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哲学的人一定知道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柏拉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描绘了一个阴暗的洞穴,进入洞穴要通过一条很深的黑暗通道,人们进入洞穴必须是背对着阳光,洞穴深处是一排从小就面朝石壁的“囚徒”,他们的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着洞穴的石壁凝视,在他们身后远处的地方有东西在燃烧并发出火光,囚徒的身后是一堵矮墙,它的作用类似一个木偶戏的舞台,演员在台下隐藏着,木偶表演通过远处火光的照射投影在囚徒直视的墙壁上,囚徒们看到这些影像,以为这就是事物的本身,要是他们突然被释放,直接看到原物,或者看到真实的阳光,双目可能由于刺激而失明。所以,他们觉得,墙上的影子远比真实的事物看起来更舒服,因此,他们认为墙上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事物,如果有人告诉他们改变生存习惯并主动解除他们身上的束缚,他们可能还要争辩一番,甚至会杀掉试图解除他们束缚的人。
柏拉图说,洞中那些终日枯坐,习惯于洞中生活,心灵无力转向的人来说,洞外另有一个辉煌世界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柏拉图的故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习惯的势力远远大于我们的想像,要改变根深蒂固的旧有模式是很需要做一番努力的。 说上述故事的原因是因为,至今仍然有人问我,营销对于企业来讲有什么作用吗?提出问题的人是一家国有企业的部门经理,这家企业位于北方,赢利状况并不良好,他们曾经请人做过管理方面的咨询,并斥资百万余元“导入”CI,其结果并未达到设想的目标,咨询的结果也未达到那间咨询公司承诺的标准,于是这家企业的绝大多数人认为管理咨询或者营销咨询只是咨询公司提供一份厚厚的文本建议书,营销理论也仅只限于概念和理论,与实践操作距离很远。 这样的观点和看法并不奇怪,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发达的地区或者城市,营销概念和方法时时面临花样翻新。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很多企业仍然抱着上述的想法。比如一些颇有历史的,经营差强人意的大型国有企业,外部原因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企业内部由来已久的创新力、执行力、营销力、管理能力差已不是秘密。越是复杂的基层设置,越是人员组织的庞大,过多注重的是人际关系地经营,导致效率低下从而丧失效益,那么这样的企业不仅是需要营销能力,更重要的是自上而下的理念和信心塑造,以及加强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营销能力了。 因为一叶障目,并且只是面壁坐着,根本不相信可以改变处境,甚至要和其他主张改变处境的人论战,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在束缚中死去。一个企业要知道到底需要加强哪方面能力,就必须知道你这个企业在目标市场中占据着什么地位。如果是主宰型,说明企业机体强壮,加强其他能力之外,务必具备相当的创新能力。如果是优势型,那么在具备了创新能力之外还需要强有力的市场拓展能力——营销能力,以便加强攻掠地抢占市场份额。如果是虚弱型,那么请自检或者寻求高素质的外脑来帮助找出问题的症结并改善之,这时候、执行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可能都是需要加强的部分。如果企业已经难以存活,那么请谢幕退场吧!该是为不思进取、不识改变造成的结果买单的时候了。 至于到底是做囚徒固守石壁上的影像,还是跳出来看看真实和阳光就要靠企业决策者们自己选择了。
文章出自《营销学苑》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