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末,争论已久的改革试验区,第五个尘埃落定,武汉经济圈和长株潭经济圈联手获得。今年应该是风雨飘摇的年度,整个中国经济发展都处于一个极度争论的焦点中,加上中央换届,使得之后发展周期有了微妙的变化。作为八零后出生的一代,亲眼目睹了中国经济的变革崛起,而今后,要参与到整个经济变革中间去了,因为我们这一代已经开始触及经济发展最前沿阵地。
模块化是我上研究生时,一个产业发展研究中接触到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过多的深究,大体知道借用IT行业的术语,确切说是IBM公司全球化领先战略中,和其他企业最终博弈的结果。我们从其他途径也些许了解一些,模块化的好处,将复杂的东西标准化,但又能兼顾技术创新。
经济发展模块化只是借用模块化发展的思路,来解读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我们知道,中国为人共知的沿海三大经济圈,其中长三角将被世界认同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在今年,我们党中央接连批准了成渝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和现在的获批的武汉与长株潭环境友好型改革试验区,接下来也许还有些许经济圈获批,因为从成渝获批前的竞争对手便可以看出,如东三省、广西北部湾、陕西西安,还有河南郑州等。
与上一世纪不同的,我们现在由重点突破转向了全面开花,八十年代的珠三角,九十年代除的长三角以及本世纪初的环渤海,它们各自承担了本地区的突破,又被国家赋予了先富帮后富的重大历史责任,无论怎样,效果都是喜人的,但是不尽如人意是中国一条腿走路畸形越来越严重,过早了的偏离了早期共富的奋斗目标。现在在众多争议中,中央以巨大的魄力开始推动新一轮发展,同样的经济改革区,已经开始深入腹肌,向更深层次推进。
之所以这样说,有点到面,十年变两年的节奏,很是明显。但是,获批是会事情,发展有各有不同,尤其是在国家财力还是比较有限的情况下,象这样全面突破还是很是吃力。这也是一些专家对当届政府有异议的地方,背离总设计师邓小平韬光养晦战略,有点未富先骄的倾向。就是联合国经常不问世事的作风,也大角度转头,频频亮起了手中的红灯。
因此,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多区域改革试验区的获批和成立,在名义上与前三个经济圈发展起点、环境、可利用资源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他们中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推行的制度政策,其借鉴意义已经超越了现在政府“公费旅游”的范畴,妄图输血的路子可以说已经不复存在,而试图走这条路子的区域,将是死路一条。
原因是中国各区域缺少除了资金之外,更是自我内力创新与突破。并且随着与世界市场经济国家互动融合,资金就中国早期而言重要性已经下降,各个经济联合发展体前面都摆放一个资金水池,看你能不能修建合适的水渠,引水过来。中央家长式的水资源分配模式已经被改革三十年的进程打破,并逐步被废弃。各个改革试验区需要的依照自身情况修建水渠,引水有道活水来,这就是自我的创新和突破。
当中央政府为各个区域树立人人效仿的榜样的时候,我们没有成为榜样的区域只可为眼前真实的变化去激发内在的野性动力,而效仿成功区域的脚印,一步步走来,很大可能的结果就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因为,以前的发展环境是在全国推进一刀切政策,早期改革的区域被赋予了任意烧杀掠抢的自由度,当然可以创造奇迹,现在,获批和即将获批的改革试验区只是具有了烧杀掠抢的权利,但是其他区域也具有,你没有多大优势,优势与差异,怎么去抢,怎么去掠,谁愿意,谁心甘情愿,其难度已非同小可。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我提出经济发展模块化的思路来形容当前形势,再恰当不过了,中央逐步减少一刀切的做法,转头去做应该一刀切的政策,就是将共性的东西标准化,将差异性的东西下放,这就是模块,模块间标准化,整体才有意义,资源才能有效利用,模块内鼓励创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激发创新的动力。
问题是,各个区域在努力争取改革试验区的时候,是否做好了自我创新的准备。我想,这其中想一劳永逸的人大有人在,搞个试验区,就来了黄金。此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刚刚获批和即将获批的改革试验区就羡慕早期的吧。历史的艰难重任在等着你们,因为你们已经没有借口再来应付和推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