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人做事好方法》
其实,人生不就是一段"长跑"吗?既然如此,那何不学习一下长跑选手的做法:跟住某一个人,把他当成你追赶并超越的目标! 不过,你要找的"对手"应是有一定条件的,不能胡乱去找。 你应以周围的同事或同学为目标。当然,你找的目标一定要在所取得的成就或能力方面都比你强。换句话说,他要"跑"在你前面,但也不能跑得太远,因为太远了你不一定追得上,就算能追上,也要花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力气,这会让你跑得很辛苦,而且挫折太多。 "对手"找到之后,你要进行综合分析,看他的本领到底在哪里,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对他平常做事的方法,包括人际关系的建立、个人能力的提高等,都要有所了解。研究之后你可以学习他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下工夫,相信你很快就会取得成效--慢慢地你就和他并驾齐驱,然后超越他! 等超越现在的"对手"后,你可以再跟住另一个"对手",并且再超越。如此不断,你一定能领先他人。即使拿不到冠军,也不至于被很多人甩下。 不过你得注意一个事实:在长跑里,跟住一个对手并不一定就可以超越他,可能你刚跟上了他,他发现后几大步就把你甩在后头了!做事也是如此,好不容易接近对手,他又把你抛在后面了。当你处于这种情形时一定不要灰心,因为这种事难免会碰到,碰到这种情形,如果能跟上去,当然是要跟上去;如果跟不上去,那实在是个人的条件问题,勉强跟上去,只会提早耗尽体力。这样是不是白跟了?不!因为你"跟住对手"的决心和努力,已经让你在这"跟"的过程中激发出了潜能和热力,比无对手可跟的时候进步得更多、更快!而经过这一段"跟"的过程,你的意志受到了磨炼,你的成绩和实力得到了验证,这将是你一辈子受用的本钱! 当然你也有可能找到了对手,但一直跟不上去,甚至还被后面的人一个个超越,这实在令人难堪。碰到这种情形,我们还是要发挥比赛的精神,跑完比赛比获得名次更重要,人生也是如此,你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自己真正尽力就行了。半途退出,失去奋勇向前的意志,这才是最悲哀的一件事! □ 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我们为人处事经常取决于别人的反应,而不是取决于自己的意愿,尤其是在向"成功"、"幸福"之类美丽的字眼跋涉的路上,一切似乎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标准。弗洛伊德说:"简直不可能不得出这样的印象:人们常常运用错误的判断标准--他们为自己追求权利、成功和财富,并羡慕别人拥有这些东西。他们低估了生活的真正价值。"可是已经没有什么能够使我们停留了--除了目的。每一个人都像童话里那个被老巫婆套上了红舞鞋的姑娘,只有不停地跳舞。
![生于平凡 粹于非凡 第69节:第七章 在平凡中创造非凡(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73992740437.jpeg)
47岁的南希在众人的眼中是一个成功的职业女性,可是她说:"虽然我的一些成就让人刮目相看,我却想不透大家夸赞我什么。我这辈子一直都在努力成就这样或那样的事,可是现在我却怀疑‘成就‘究竟是指什么了。我永远在压力下生活,没有时间结交真正的朋友。就算我有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结识朋友。我一直在用工作来逃避必须解决的个人问题,所以我一个任务接一个任务地去完成,不给自己时间去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工作。这真是疯狂。假如时间可以退回去10年,我会早一些放慢脚步考虑一下,那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感觉匮乏了。" 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匆匆忙忙的人。可是想找到真正的生活却要大费周折。文明中的男女都不得不发挥才能并且在各自不相上下却又彼此矛盾的价值中做出选择:既希望保持人际间的感受,又不能放弃积极进取、事业有成;既希望自己感觉机敏,同时又要不失坚忍自若。丽莎·茵·普兰特指出:"是不是所有忙碌的人都不想体验简单生活呢?我想也许他们试过,但是他们发现别人和自己的想法不同就放弃了尝试。"他人对我们的期望使我们受到约束。 社会生活就是一出戏,每个人都扮演了其中一个角色。扮演者的行为举止应和角色相符。但他们往往做不到,因为他们常常会遭到排斥,受到旁人的讥笑。你可能并不乐意扮演你所分配到的角色,剧组又不同意你更换,你应该意识到你有离开剧组、选择另一出戏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