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为人有三级 处世需五计》
一次,某公司的副经理因为成绩突出而在全公司的表彰大会上大出风头,引起众人的关注。相形之下,其顶头上级却被冷落了。散会后,上级不无妒意地握着副经理的手笑着说:“祝贺你呀,感觉不错吧!”副经理很机敏地回答说:“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还有那么多的上级,说实在的,讲话的时候我还真有些紧张,生怕什么地方说错了。要都能像您每次在台上那么镇定自若就好了,您有什么秘诀呀?”经理心中不禁觉得好笑——堂堂副经理,上台讲几句话还这么紧张,看来还真是没见过什么场面啊。于是,经理暗暗有些得意,态度明显缓和多了。

这位副经理真可谓聪明!他抓住了上级的心理,只几句话就讨好了上级,迎合了他的优越感,化解了上级的嫉妒心理。 可见,作为下级,懂得如何在上级面前遮掩自己的“锋芒”、消除上级的妒意是很重要的。 3.注意保密 赢得上级信任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要守口如瓶。在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克服高人一等的心理。在上级身边工作的下级,权力不大,但影响大;职位不高,但消息多。正因为如此,往往使其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优越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心理往往会导致行动上的随便、高傲,甚至骄横。有一些下级,一旦得知上级研究决定了某件事,他马上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到处口若悬河地乱吹一气,生怕别人不知道。似乎不这样做,就不足以证明他的身份。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由于工作关系,你比别人掌握更多的机密,但这根本不足以成为你炫耀自己的本钱。相反,此举不仅不能提高你的身份,而且可能会危及你原本的职位。因而要克服这种不应有的优越心理,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增强责任感,保守机密。 要经得起诱惑。很多人想让你喝得酩酊大醉,实际上是想使你“酒后吐真言”;他们上门给你馈赠重礼,是希望从你嘴里掏出实情;他们好像在与你闲聊,实际上是一步步引你上钩让你进入他们的圈套,从而了解到他们所需要的情况。因此,作为一个好的下级,必须经得起金钱、美色、威吓、人情等的考验,始终不失志、不失态、不失言。要做到这几点其实也并非很难,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少管“闲事”。由于你与上级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所以求你办事、打听消息的人—定会不少。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尽量不主动找事、不主动揽事,因为多管“闲事”往往免不了会涉及应该保守的秘密。只有做到不该管的事坚决不管,你才能有效地保守秘密。同时,要学会正确表达,有句话叫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特别是在上级身边工作的下级,人家知道你掌握不少机密,有时会有目的地与你接触,你不注意说漏了嘴,别人就会如获至宝。因此,可以多用一些含糊的词,以便达到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语言效果。这样做不是狡猾,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上级要求保密的事一定要保密。上级要求下级保密的事,除了工作的事项外,可能还有一些属于上级私人的秘密。管理者要和各方面的人打交道,处理各种矛盾,有时他会非常强硬,有时则会妥协让步;有时他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侃侃而谈,有时则只对自己的“知音”倾诉难言之苦等等。作为在上级身边工作的下级,上级如此复杂的感情、情绪的变化,是可以通过其言谈举止有所领悟的。所以,下级只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切不可外传。此时,有三点是要特别注意的:一是对上级之间的矛盾不要多言。管理者在一起工作,难免产生一些意见分歧,甚至较大的矛盾,作为上级身边的下级,你完全没有必要介入上级之间的矛盾中去,更不应该说三道四,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矛盾。最好的应对方法是,干好你的本职工作,对上级一视同仁。二是对上级的失误和缺陷要保密。当上级工作上产生失误时,要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此时作为好的下级,应该多做工作以弥补上级的失误,而绝不应该把上级的失误当作小道消息四处传播。对于上级素养上存在的缺陷,更应该区别情况,从关心、爱护上级的角度给予提醒,而绝不应该嘲笑、挖苦。三是对上级个人的私事要保密。特别对上级个人生活上、心理上、婚姻上、子女教育上等有难言之隐的事情,更应该注意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