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法国总统萨科齐和欧盟央行行长特里谢先后访华,其率领的“汇率特使团”都将人民币作为主要议题。就此,中欧双方除在人民币汇率上达成共识之外,中国还主动承诺增强人民币汇率体制弹性。中法会晤和中欧峰会无疑缓和了萨科齐的急迫心情,中法之间80亿欧元核电大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更有助于安抚法国人的不满。 既然中法和中欧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取得了圆满的成果,就不可能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再出意外,或者说随后而来的保尔森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收获应该大致差不多,更具可能的结果将是中美在贸易上的妥协以及中美贸易赤字问题的协商,单方面押注人民币汇率大幅调整显然风险极大。那么,欧盟在人民币上如此大张旗鼓、故弄玄虚将有什么意义呢? 笔者注意到,特里谢临行前有“对美国有关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高度关注”的例行言辞,欧盟央行委员诺亚也在后方表示“一国创造大量流动性可能助长其他地区的资产价格泡沫”、“日元套利交易是创造大量流动性的例子”、而“全球化加大了流动性问题扩散的风险”,弦外之音对日本长期低利率和日元兑欧元水平表达了不满,这与萨科齐“寻求四大货币公平公正的关系”的思维不谋而合,萨科齐也随后指出“日本应该重新审定日元汇率”,那么欧盟故弄玄虚显然具有借人民币敲打日元的意思。 很显然,与12月举行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欧对话以及中欧在贸易赤字上的进展相比,将给偏处一隅的日本带来巨大的难堪。新首相福田上任就拜访了美国总统布什,而没有受到最高规格的礼遇,接下来中欧和中美这么大张旗鼓地亲密接近,已经把四大货币国之一的日本晾在了一边,即使中日之间举行首次高层经济对话,日本在把握中国机遇上也已慢了一拍。而美日关系疏远和欧日关系冷落的双重寒流,或许让日本在这个冬季不胜其寒,那么明年日本外交努力和日元走势都将会受到考验。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因受次贷危机影响,日本出口贸易衰退、经济复苏放缓和日本股市连续下跌也给日本明年的前景增加了压力,首次中日高层经济对话也就不免堕入“东施效颦”的尴尬境地。在全球经济关系调整重组中远远落后的日本,8月贸易盈余年增26.6%,9月贸易盈余年增62.7%,10月贸易盈余上升66.1%,这些数字不正是处于欧盟后方的诺亚所指出的“改善全球贸易失衡局面需要拥有巨额经常账盈余的国家加大汇率弹性”吗?

由此,我们就看到了四大货币之间“公平公正关系”的真实所指。即使中欧和中美之间存在贸易赤字和人民币汇率问题,在中欧和中美之间的对话机制协调下,解决贸易赤字似乎并不是问题,“中国并不寻求巨额贸易顺差”这种致力于解决内外失衡的方向感,已经深获美欧认同,战略对话机制的作用也空前显现出来。那么远远落后的日本就很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借人民币敲打日元”这种处理国际关系和寻求全球经济恢复平衡过程的艺术,就会深深地烙在全球化的历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