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商业计划书 我国连锁商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连锁经营被称为“零售业的第四次革命”,在西方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在美、日等发达国家,连锁店的销售额占零售商业总额的35%以上,涌现了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大型国际化连锁集团。近几年来,在我国沿海地区及大城市,连锁经营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北京的“希福”、上海的“华联”、武汉的“中百”等一些在当地甚至在全国享有盛名的连锁公司。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商业的连锁店热?它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本文试图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研究这些问题。

关键词:零售业  连锁   经营管理   经营对策

 

连锁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发展至今有140多年的历史。自从1859年世界上第一家连锁店“太平洋与大西洋茶叶公司”在美国悄然问世以来,连锁店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一种重要企业组织形式。目前,连锁经营成为美国零售业的主流,销售额占其全国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且比例仍有上升的趋势。在亚洲的日本、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连锁经营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我国则是在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认识和引进这一经营方式的,这种经营形式被中国商界所接受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发展连锁商业的过程中反映出一些较突出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连锁经营商业计划书 我国连锁商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连锁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连锁商业尽管发展势头喜人,但总体来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速度受到许多外部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影响,与外国连锁企业相比,我国连锁企业发展面临以下问题:

(一)    宏观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管理体制的制约。这方面的问题首先表现在地区封锁与条块分割使连锁超市难以按市场规律优化设置,难以跨地区、跨系统发展,使得已经发展起来的企业在地域上局限于总部所在的行政区域内,在所有制关系上局限于改造前的原所有制企业内,形成了近亲繁殖、就地联姻的封闭式连锁系统,使连锁商业发展的集约化、市场化程度低,规模效益难以实现。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很多地方的商业主管部门宁愿引进外资零售企业,也不愿兄弟省市的连锁企业到自己的地盘强占风头。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的零售企业在国内跨区域发展比外国零售企业在中国跨区域发展还难。其次表现在体制分割增加了连锁企业的经营成本。以纳税为例,按照连锁经营统一核算的要求,连锁企业的所得税都在总部统一缴纳。但统一在总部纳税就意味着地方政府无法从外地企业在当地开办的连锁店获得所得税收入,因此对外来连锁企业采取抵制或不支持的态度普遍存在。很多连锁企业被迫把在外地设立的连锁店注册为独立法人企业,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管理难度和其它费用。企业跨区域发展越快,面临的税收问题就越突出。第三是体制分割使连锁企业面临重复监管的问题,耗时耗力。连锁企业每开一间分店,要分别向工商、城管、卫生、消防、公安、劳动、环保局等主管部门申办手续,开设一家分店所花时间太长,手续繁琐,常年还有各级部门类同的各种检查、抽查,使得企业在经营活动之外耗费不少精力。此外还表现在连锁企业面临经营专营商品的限制问题。在国内,香烟、酒、药品、书报、邮票等均带有专营性质。其中,药品销售经营的排他性更为明显。这不仅与国内原有的生产流通体制过于死板有关,而且与国内现有的商品管理制度有关(如特定的销售许可证等)。

社会配套设施的落后。连锁店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POS系统(时点管理系统)和EOS系统(定货系统),否则庞大的连锁网络无法科学和高效地运行。要支持以上两个信息系统的运作,商品必须有条码。而我国工业企业中条形码制度还没有普遍实行,一些超市进货的商品只有20%左右采用了条形码,这就阻碍了连锁经营现代化进程。另外,由于我国城市交通状况落后,运输力严重不足,使得连锁店配送中心难以适时适地将所集中采购的商品送到各分店,影响了配送效率的发挥。

(二)    连锁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连锁的认识比较片面。有许多企业对连锁经营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并抱有盲目乐观的态度,认为只要做连锁就能赚钱,迟上不如早上。于是,不看自己的条件是否具备,不做详细的市场调查和投资规划,不管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跟不跟得上,不吃透连锁经营的运行规律,匆忙上马或在原有商业设施上搞“空壳连锁”,造成企业经营无特色,内部关系混乱,总部对分店业务协调不到位,分店对总部抵触或依赖性不强,结果经济效益不佳,企业骑虎难下。我国一些连锁企业近年来出现只注重门店数量扩张,忽视内部经营管理的现象。如北京的“红苹果”连锁店在一年内扩张到60多家,红透京城,但由于摊子铺得太快,总部对门店的约束力下降,资金周转不灵,苦苦支撑了半年,最后在上百家供货商的讨债声中关门了事。“红苹果”的苦涩滋味,值得已推行连锁经营的企业细细咀嚼。权威部门的调查表明,1998年上半年全国93家大中型连锁企业销售额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商店数量的增加,单个连锁店的销售额并没有明显增长,说明整个连锁企业的基础比较脆弱,在商业竞争进入白热化后,这类连锁企业的发展显然会受到制约。靠门店数量增加赢得销售额增长在连锁企业发展初期无可非议,但如果企业的发展完全依赖于此,则非长久之计。

连锁管理的水平比较低下。连锁经营规范化程度低,管理水平落后是连锁店经济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组织形式的联合化和规范化是连锁经营的前提条件。虽然我国连锁企业正在积极推行“八个统一”,但真正做得较好得是统一商号、统一门面、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价格,而连锁的核心统一核算、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管理却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出现“连而不锁”、“形似而神不似”的现象。此外,许多连锁企业管理依然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缺乏标准化,导致总部机构和职能不健全,各分店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还有部分连锁店依然沿用单体商店的管理方法,使连锁店的规模优势、价格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连锁配送机制仍不健全。商品配送被看作“第三利润来源”,是连锁商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目前,许多连锁店统一配送率低 ,有些即使建有配送中心,但配送中心机制不健全,规模较小,而且采购、配送、分装、加工、仓储、调运功能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另一方面,一些连锁企业又纷纷各起炉灶,重复建设,企业规模与配送中心不相适应,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前期投入资金不足。连锁商店从无到有直到形成一定的规模,需要连锁总部进行大量的前期投入。据调查,一家连锁店的内外改造最低需要几十万元,如果规模大一些,改造档次高一些,需要上百万元资金。由于企业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融资手段贫乏,客观上造成连锁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快速布置网点,形成规模经营。一些连锁企业已陷入不发展没有规模效益,欲发展缺乏资金的两难境地。

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由于连锁商业在我国发展时间短,不少管理人员从其他行业转过来,不太熟悉国际连锁店通行的管理方式,处于摸索阶段,经验丰富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的严重缺乏影响了我国连锁店的管理水平。高等教育在专业建设上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至今仍然没有连锁经营管理类专业开设,专业化人才极度匮乏。

        

二、发展我国连锁商业的对策

    与国际零售商业集团相比,我国商业企业存在着“四个差距”(观念、管理、营销与服务)、“两个不足”(资金不足、管理人才不足)、“三个不高”(连锁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尚未到位,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民营商业还不够强大等等。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深化改革,加快调整、组合和创新,以适应加入WTO以后市场全面开放的发展需要。

要加快中国连锁商业的发展,笔者认为政府、行业协会和连锁企业三者要共同努力、齐心协力。

(一)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给予政策扶持,引导发展方向

首先,打破地区封锁和条块分割,改革旧的税收体制,取消专营商品的限制,在用地、贷款、税收、立法及办理程序等方面制定出保护连锁经营的法律条款和制度,使连锁经营的发展有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部分地方政府已先行一步,上海市政府提出千店改造计划,把政策扶持的重点放在现有的数千家夫妻店的改造上,预见到了零售业集团化发展对传统中小企业的生存所带来的压力,从市场培育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抓核心环节,发挥单个企业所不能发挥的宏观指导作用,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北京市政府从培育大型连锁集团着眼,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对现有的中等规模的连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并吸纳相关产业加盟,于2001年11月成立“首都商业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北京新燕莎集团、物美集团、中国商业服务网等13家企业组成, 该集团的成立说明北京的商业企业终于携手作战,打造自己的商业航母。深圳市政府从当前困绕连锁企业规模扩张的政策问题入手,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连锁商业发展的措施,让企业在一个宽松公平的市场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做大做强,这是当地政府一贯采取的市场化政策的延伸。这些地方为其他地方政府做出了表率。

其次,正确引导外资进入流通领域,加强薄弱环节,完善市场结构。第一是利用外资,加强大型仓储、加工、码头、专用线等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二是利用外资,大力发展集加工、整理、分装、配送、储存、输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业的配送中心;第三是发展群众急需而又薄弱的连锁业态,如便利店。

再次,资产重组,调整资本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组要提倡双重取向,既要有政府取向,必要地指导和引导,消除不必要的制度性的障碍,更重要的是重视市场取向,规范企业行为;重组要结合改革,重在转化机制,要立足资产重组,组织重构,机制转换,形象重塑,进行商业制度创新,做大要以做强为基础,不从强做起,任何大的都是虚的;重组要结合结构调整,商业结构调整有进有退,有退有进,以退保进,达到保证重点、规模经营的目的。政府主管部门要掌握发展规律与节奏。我国搞经济建设、搞改革有一哄而上的陋习,导致了资金分散、点多面广,产生主而不导、导而不利,这也是搞连锁必须引以为戒的问题。连锁业的发展是与消费者的收入及购买力的形成直接相关的,不能脱离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盲目追随国外大型连锁业的发展。因此调整就必须有舍有弃,促进国有企业能够在一个层次上重点经营,保证它的市场影响力和控制力。

最后,大力促进民营资本进入流通。目前,我国民营商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零星分散,小本经营,档次较低,随意性大,投机性强,抗风险能力差,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在信贷、税收上予以大力支持,鼓励民营资本、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进入流通,特别要重点发展民营连锁商业,与国有连锁、外资连锁形成互相促进又互相竞争的良好循环的市场态势。

(二)行业协会发挥专业指导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社会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与连锁企业的桥梁,是连接国外先进连锁企业与国内连锁企业的桥梁,它对于提高中国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健全商业行规、促进行业自律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商业联合会是国家经贸委直接管理的综合性协会,它授权代管商业行业的40个专业协会。自1999年以来,该协会深入调查研究,为国家加强宏观管理献计献策,参与制定《“十五商贸流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参与了关于发展连锁经营政策的研究;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素质,举办“加入WTO与中国商业发展趋势”专题报告会;举办会展活动,活跃商品流通,与福州市政府共同主办了跨国商业企业研讨会,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23家世界著名零售企业亚洲负责人到会,在厦门和北京分别举办了电子商务研讨会、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研讨会;发挥行业组织作用,为会员企业服务,统计和发布了2000年中国零售百强,提供了消费品市场重点商品供求分析信息。

针对商业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行业协会要做好三件事:首先,要帮助政府实现商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要作好标准化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应用等各种基础性工作;要坚决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要改革纳税方式,加快促进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和社会化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组织动员商业企业积极发展现代流通,围绕市场消费需求,运用高新技术发展现代流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资金周转,提高服务质量,在满足即期需求、开发潜在需求、创造未来需求、带动生产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商会要为行业内成员企业的发展需要服务。为商业企业搞好全方位服务,是促进商业领域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要求,商会要做好市场信息服务、企业咨询服务、人员培训服务、会议展览服务、科技推广服务、沟通交流服务、信用管理服务、为企业改制重组提供中介服务、行业保护服务、对外宣传服务等十项服务。第三,要努力搞好商会自身建设。要完善商会职能结构,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把为企业办实事作为商会生死攸关的大事来对待,不断增强商会对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积极组织同业企业加入商会,制定和遵守行规行约,制止无序竞争。

(三)企业要练好内功,缩短与国际先进连锁企业的差距。

    当前,我国商业领域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由自我改革发展向不断对外开放转变,由初期的传统产业结构向更高级的现代产业结构转变的关键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商业企业的经营环境将进一步发生重大变化。入世一年后我国将开放批发业,两到三年内将开放零售业,一场与国外零售业巨头的激烈竞争也将拉开序幕。入世后肯定会有一些不思进取、墨守陈规的零售企业被迫出局,但同时也将使更多的企业意识到竞争的残酷,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现代化的运做模式,成为可以抗衡国外连锁业的中坚力量。

    在零售业未完全开放的时间内,我国的商业企业应从以下着手:一是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在市场竞争中必须认识到:中国市场是中国人的市场,中国市场的主体始终是中国商业。任何一个外资企业进入中国,都不可能代替中国商业在中国市场的作用。它们只能占领“点”和“线”,而“面”始终是中国商业的。中国企业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加上多年树立的企业形象,应该有坚定的信心,发展民族商业,不仅要立足于国内,同样也可以走向世界;同时,市场竞争,消费者是最大最终的受益者。竞争是市场发展的推动力,通过竞争可以优化产品结构和商品质量,优化市场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向集团化发展。    连锁经营的集团化,就是连锁经营的规模化。目前应结合正规连锁、自由连锁、特许连锁三种方式,按自愿原则,以经济为纽带联合或合作促进连锁网点的建立,但不能盲目追求分店的数量,应考虑对方的资金、经营能力及其在当地的影响力。实行集中设店的策略,吸收地区性的企业群,甚至将一些规模较小的连锁企业直接吸收,以增强企业实力,实现规模经营,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多形式创办连锁企业。筹集连锁企业的铺底资金,除了国家扶持和银行贷款外,可以利用连锁店的商誉和知名度,发行股票和债券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也可采用职工入股的形式筹措资金,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可设立内部银行,调剂总部与分店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还可以嫁接外资,创办合资合作连锁企业。其优势在于可以联合利用双方雄厚的资金基础和良好的品牌资源,同时也可以通过合资联营使特色产品和优势行业走出国门,发展国际性的连锁经营组织。另外,还可以厂商联合、公私联合等各种形式合办连锁企业。四是科技兴企,培训人才,实行规范化经营管理。国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的创始人麦肯锡说过一段名言:20年代美国的原始创业老板的阶段过去了,即拍着脑袋做决策、有胆量就能成功的时代过去了,它们应该让位于能够科学思考、用理性思考来计算的职业经理。这跟中国现在的情况颇有几分相似,就是属于第一代的不管是在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拍着脑袋做事的时代慢慢地消失。信息、技术、服务是决定商业未来发展的三大要素。知识经济对传统商业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它不仅会带来一种新的零售业态的产生和经营方式的改变,而且是一次以网络交易、网络管理和网络营销为内容的流通革命。因此,商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科学知识,提高经营中的技术含量。企业可以聘请专家对经理和主要管理人员进行指导,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对店长和职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后方能上岗。当前对不同情况的企业应分别对待,对新建的实力较强的连锁企业实行规范管理应尽可能一步到位,并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条件暂不具备的企业可先抓住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等关键环节,逐步配套,分步到位。五是发展配送中心。目前我国连锁企业可从下面三种途径来组建配送中心:具有一定条件的企业可以自建配送中心;改造批发企业发展配送中心。对于实力雄厚、集散能力强,信誉良好的批发企业可以改造成连锁店的总部,组建以批发企业为龙头,包括零售企业在内的连锁企业,使之切实承担指导店铺经营、及时提供信息、合理配送货物等多种职能。对于部分实力较弱的不具备充当龙头条件的批发企业,可在原有的仓储运输设施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再添加些先进的配送设施,拓宽业务范围,满足多种需求,从单一的储运向全方位多功能,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为一体的配送中心转变。改造物流企业发展配送中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目前拥有一批规模较大的社会物流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他们有较完备的仓储运输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物流网络,积累了丰富的物流经验,为建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提供了可能性。连锁企业与物流企业合作,立足储运企业现有的仓储运输设施,进行相应的更新和配套,建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可以使两者的优势整合,既节约社会投资合连锁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又能充分发挥储运企业的优势,这是一条符合我国流通业发展的措施。六是博采众长,创新经营。外资零售业不断涌入中国,它们带来全新的经营观念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中国商业企业在与“狼”共舞的过程中,应树立积极学习的态度,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实现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沙振权,陈洁光:《中国连锁经营的理论与实践》[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5

2、王洛林,李京文:《经济蓝皮书:2001年、2002年、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

3、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2年中国连锁业百强分析,《2003年中国零售业走势分析报告会》[M]

4、黄国雄:二十一世纪零售业发展方向是连锁商业,《2003年中国零售业走势分析报告会》[M]

5、彭建真:求规模是全球零售业主旋律,《中国经营报》[Z],2001年11月13日第26版 

6、岳鹏:当前连锁业发展趋势,《管理科学文摘》[J],2003.3(3)

7、徐晓芳:中国零售连锁业发展趋势,《证券市场周刊》[Z] ,2003.4.27


[1] 黄金火(1963.12-),男,湖北经济学院管理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管理与策划

[2] 袁  娟(1978.5-),女,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员,主要从事营销实际工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12101.html

更多阅读

关于会计诚信的论文 我国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监管能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能推动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加强对会计相关职能的监管,全面加强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管工作,能尽可能降低会计风险,进而实现对会计工作的安全管理。  一、我国会计监管

贫困山区 贫困山区科技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以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为例  近年来,四川省平昌县牢固树立“科技就是经济”、“科技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主动把握“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的科技工作取向,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以科技进步促进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即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各种类型的国际国内技术交流会、商品交易会、信息发布会、经济研讨会等会议逐年增加,多种集商品展示、交易和经济技术

声明:《连锁经营商业计划书 我国连锁商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为网友一份真情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