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3日宣布,将从今年10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上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9月25日,这种一个月来一次调控,让笔者感到象在服用“白加黑”感冒药片。 央行现在被逼到这种底部也足以感受到中国经济目前的复杂性,否则也不会让央行难以把握一个月后面的局面,其实引起经济运行的感冒因素很多,我们也知道其实等到感冒症状出现吃药,恐怕未必是最好的对策,而这种频繁的上调准备金以及加息,也许已经给整个经济的运行带来了一种抗体性,也许笔者的外行缘故,总觉得这样被动地进行调控不是上策。 市场的流动性如果我们不能从源头上去解决,那么央行的这种调控注定是滞后的一种反应,也许这种源头更多地还是要从央行自身去寻找或者引导,遏制市场投资过热或者泛滥,其实需要的就是积极疏导,需要央行跟更多的部门协调,把这些热钱引导到能够提高效益和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经济结构的行业中去,这是积极的疏导上策,通过税收等其它相关手段去实现这种疏导。

上调或者加息绝对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如果央行仰赖这种去改变目前市场的格局,也许得到未必是想要得到的结果,这对央行来说是一种最残酷的,中国经济运行中这种不是过热就是过冷的巨大反差,所暴露的其实是我们经济体制中的某些制度缺陷,也可以说是地方政府的诸候经济在作祟,也可以说是我们的金融体系中的某些缺陷,如果我们不加以严格地监督,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注定会一些金融企业被地产公司拖累,地产既是金融企业美餐也是毒药,就看我们这些金融企业是否能够掌握分寸,如果为了做大规模和争食地产的蛋糕,那么未来的风险是注定的,随着央行进一步的这种收紧流动性资金。 其实从目前央行这种频繁的上调和加息中,笔者已经看见中国地产和汽车这两个行业正在所呈现的阶段性过剩或者失控,而这两个行业也是足以需要资金;流动性资金的行业,如果央行这种调控开始显现作用的时候,也许我们有不得不开始担心反过来影响整体的经济运行,这或许就是目前经济运行中所最困惑的结。 从而也让我们看到目前中国资本市场迫切需要建立的多层次融资市场的紧迫性,其实从笔者的理解角度来看央行的用心可谓良苦,也但愿我们的金融企业能够在注重发展自己同时,更多地从全局和自身更有效的角度去追求,否则央行这种上调准备金或者加息,真的成为“白加黑”了―――白天白加,晚上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