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当代越来越多变的世界,在严苛、难以预测的环境下,为什么有些创业者及企业可以成功,有些则不能?成功者的身上是不是有些特质可以超越时空,构成人类精神的财富?
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缘于我对小资生活的观察,“ 我不在家的时候,就在咖啡馆,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个咖啡馆说的是星巴克。星巴克是什么,与什么是星巴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什么是星巴克,说的是一种咖啡,星巴克是什么,则讲述的是古老资本怎样创新生意!
星巴克(starbuck},是一家1971年诞生丁美国西雅图的咖啡公司。作为一个市场跟进者,星巴克从一间小“咖啡屋”发展成为国际最著名的咖啡连锁店品牌这个“1小杯咖啡+1块方糖”
是怎么样做成了世界500强企业的? 对于星巴克的成功秘诀,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一贯坚持的取人之长,独辟蹊径,创出自己的牌子,走自己的路;有人认为星巴克在管理模式方面虽然也学习麦当劳等连锁店的经验,但仍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不搞特许经营,绝大多数是自己所有;而且更以过硬的产品吸引人;方便大众,持之以恒。有人认为,虽然从味道上来讲,星巴克绝不是最好的咖啡,但从价格、方便性来看,星巴克成功的最大秘诀就在于其“星巴克文化”的塑造和传播的成功。我认为,以上这些分析都有道理,但从根本上说,创新是星巴克文化活动之源。在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要想吸引更多的人注意,重要的就是不断创新,形成差异化,把消费者对产品的注意力转化为消费行为。产品创新。星巴克非常重视原料,为保证星巴克咖啡具有一流的纯正口味,设有专门的采购系统。他们常年旅行在印尼、东非和拉丁美洲一带,与当地的咖啡种植者、出口商交流沟通,为的是能够购买到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豆。他们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热爱星巴克的人都能体验到:星巴克所使用的咖啡豆都是来自世界主要的咖啡豆产地的极品。所有咖啡豆,都是在西雅图烘焙,他们对产品质量达到了发狂的程度。无论是原料豆及其运输、烘焙、配制、配料的添加、水的滤除,还是员工把咖啡端给顾客的那一刻,一切都必须符合最严格的标准,都要恰到好处。但原料固然是品质的基础,而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则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从各种咖啡的冲泡器具,到多种式样的咖啡杯,甚至将自己的用心拓展到咖啡豆、饮料和食品领域之外 ,在美国的星巴克店里,顾客还可以购买音乐光盘,或者在店里的电脑数据库存储的数千首歌曲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做成非常个性化的光盘,中国的星巴克则推出了更加本土化的服务,在中秋节、圣诞节等节日期间消费者将可以购买有着精美礼盒的礼品套装。星巴克通过更多种类的食品销售、而不仅是咖啡系列来制造更多的增长点。
服务创新。星巴克尝试各种经营思路,吸引人们步入店内、延长驻留时间。“我们有一个憧憬:为咖啡馆创造迷人的气氛,吸引大家走进来,在繁忙生活中也能感受片刻浪漫和新奇。”在星巴克的设计理念中,星巴克是一个温馨的家,是你的办公室、家之外的第三空间,一个享受生活的地方、一个舒适的社交聚会场所。无论是其起居室风格的装修,还是仔细挑选的装饰物和灯具,煮咖啡时的嘶嘶声,将咖啡粉末从过滤器敲击下来时发出的啪啪声,用金属勺子铲出咖啡豆时发出的沙沙声,都是顾客熟悉的、感到舒服的声音。试想,透过巨大的玻璃窗,看着人潮汹涌的街头,轻轻啜饮一口香浓的咖啡,这非常符合“雅皮”的感觉体验在忙忙碌碌的都市生活中是何等令人向往。星巴克为吸引人的进入,采用集合了Java训算机语言、网络技术和快运服务三位一体的技术,顾客只需要打个电话或者点一下鼠标,可以通过电话和快送网络提前预定饮料和点心。更加令人惊奇的是,顾客可以在预定的饮料和点心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文化创新。“这不是一杯咖啡,这是一杯星巴克。”“星巴克”这个名字来自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中一位处事极其冷静,极具性格魅力的大副。他的嗜好就是喝咖啡。麦尔维尔在美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但麦尔维尔的读者群并不算多,主要是受过良好教育、有较高文化品位的人士,没有一定文化教养的人是不可能去读《白鲸》这部书的,更不要说去了解星巴克这个人物了。从星巴克这一品牌名称上,你可以看到星巴克企业文化和市场文化的创意:一是在企业文化上,创造了“咖啡宗教”。Jesper Kunde在《公司精神》一书中讨论星巴克品牌时使用了“咖啡宗教”这个词汇。星巴克的“咖啡宗教”即由具有大致相同的人生情调、社会身份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星巴克总是把员工放在首位,并对员工进行大量的投资。这种企业文化影响到了股权结构,直接导致了星巴克在商业上的成功。第一,星巴克通过人力资源及全面薪酬体制来加强其文化和价值观,与零售业其他同行相比,星巴克雇员的工资和福利都是十分优厚的。星巴克每年都会在同业间做一个薪资调查,经过比较分析后,每年会有固定的调薪。舒尔茨还给那些每周工作超过20小时的员工提供卫生、员工扶助方案、伤残保险,这在同行业中极为罕见。这种独特的福利计划使星巴克尽可能地照顾到员工的家庭,对员工家里的长辈、小孩在不同状况下都有不同的补贴办法。可能钱不是很多,但会让员工感到公司对他们非常关心。那些享受福利的员工对此心存感激,对顾客的服务就越周到。第二,股票期权。在星巴克公司,员工不叫员工,而叫“合作伙伴”。星巴克在1991年就设立了股票投资方案,允许以折扣价购买股票,所有员工都有机会成为公司的主人。由于公司股票价格不断地上涨,给员工的期权价值很大;与此同时,配合公司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使得员工建立起自己是公司股东的想法。第三,非常培训。对员工的栽培和辅导训练使他们得到可持续的成长发展空间是星巴克公司所看重的。对星巴克而言,每位员工都是构成品牌的一分子,在消费者心目中都代表着星巴克,因此,星巴克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所有招聘进来的员工在进入公司的第一个月内都能得到最少24小时的培训,包括对公司适应性的介绍、顾客服务技巧、店内工作技能等。另外还有一个广泛的管理层培训计划,着重训练领导技能、顾客服务及职业发展。星巴克为员工提供了很多核心训练和技巧,希望他即使离开了,也同样能从星巴克的经历中受益。 星巴克的企业文化精神,使加入星巴克的咖啡生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咖啡生,彬彬有礼、训练有素的他们成为了一个“宗教”的组成部分和拥护者。二是在市场文化上,目标市场的定位不是普通的大众,而是一群注重享受、休闲、崇尚知识、尊重人本位的富有小资情调的城市白领。对于那些已经爱上星巴克的顾客来说,消费者所追求的商品不仅要满足最基本的要求,还是他们传达出的其他信息,比如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或是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星巴克持续不断地发现消费者的新需求,就像麦当劳倡导销售欢乐一样,星巴克把美式文化逐步分解成可以体验的元索视觉的温馨,听觉的随心所欲,嗅觉的咖叫香味。她的成功在于 消费者需求的中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再由服务转向体验。 我国企业历史上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受着传统的农耕文化的影响很深,保守有余而创新不足,在当代长期生长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开拓意识严重不足,与西方成熟企业无论是在理念还是管理、生产都有很大差异。我从星巴克的创新中,感到我国企业发展壮大(无论国有民营),重要的是领导者在他的目标、公司、工作上,是否有积极的企图心是否有不可撼动、坚定的决心来实现这个企图心。其中,最重要的是领导者是否能为企业永续经营作出最好的抉择,无论这些抉择有多困难、多痛苦。当初,舒尔茨买下西雅图一家名叫星巴克的小咖啡馆,然后像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中的教授一样,把丑小鸭调教成全美“领先的零售商、美味蛋糕的提供者及独具魅力的咖啡品牌”。它的扩张速度最让《财富》、《福布斯》等顶级刊物津津乐道,仅仅15年的时间,就从小作坊变成在四大洲有5000多家连锁店的企业。舒尔茨的经历证明,真正驱使历史上,伟大的企业家改革的动力来自内在的创新,而且不受大环境的影响。我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来验证。譬如I BM创办人华特生(ThomasA . Watson Sr .)在经济大萧条时并未采取裁员措施;波音的前CEO爱伦伦(B.Allen)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再需要波音战斗机,导致波音营收减少八成时,勇敢带领公司走向喷射机时代。有伟大历史的企业领导人表现的是一种打从心里油然而生的创造力.而不只是对外在环境的应对。平庸的企业领导人相对来说就比较为了成长而成长。愿我国的企业知而行,起而行!
(首发价值中国网何党生主页,转载必须经作者本人同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特聘芜湖深蓝律师事务所董邦林先生为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