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里,“温商”就意味着商机和财富,温商成了当今中国人气最旺的“财富制造商”。然而翻阅近年来发生在温商身上的许多风风雨雨,我们却又清楚地听到这一群体的痛苦呻吟。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民营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温州资本积累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开始寻找出路,这很正常。日益庞大的民间资本,越来越需要一个合适的释放空间。如何让资金流动起来?温州人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这个问题。那么,怎样的模式才能承载这些民间资本的梦想,怎样的平台才能让他们尽情地舞蹈呢?民间资本具有极大的趋利性和流动性,它不可能长期滞留于一地而容忍运营成本的提高,哪里有更大的蛋糕分享必然快速流向哪里。这就给政府如何在规范现有民间资本投资模式的基础上,加快破除旧观念的障碍和行政壁垒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说起: 一方面从政府体制方面入手。温州经济发展已到了关键时期,如何激活民间资本,将民间投资增长的潜力转化成为温州经济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将是温州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但长期以来,市场准入难、禁区多、壁垒高一直是阻碍民间投资发展的最主要障碍。积极调动充沛的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成当今潮流趋势,政府应积极主动地将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领域的特许权经营方式,由民间资本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开发建设、在获取回报的过程中,同时也日益显示出他们强大的生命力。

二是积极开拓良性的市场交易平台。温商所代表的巨大财富力量,使得近年来到温州招商引资成了许多内陆省份的首选。与温州相比,国内许多省市在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等硬环境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国内各地为温商提供了丰厚的创业土壤。不但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更是带去了艰苦创业的精神,带去了以创业回报社会的道德感。但在这场本来是双赢的战略中,温商却面临着投资环境的困惑。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强大的“集市型”平台,大量的民间资本困滞不动,资金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不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选择品质较好的项目、产品和技术,达不到投资与招商项目的互动效应。 三是发展正规的民间金融信贷系统。温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金融需求,目前在体制范围内的正规金融机构还无法完全满足这一需求,据温州银监分局披露最新的调查分析:温州目前的民间资本约3000亿元。其中用于民间借贷的资金大约在350-400亿元,差不多相当于银行贷款的1/4左右。民间自发的借贷一直是温州等地特有的金融形式,这种借贷不论规模大小,一直在政府正规金融体制之外,没有正规管理部门监管,风险由民间借贷方自己承担。这些民间借贷机构除了没有在正规渠道进行过登记注册,经营和管理与正规的企业相比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有自己的一套严格的控制风险的监管体系,对借贷企业每天的经营活动都了如指掌,比起银行的信贷员了解得更多。他们和所有的企业一样,根据市场的需要提供金融服务,自己从中获利成长。 在中国,温商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他们的发展堪称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样本。也许他们自身会存在许多问题,但我们无法否认他们为这个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善待他们就是善待财富,就是善待中国的民营经济,就是善待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