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领军之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企业家自己顾不上,外面请的专家又帮不上忙,唯一的办法就是吸纳人才,加以培养。可问题是,目前国内院校相关专业不多,很少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一些院校开设的思想教育专业,只是为中学培养政治课教师,根本无法满足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由于供需失衡,所以近年来出现了党政机关包括部队退下来的政治干部到企业后比较吃香的情况。 以上分析了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 所谓历史原因,是指建国后一段时期内,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等人将思想教育的作用讲过了头,走向了"精神万能"的极端,加上教育内容"假、大、空",教育方法死板单调,给人们留下极坏印象,以致一谈到思想教育,马上引发逆反心理。这种情绪可以理解。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会倒胃口,更何况还有人往里面加了有害物质,直接伤害了一批人。
![44是什么意思 第51节:第二章 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用(4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6298744199.jpeg)
不过,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教育工作似乎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不讲物质,只讲精神,一下子跳到了只讲物质,不讲精神。除军队、院校及部分党政机关外,绝大多数单位都不再安排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已很少听到正面的道理,自然也就体会不出思想教育对自己有何帮助。 所谓现实原因,是指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单位,并没有彻底摆脱"文革"遗风,思想教育流于形式,说空话、假话、套话,不解决任何问题。讲的人不愿意讲,听的人更不愿意听,上上下下都在装样子,走过场,纯粹是做无用之功。而且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基本沿用了过去的工作体制,系统庞大,效率不高,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直接影响到思想教育的声誉。有现成的不成功事例摆在那里,谁愿意谈思想教育呢? 笔者认为,目前思想教育工作确实存在不少毛病,有些毛病还相当严重。对那些劳民伤财,不解决任何问题的所谓"思想教育",人们反感是有道理的,不反感反倒不可思议。但必须说明,这并不是毛泽东所倡导的思想教育,也不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如果当年毛泽东领导下人民军队的思想教育也像这个样子,根本不可能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 所谓社会原因,是指目前国内的市场经济尚不成熟,与市场经济相配套,保证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法制条件和舆论氛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而,社会风气不好,谁讲道德谁吃亏。人们普遍看重物质利益,并且急功近利。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提升和满足人的精神追求、讲究慢功夫的思想教育,一时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也不难理解。 至于个人原因,就比较复杂了。笔者认为,许多人对思想教育存有偏见,与他们所受的教育有关。目前国内MBA教育基本套用国外模式,相当一部分管理学者属于"海归派"。国外MBA常设课程有:企业战略、成功管理、人力资源、组织变革、组织行为、管理沟通、市场分析、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全球经营、财务管理、兼并重组、电子商务、商法实务等。显然,按这一套模式学下来,很难找到思想教育的地位。 不重视思想教育,也与一些学者长期脱离实际有关。笔者本人便有这样一种感觉:与优秀的企业家谈思想工作的重要性,非常容易形成一致看法,因为他们都知道管理中最难同时也最重要的,就是管好人的思想。所以,不管他们如何表述,一般不会否定思想教育的价值。但与一些从未做过实际管理工作的学者探讨问题,常常需要多费很多口舌。 对于学者看法的偏颇,笔者非常理解。笔者本人曾经在机关、院校搞了多年政治工作研究,自认为对思想教育的价值有一定认识,可往往向别人介绍时,总感到不大自信,担心别人说自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笔者近十几年在基层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科研、生产、行政、后勤以及质量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接触了,反而更加体会到思想教育的重要。例如,近两年笔者参与了所在单位的质量体系建设。按说,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业务工作。开始阶段他也曾一心抓业务,忙于制定质量标准,提出贯彻要求,可后来发现,要想顺利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标准并不是主要的,关键还在增强全体成员的质量意识,改变他们的工作习惯。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做的还是思想教育工作。 由此联想到,思想教育的价值不是书斋中可以讨论清楚的。只有具体从事管理工作,才能真切地体会到,离开了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将寸步难行。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但离开了思想教育却是万万不能的。有人曾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这一观点:"在国有企业中,一些党组织中的同志抱怨人们不重视政治思想工作。一些从事行政和业务的同志,不同程度地认为政治思想工作已经过时了,一些从国有企业中走出的人们,甚至为自己摆脱政治思想工作的控制而感到欣喜和自由。他们在一个不讲政治、不讲思想的组织中工作着,为单纯地使用物质刺激手段而感到畅快淋漓。但是,他们渐渐地发现,工作中的人们对于金钱、物质的要求,是远远满足不了的,他们开始认识到人们的思想有问题,于是也开始在大会、小会上讲以思想教育为主题的内容。他们甚至也要求部下要有理想、有信念,要有集体荣誉感和负责任的精神,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要有长远的眼光。同时还谈到,只有服务于别人自己才能有发展,企业必须服务于顾客,企业才能有发展。等闲下来时,许多人会在无人时摇头,无可奈何地苦笑,我怎么也做起思想工作来了?一些企业家认识到物质刺激不是唯一有效的管理手段,他们不再谈政治思想工作,开始谈企业文化。他们在许多时候有这样一种奇特的感觉,政治思想工作似乎具有一种魔力,不管你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只要你追求发展,它就伴随着你,并不在乎你把这项职责或者工作内容叫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