨,穷拽一把”,写一点东西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并拿出来供大家分享,就像此前的《亲历联想信息化》、《论信息化建设中的哲学》等文章一样。告别联想无疑又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此朋友们又习惯性地期待着我的文章。其实,我一直很感激有这么多IT圈子里的朋友在关心着我,今天有感而发,索性就回忆她一把!

我自幼在清华园里长大,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目前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攻读在职硕士。在联想集团工作了近5年,有3年高管经历。曾任联想集团政府与公共服务事业部技术总监、软件事业部信息化服务总监等职务。在任期间,先后荣获联想集团奖励15次,其中在2003年4月,荣获联想集团个人最高奖—“联想五十杰”。

我出身于计算机世家,从5岁开始接触电脑,7岁开始编程,爱好广泛,文艺、体育等方面均有特长,性格外向,善于沟通。2002年作为联想集团应届生的形象代言人,参加了“联想2002校园招聘”,在许多城市进行了专场报告会;后一直作为集团人力资源部兼职讲师,主讲了多门管理课程,如“新任经理绩效阶梯”,“企业大型项目管理”等。

  “偶然”加盟联想

    谈起自己是如何加盟联想的,里面还真有不少故事,有点纯属巧合的味道。那是2000年的春天,当时自己还是大四的学生。由于从小就玩儿计算机,接触软硬件都比较早,因此找工作并不发愁,在许多同学还没有着落的时候,自己已经有许多offer了。

    现在我还记得,那是在2000年3月份的一个下午,我从学校骑车回家,因为理工到清华要经过中科院,当时的联想总部(俗称五千五大楼)就在路边。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居然直接闯进了联想的总部,想要去面试。

    记得当时我对前台小姐说,“我是来招聘的”,把人家吓了一跳,端详了半天之后才问“您是不是来面试的”。我这才恍然大悟,满脸通红地跟人家道歉。其实,我后来才知道,那天是周一,联想集团在北京的招聘,原计划已经结束了,但由于应聘人员过多,临时增加了一天。我到的时候已经下午4点多了,是最后一个,多有意思!真的很难想象,这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

    面试我的人,是当时人力资源部的副总经理,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老大姐。她问了什么问题,我都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她最后提醒了我的两个问题:“第一,面试的时候应该带份简历;第二,面对考官的时候不要嚼口香糖”。

    我就这样进入了联想,偶然中透着那么一点点必然。虽然当时也有几家外企邀请我,但或许是缘分天定,自己还是选择了联想,虽然工资待遇比不上外企,但在今天看来,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新员工的苦涩回忆

    2000年6月,我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正式加盟联想集团,在软件事业部做开发工程师,俗称程序员。初到联想,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刺激,由于以前一直开发软件,做程序员上手自然很快。项目经理派给我一周完成的活儿,三天就能搞定,加之做人比较老实,讲义气,我很快就融入了团队,成为了技术骨干。

    在当新员工的三个月里,最让我开心的,是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田日辉(时任联想软件副总经理)和项目组全体成员的认可,最伤心的是我的工资。

记得那是8月份的一个晚上,我第一次拿到了工资,欣喜若狂地跑到提款机前一看,当时就愣在那里了,屏幕上的数字简直令我难以置信(由于联想工薪保密,无法透露,也不好意思透露)。2000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还是很强手的,如果选择外企,工资至少3倍以上。

    其实,作为技术人员,工资除了养家糊口之外,主要是为了体现个人价值。因此,我当时有种很强的失落感,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被认可。所以,第二天我就找老田谈了一次,谈话的内容,现在都忘光了,只记得谈过之后,自己又坚持干到了转正。

    那是2000年深秋的一天,躺在病床上的我,拿到了自己在联想的第一个奖状“优秀新员工”,以及800元奖金。同时,我还接到通知,事业部为自己加薪的特批报告,集团已经审批通过了。虽然后来我拿到了联想几乎所有的奖状,但现在看来,这张分量最轻的奖状,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却是举足轻重的。

    当年的一个情景,让我终身难忘。由于我家住在清华校园里,每天进出南校门,来过清华的人都知道,南校门里是一条笔直的大马路,路两旁种着整齐的树木。记得我刚进联想的时候是夏天,转正已是金秋时节,三个多月的奔波忙碌,竟然使我忘记了季节的更替。有一天猛然抬头,才发觉记忆中郁郁葱葱的树木,已变成了金黄。就在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那种苦涩的感觉,或许搞IT的同仁们都能体会得到……

是SCM项目改变了我

    2001年4月,由于联想集团的战略调整,我所在的项目组被砍掉了,不少人员选择了跳槽,我当时也开始蠢蠢欲动。由于有了工作经验,自己的选择开始多了起来,不少猎头和外企都在联系我。但就在自己要走没走的时候,一次偶然的经历,让我一直留了下去。

    那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去游泳,偶然间碰上了当时联想软件的总经理韩振江。老韩也喜欢游泳,切磋技艺之后,我坦率地提出了准备辞职的想法,他沉默许久之后,给了我一个建议:“小伙子,再等等看,要不你就去做集团的信息化建设,试试看吧”。

    当时的联想集团,处于被国内外厂商夹击的状态,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Dell,有着让业内同行眼红的全球供应链系统,这使得他们的成本和库存都是最低的。联想要打败Dell,必须从提高整体运作效率下手,降低自己的成本,因此,实施一套领先的供应链系统,成为了必然。即使是今天,在联想成功收购了IBM全球个人电脑和笔记本业务之后,全球供应链改造仍然是联想的首要任务之一。

    2000年7月,还是一名普通技术人员的我,被“扔”到了联想集团,参与了当年轰动一时的“联想集团供应链管理(SCM)项目”。后来,我在接受《软件世界》等多家媒体采访时,对于这段经历仍然记忆犹新,这也是我职业生涯的一次“转折”。

    刚进项目组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土”,不但供应链相关的业务知识一窍不通,甚至连语言沟通都成了问题。由于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实施i2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大型企业,因此联想聘请了i2、HP等多家公司的外籍顾问,与联想员工共同组成了一个跨国项目组,有100多人,来自5、6个国家,我们的“官方语言”是英语。

    当年还有一个笑话,由于白天经常和“多国部队”讨论问题,用不同“口音”的英语对话,导致我晚上说梦话都是“英语方言”。一天早起,父亲突然问我“你是不是在做数据库相关的项目?昨晚你说梦话都是英文,讨论的是主外键相关的事情”。我的天!简直是哭笑不得。幸好父亲是计算机界的老专家,否则还真以为我在抽疯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真不敢想象那天晚上,老父亲是怎么听懂我说的印度英语!

    i2是全球著名的供应链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诸如Dell等大型电脑制造商都是采用他们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但由于联想是他们在中国的第一个客户,所以实施起来真的是困难重重。

首先,既懂i2又懂中文的人没有,既熟悉i2供应链模型又深知国内制造行业业务的人没有,既懂联想业务又懂i2模组配置的人就更没有了。总之,我们这帮人,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神迹走出的强者完整版 走出“联想”完整版

    那段艰苦的岁月,至今难忘。由于i2产品有着天然的缺陷,需要在实施中大量的定制开发,而我又是联想软件派驻项目组的第一个技术人,所以整个项目组对我寄予厚望,希望联想自己的软件人员,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8月份的一天,时任SCM项目经理的郭明磊找到我,希望由我来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SAP系统与i2系统的集成问题。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缘故,我欣然领命,并承诺在3个月内完成。

    后来我跟老郭谈及此事,也是冷汗不断,因为自己在承接任务的时候,真没有考虑过风险,就凭着一股冲劲儿。事后我才知道,如果当时我的方案失败,就意味着联想将全面停产,每天的损失超过1亿元人民币。

    从9月份开始,我正式成了这个子项目的项目经理,手下有16个技术人员。虽然,现在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已经成为国内著名软件公司的技术总监或是外企的职业经理人,但当时大家都很年轻,考虑的事情也没有现在这么多。

    那是我第一次做项目管理,也是第一次管人。自己不但要面对陌生的业务、新颖的技术、紧迫的时间,还要尝试着从一个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变,诸多方面的压力和刺激,让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痛并快乐着”。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连HP和i2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居然就让我们这帮小伙子和小姑娘给搞定了!记得成功上线的那天晚上,就在大家都热烈拥抱的时候,我独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了……

  初尝职业经理人的“味道”

    2002年的春天,联想终于有了自己的供应链,有了与Dell等国际厂商抗衡的基础。老郭因为出色的业绩被提拔为集团的助理总裁,负责整个联想的运作系统,我也被提拔为联想的处级经理,负责联想“五大核心系统”(ERP、SCM、CRM、PDM、电子商务)的实施工作,管理一个超过20人的大家庭。

    按照联想的人力资源体系,处级经理是最基层的职业经理人。但这对于当时还不到24岁的我来说,已经是破天荒头一次了。其实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联想,这都是一次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挑战,我能干好吗?

    虽然,此前在SCM项目中,自己有过当PM的经历,但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要说真正的管理,还是得从处经理开始。

    那个时候,我真的是一窍不通,到处买书,天天跟“前辈”们交流经验,恶补了一把。或许是有这方面的潜质吧,也赶上了联想在上升的阶段,我所管辖的部门一直在蓬勃发展,半年之后竟然“恶性膨胀”到了40人。此时,我也不得不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个“大处”不得不被拆分。因为联想的处级单位是最基层的组织,一般不会超过10个人,40多人的处是不合理的。

    老柳有句话,联想内外皆知,“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我也许是领悟得早了一步,在刚刚上任的时候,就着力培养了几个骨干,这使得我在管理这个大处的时候,倍感轻松,而在拆分的时候,他们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处经理。

    其实自己一向是淡泊名利的,所以领导谈及此事的时候,我欣然接受。因为我一直认为,能够让同事们都有发展机会,才是最快乐的。这一观点在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不会改变,我一直以此为乐!

    此后,原来的那个“大处”被一拆为四,我自己直接管辖的处是最小的,就5个人,是联想处级部门的最小编制数。一夜之间,从最大变为最小,我的第一感觉是轻松,是开心。

    虽然是第一次尝试职业经理人,但这段经历留给我更多的是快乐,是喜悦,是欣慰。

从研发“转”市场

    如果问我在联想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会脱口而出,那就是公司的“调整”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变化”。

    回顾我在联想的5年经历,变化大致可分为两条线:一条是职业经理人的升迁,即从项目经理到处经理,再到高级经理,最后是总监;另一条是从研发到项目管理,再到方案咨询,最后是市场运作。前者反映了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后者则体现了我职业生涯的转变。

    在2002年以前,我无论是做项目经理还是做处经理,仍旧是一个研发人员,每天陶醉在新技术革命之中,听的、看的大都是技术相关的内容。而2003年的一次重大变革,让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市场,它有多么的重要!

    2003年的联想,是在喘息中前进的。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导致集团利润的下滑,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在这个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降低成本。当时,还属于研发系统的联想软件,就成了第一个被开刀的对象,一直有的研发补助没了,所有的人员都得靠我们自己养活。

由于一直以来的出色业绩,我当时已经是高级经理了,负责整个联想集团的信息化实施工作,管辖5个处,手下60多人。集团的调整,使我们必须自给自足,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突然间明白了“当家”的难处。

    随着集团信息化市场的萎缩,为了不裁员,我不得不去开辟新的市场,这对于一个技术出身、没有任何市场运作经验的年轻人来说,谈何容易。

至今,我回忆起当时的感受,还是那么清晰。那种感觉好像是北京跑出租车的“的哥”,每天一睁眼,就欠了一屁股债,每个月得交“份儿钱”。

也许正是凭着对团队成员的“责任心”,25岁的我,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从给客户打电话到登门拜,从有组织、有策划的公关,到有计划的市场推广,就这样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一步一步地切入了电子政务这块市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客户,打下了一张又一张订单。

    还是凭着那么一股子韧劲儿,我们成功地进入了电子政务市场,也许是因为以前有过大型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再加之团队成员有很强的责任心,项目实施的质量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所以市场开拓得很顺利。2003年,我所在的团队,不但没有裁员,反而扩充到了80人;不但建起了自己的售前咨询队伍,还有了自己的产品,在业内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其实现在想起来,也正是我们以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直面了联想将要面对的危机,才使得大家都躲过了2004年那场轰动全国的“大裁员”。

公司到底是不是家?

    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源于大家都熟知的那篇文章——《公司不是家》。其实,当年身临其境的我,也是一忍再忍,才没有写出类似的文章。

    当时,我担任联想集团政府与公共服务事业部的总监,也是联想IT服务业务群的高管,亲身经历那次事件,也亲自“操刀”,“裁掉”了10名员工。但让我欣慰的是,这些人走得都很开心,而且现在他们都在IT行业的大公司里有着不错的职位;但个中缘由,天知地知,不便道破。

    那几天,无疑在我的“联想回忆”中是最灰暗的,也是最伤心的。虽然被我“裁掉”的人都是愉快的,但这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离开的人,是被动的,是无辜的,更是悲哀的。

作为联想的中高级管理者,我至今仍是拥护这个决策的,很简单,如果我是杨元庆,我也会这么做。但让我无法忍受的是,联想集团的具体操作太幼稚了!

突然而至的一纸通知,让许许多多曾经与我朝夕相处的同仁,顷刻之间成了路人,那种异样的感受,今天回想起来还令我毛骨悚然。那个时候,或许每个联想的同仁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哪天会轮到我呢?”。

公司不是家,公司当然不是家!联想此前一直推销的亲情文化,被推销者们自己践踏掉了!做市场的最高境界就是打造品牌,无论是多元化还是国际化,没有了品牌,就没有了市场,所谓的战略只能是纸上谈兵。裁员的影响对于品牌的“损伤”太大了,可能需要联想用许多年的时间、许多的“道”和“德”才能弥补回来。

其实,联想多年来一直是“胜也战略,败也战略”。以杨元庆为首的集团决策层的战略眼光,让我们这些中层干部十分钦佩;但作为中层的我们,却执行乏力,很多规划还没有理解就去执行了,南辕北辙的事情到处都是。

说到这里,很多熟悉联想的人会问我,“联想不是一直宣称自己的执行力强吗?”。这话没错,联想的执行力的确很强,但对于战略的思考和理解是很不到位的。

战略决策层对于战略的思考十分清晰、准确,但缺乏有效的传承,即使有传承,也只重过程,没有结果;执行层的执行能力强,但缺乏对战略的理解,也没有什么创造性发挥;更重要的是,战略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这就导致了一个尴尬局面的出现:战略制定易、执行难、监督更难。所以我才说联想是“胜也战略、败也战略”。

就说裁员,这是国际化大公司的通常行为,已经被打工仔们广泛接受了;但作为国内IT旗舰的联想,背负着民族工业振兴的大任,更应该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此,类似的操作一定要慎之又慎,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策略,就连举措的细节和风险的评估,都一定要列出来反复讨论,务求三思而后行。

裁员行动一定要被当成重要的战略落实行为来看待,一定要把方方面面的影响都考虑清楚了再操作。其实,我们的干部只要注意一下具体操作的形式,给走的人一点点温暖的感觉,不要让他们在1个小时之内就收拾东西走人,还不让带着个、不让带那个就足够了。联想的员工还是很职业的,大家肯定能够正常面对的。

联想每三年都要跟麦肯锡一起讨论“三年战略规划”,但我认为战略的核心反而是执行。陆游早在千年之前就告诫我们“觉知此事要躬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提倡“实践”。

真的希望联想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件了!这会让所有真正关心联想的人再次受伤!

离开梦之队,珍藏美好回忆

    2004年9月1日,是让我难忘的日子,就在学校开学的同一天,我离开了联想集团,离开了并肩战斗5年的同事,下岗了!

    回首在联想的这段经历,我已经很知足了,联想给了我所能给的一切荣誉,同时也给了我多于同龄人几倍的机会和报酬。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回忆中最最美好,还是我们的那支团队。

    从2000年6月开始到离开联想,我们从2个人发展到了100多人,一支梦之队就这样梦幻般地形成了。短短5年的时间,她在发展壮大着,也经历着风雨的考验,不断地成熟。

    在公司组织的各种考核和测评中,我们都名列前茅,从业绩考核到优秀团队,从Q12到士气指数调查,我们样样出色。在工作中,大家取长补短,相互欣赏,共同进步;在生活中,大家是朋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很多事情让我这个队长都倍感欣慰。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感情,才使我每到心灰意冷的之时,都能重新振作起来,奋勇当先。

团队的感情让我永生难忘,柜子里的奖状和存折里的钱比起她来,都变得那样的苍白无力。至今,我还时常想起带领大家一起创业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酸甜苦辣,想起潮白河畔的激情漂流、雾灵山里的篝火晚会……那些人、那些事、那段美好的时光,将是我终身的财富,我会好好将她珍藏!

走出“联想”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真的有一天告别联想的时候,那种感觉是刻骨铭心的,5年来在联想的职业生涯,使我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高级管理人员,使我从做技术,变成了运作市场,我很感激联想,也衷心祝福联想。

4个多月以来,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会选择离开?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因为人在做出任何决定的时候,都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又是最难说清楚的,咳……

    工作以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户外旅行,俗称“背包客”,无论多忙,每年的春夏秋冬,一定要外出旅行至少四次。就在离职之前,我再一次背起行囊,去了西部。

远离了都市的喧嚣,8月的青海湖是那么的美丽纯净,大片的油菜花充满了湖岸,那一个个标准的、金黄色的几何图形让我至今难忘。看着眼前这湛蓝的天、碧绿的草、洁白的羊群,还有那三三两两转湖的藏民,虔诚地磕着长头,也不清楚他们这已经是第几年、第几圈儿了。就在那一刻,我的心彻底安宁了!

雄伟壮观的拉卜楞寺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辽阔无边的甘南大草原让我陶醉,5年多来的酸甜苦辣在这一刻,仿佛都化于无形。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她对你在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离开联想之后,我赋闲在家,每天买菜做饭,收拾家务,也算逍遥自在。人最难做到的就是“放弃”,其实让你受益匪浅的恰恰也是“放弃”;我在“放弃”联想之前,还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因为那个职位和待遇是很难再找到的。但是,我最终选择了“放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摆脱固有的节奏,转而寻求新的突破。

当一切都发生了之后,我仿佛是一个冲出了“围城”的人,豁然开朗。许多以前不明白的人和事,顿时清晰了许多;很多以前觉得不好的事情,现在看反而可以理解了。

有人问我“如果让你重新回到联想,你会怎么样?”,我的回答是“我一定能干得更好”。其实离开了联想,反而能够正确评价联想,更能够辨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正所谓“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了这“正与反”的对比,让我在短时间内成熟了许多,很多感悟是那些还在坚守岗位的人所无法体会到的。

除了这“正与反”的对比,我还体会到了“动与静”的差异。本人一向很推崇道家思想,“动静相依”的感觉现在终于明白了。以前我一直努力工作,整个生活的节奏一直都很紧张,这就好比“动”;而4个月来的闲散生活,使得节奏突然间放慢了,不用每天上下班了,可以睡到自然醒了,这就是“静”。

可不要小看这一动一静,它带给你的人生感悟,远比一正一反要深刻得多!只有你静下心来的时候,才能冷静思考,才能摆脱浮躁的心理;只有把握好了动与静的辩证统一,做事情才能更加成熟、到位、是火儿侯。做管理是这样,运作市场是这样,做人更是这样。

走出了“联想”的我,依旧有着许多的联想,而一个冬天的调整相信会让我恢复饱满的精力,去迎接春天到来之后的挑战!

总之,这四个月来的人生感悟还有许多,难以尽数。2005年的春天就要到了,再一次感谢有那么多业内的同仁、朋友关心着我,没有你们的支持,也不会有我的今天!

作者简介

汤海京,现任北京博越世纪科技有限公司(lemodo.com)董事长兼总裁,北京理工大学特聘讲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目前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攻读在职硕士,曾任联想集团政府与公共服务事业部技术总监、联想软件信息化服务总监等职务,是联想集团电子政务业务的技术领军人物,以及联想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

汤海京自幼在清华园里长大,在联想集团工作了近5年,有多年高层管理经验。熟悉软件行业,制造行业以及政务行业的信息化市场,有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他出身于计算机世家,从5岁开始接触电脑,7岁开始编程,有深厚的软、硬件及网络技术功底。加盟大型IT企业至今,领导过100人的企业团队,完成了多个大型企业和国家部委以及奥组委的信息系统咨询规划项目,主持了十几个超过100万的大型IT实施项目。精通大型项目管理和主流技术架构,并有多年的子商管理和渠道管理经验。

他拥有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他还经常在国内主流媒体上撰写文章,先后发表文章数十篇,如:《走出“联想”》、《IT服务、以人为本》,《亲历联想信息化》,《大型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论信息化建设中的哲学》、《SOA:托起商业企业信息化的明天》等文章。2001年,他出版了个人的第一本专著,《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大全》。

他一直从事IT行业的管理、技术工作,真诚希望与同行交流:[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关注,我们将做的更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1325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小和尚和师父的对话-完整版 小和尚和师父

原文地址:小和尚和师父的对话-完整版作者:eugene【师傅,你知道我在想谁么?】【昨天那个女施主。】【你怎么知道。】【我也在想。】【那你怎么睡得着?】【那是大方丈的闺女,想也白想。】【师傅,想必我在庙里呆不久了,我怕我控制不住自

从神迹走出的强者最新章节 逆天仙尊2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咕扈哗~哗~!神性之翼如同惊鸿,略过深空!“这艘战舰之王,出现了裂痕?”几次呼吸,叶匀便施展鎏凤神翼,带着太木龙来到停泊在深空中的远行战舰面前,神光随着气势一瞥,叶匀发现远行战舰之上,出现了几道一尺深的裂纹,触目惊心,战

学习神墨珠心算的四大好处

学习神墨珠心算的四大好处1、使儿童的心算能力增强,数学成绩提高。2、计算过程中眼耳手口脑同时参与,有效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3、由于计算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声明:《神迹走出的强者完整版 走出“联想”完整版》为网友香煙吥離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