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时向外界传达了一个“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的信息。这意味着,“双防” 将正式担纲明年调控主线。然而结合中国实际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现状,此种措施未必有些无奈,同时也有被迫之嫌疑!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一直在领跑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由此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神话奇迹,其中松紧有度的货币政策的确发挥着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角色。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那时要面临通缩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特别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已发生较大变化,通胀压力加大,投资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剩问题仍在发展,物价上涨压力不容小觑。今后,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再次考验。
虽然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又在今年“一个防止”的基础上增加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据悉,已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当然十年来,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其他宏观经济政策,把握好金融调控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从紧”的同时,明年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这样,自2005年以来“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明年将变成一“稳”一“紧”相搭配。
然而,从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态势来看,为经济发展提供主要贡献率的主要集中一些行业的投资发展上,比如地产建筑、汽车制造、通讯设施与制造、资源能源类等行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社会资本的主要流向则是趋向具有相对高收益率和高回报率的行业,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信贷部门其支出方向也大多集中在这些行业。这些行业也恰好是国家宏观调空“发力”而不断频现红黄灯色的预警行业,而相对于一些低利润行业,在发展投资规模态势上则是相对冷清而招人冷落,自然这些行业的增长速度也是较为低速的。原因何在?社会资本投资的最终目的无疑是追逐高利润高回报。可是究竟什么才是产生这些深层的原因呢?资本投资渠道的狭小与狭窄,金融投资产品过于“缺少”,确切地说真正适合投资需求的产品过于稀少。结合当前中国部分投资过热问题产生的根源,宏调部门适当放宽投资渠道并适当增加一些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投资产品,当然做好配套的财政税务改革也是必要的,所有的这些才是解决一切投资过热问题的根本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