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人做事好方法》
当然,尽管这次你答应了老板的要求,但为了避免以后老板养成习惯,动不动就在下班前几分钟交给你一大堆工作,你可以在交给老板文件时,轻描淡写地暗示一下:"如果有更多的时间的话,我可以做得更好"。在谈判理论上,这是一种"防止伤害扩大"的做法,而且它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万一这次工作表现欠佳的话,它已经预先准备了一个理由。 列举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你选择哪一种,"敢"谈判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记住两点: 第一,你是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和老板讨论"方法",没有什么可理亏的。 第二,没有必要去假设老板一定会反对。你试都还没试过,怎么知道一定会失败呢? 当然,公司的企业文化或老板的个性,也是你在考虑进退时的重要参考变数。比如老板希望你参加一个你认为不太重要的会议,这个会议其实并不是你非去不可的决策会议,而你刚好又很忙,并且即使你勉为其难地挤出时间去参加这个"无聊的会议",老板也不会感激,而你又得花上很多时间才能把手头的事情做完,这时你会怎么做? 方法一是坚持你的原则:只要答应的事,你一定全力以赴。如果办不到,一定直说。而这件事既然做起来这么困难,你就可以坦白地告诉老板:"对不起,因为某些客观因素,我可能无法承诺与会了。不过,会议的决议我一定会坚决贯彻执行,不会误公司的事的。" 方法二就是一口答应,一定会全力以赴。但到了开会前,再打电话给老板,告诉他,你很努力地想把手边一些事放一边,但因为和客户都约好了,一时放不下,所以没有办法参加会议了。不过只要你应酬结束回到公司,一定向老板报到,听取会议的精神。

上述两种方法,哪一种比较好呢?外企的朋友告诉我,他们会选择第一种。因为做人必须讲原则、可靠、可预测。宁可告诉老板实话,也不要答应了做不到。但国企的领导比较看重面子,还没有争取调整手头的工作,就一口回绝,也未免太不给面子了。因此,"面子"和"可靠"的重要性,因公司文化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比重。这是我们在谈判时,除了"解题模型"外,不能不考虑的环境变数。 步入社会后,你一定会发现,对很多事情的考虑都必须比以前更细腻才行。比如你是公司的一个部门主管,今天公司奖励了你们部门3000元钱。你会怎么分配这3000元呢? (1)按业绩表现来分。部门业绩最好的前三名,每人1000元。 (2)按实际需要分。单位里最穷的三个,每人1000元。 (3)均分,或者大家出去吃一顿等。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开放程度越高的社会,会越讲求"表现";而开放程度越低的社会,越趋向于"均分"。 总之,你必须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既有对公司企业文化的了解,又有对人际关系细腻之处的思量,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 □ 同事是你的镜子 英国作家萨克雷在他的著名小说《名利场》中,借女主人公爱米丽亚之口说道:"世界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以在里面看见自己的影子。你对它皱眉,它还你一副尖酸的嘴脸。你对着它笑,跟着它乐,它就是个高兴和善的伴侣。"这话用于对待同事的态度,不仅是形象的,也是很恰当的。 只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你的同事,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一面镜子,不断地审视自己,才能够扬长避短。这难道不是一种虽然间接但却十分重要的依靠吗?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我们往往能够从别人的脸上看到自己的表情。这句话深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我们公司的人最无情了。"有位女职员这么说。 接着她又说因为最近"想辞职",所以就"简直再懒得理公司那帮人"!人前人后也总是摆着一张脸给上司看。 所谓当局者迷,局外人也许仅仅凭她无意中的这一两句话便能够明白,她公司的人为什么那么"无情"。 别人对她冷淡,是因为她先对别人冷漠,并且给别人脸色所致。人家只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这绝不是无意、偶然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