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模型的内涵》即《科学发展观模型》第4节(2)



二、什么是按经济规划管理、和谐社会?有什么本质特征?

应该承认,“科学发展观模型”的构建者们一直都主张和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本来就有“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阐述。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都在强调“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这一点。那么,我们又将如何利用包括经济规律在内的客观规律呢?最近,胡锦涛先生为我们提供了“和谐世界”的方法论武器。

(一)什么是按经济规划管理?为何体现和谐社会?

笔者以为,管理绝不仅仅是企业的事,国家乃至国家经济集团,甚至包括整个世界的经济来说同样也需要管理,尽管对宏观经济事物进行管理的难度非常大,也不能忽视了对宏观管理重要性与意义的认识。否则,如果缺乏对宏观经济事物、物质进行管理,就谈不到“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的问题。

1、什么是按规划管理?是怎样形成的?

笔者经过研究发现,“科学发展观”不仅具有模型意义,也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科学管理程序”也。大家知道,所有的“模型”是都客观规律的体现或者说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由于“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揭示,因此,它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管理意义”,表现为“科学管理程序”。

“科学发展观模型”的构建者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主观价值不等于客观价值、微观价值不等于宏观价值、次要价值不等于主要价值,而作为一种特殊物质形式的价值,是个时时刻刻都需要“对称”的——表现为经济质量与经济能量的守恒、经济性量与经济能量的守恒,否则就会由于上述不守恒与不对称,非但创造不出主观价值、微观价值、次要价值,而且还会导致已经形成的价值形式的丢失!

严格地说,“按规划管理”比“经济规划”的层次要高一些,因为“按规划管理”不仅需要对“经济规律”有全面的认识,还有一个“如何落实”的实际问题,是一种行动。诚然,如果对“经济规律”缺乏正确认识就谈不到“经济规划”和“规划管理”的问题。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按规划管理”发生在“经济规划”之后,如果后面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前面的“规划”就成为泡影。

所以说“规划管理”比“经济规划”的层次高,就是因为一旦实施了这种管理,就决定了它们必须能够遵守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事物。大家知道,“经济规划”的本身就是按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制定的一种计划的意思,如果再能够把它贯彻下去、落实下去,当然离不开上述讲的科学管理、统筹管理和规划管理了,而要想贯彻、落实上述管理,不但需要认识规律,还需要认识“规律的运动规律”。

那么,什么是“按规划管理”?笔者以为,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模型”的基础上的,能够体现按经济事物、物质的存在与运动规律办事的,而且能够对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经济事物、物质进行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发展进行管理——表现为不管干什么和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按“经济规划”办事和按“经济规划管理”。这是因为,经济规划是要求,管理是实现远大理想与实现理想价值的必然步骤。

2、按规划管理的本质?为何体现和谐世界?

那么,“经济规划管理”的本质体现在哪里?笔者以为就体现为“和谐社会”,表现为——不管干什么事,须能够体现价值对称、价值和谐,而只有在“价值和谐”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得到相对意义上的“价值中的最大价值”,或者说才能得到“和谐价值”。这是由于——和谐是存在的基础,存在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人们要想实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和谐是个前提。

当然,笔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也不是杜撰出来的,杜撰也是杜撰不出来的。那么,认识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笔者以为,意义就在于,它不仅对宏观事物具有指导意义,也同样对中观、微观事物具有指导意义,因为不管是在宏观、中观、微观领域,价值都是由和谐衍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相对意义上的个人价值、企业价值、经济体的最大价值,均是事物、物质和谐的产物!

试问,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为何能结成战略联盟?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与美国、英国、法国等一些存在许多矛盾,相互之间却能够形成统一战线,并在战争中分别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且最终赢得了那场战争的胜利。以上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不仅存在矛盾,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也是具有共同利益的。

如此,当然也就说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对立统一体”,可以理解为是不可分割的。而发展到今天,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这种“对立统一”似乎越发地突出了。就拿中美、越美关系来说,战争中的敌对双方,竟然在经济贸易方面却发展如此之迅速,而且能够相互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这些,难道不令传统政治、经济学家们惊叹吗?

诚然,笔者也不否认,相互之间在价值观、发展观方面仍然存在差距,且似乎始终都“势不两立”似的。于是,人们不禁要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才“对”呢?两者真的是“水火不相容”的吗?如果是,为何在某些时候又有共同立场与利益?如果不是,为什么时不时地要爆发战争?但是,有一点谁也无法否认,就是两者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存在的一定是有价值的。

(二)什么是和谐世界?为何体现可持续发展?

如果能够将邓小平先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世界”即“泛邓小平理论”与范畴联系起来认识,人们不难发现,它们不仅为我们构建了“科学发展观模型”,也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原创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特别强的方法论武器!

1、什么是和谐世界?是怎样形成的?

诚然,我们也可以把“和谐社会”理解为“和谐世界”,因为两者的区别是站的角度不同,并没有本质区别。严格地说,一切事物都是以“社会”的形式存在,星云、星系和生物中的人类均如此。

笔者以为,和谐不是别的,正是“质能关系”的对称与守恒和“性能关系”的对称与守恒,表现为“价值对称”。大家知道,当“质能关系”、“性能关系”对称、守恒或当“质能关系”、“性能关系”基本对称与守恒时客观事物才存在,只有在存在的条件下,客观事物才能得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此,为了获得存在、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们就须从“质能关系”、“性能关系”对称的角度予以管理。

和谐是什么?和谐就是存在,和谐就是发展,和谐就是可持续发展。当然,和谐也同样是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依据之“价值模型”。大家知道,宇宙万物之所以存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其根源就在于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之间是和谐的。为此,科学巨匠刻卜勒为我们留下了自然科学巨著、同样又是哲学巨著——《宇宙的和谐》。而“不偏不倚,不上不下”的“中庸之道”,讲的也是个和谐问题。

正由于此,代表“先进文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久前,提出了“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范畴。显然,上述范畴的提出是具有针对性的。如果没有搞错,它针对的不是别的,正是如何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也就是说,由于只有和谐才能实现存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所以“规划管理”的本质就体现为事物的和谐。这样,“和谐”就自然具有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为此,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为了给走向新世纪、新世界、新农村的中国提供方法论武器,党中央、国务院才会在提出“科学发展观”范畴之后才提出了“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理念。诚然,以上仅仅是笔者的认识,可能与其他哲学界、理论界、经济界朋友的认识多少存在一些差异。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两者如缺乏内在联系,党中央、国务院绝不会先后提出。

无庸置疑,前不久胡锦涛先生在联合国大会提出的“和谐世界”的理念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向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提供的又一方法论武器——不管人们是否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2、和谐世界的本质?为何体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模型的内涵》即《科学发展观模型》第4节(2)

或许有读者会问,“和谐世界”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当然有了,而且还有因果联系!这是因为,和谐是存在的基础,存在是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前提。如果存在的基础的和谐、或者说对称被打破,就谈不到发展问题,也就更不要说可持续发展。虽然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但存在的一定是“客观的”和“有价值的”——哪怕有“反价值”因素的存在,那也不能否定这一原则。

如今,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就有人打着“人权”的幌子,试图通过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实现其垄断资本主义的目的,结果使世界变得越发地不安宁,并引发了恐怖主义和能源危机,结果使经济社会不但得不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而且,不管他们都是些什么制度、主义都面临着被人转化的可能。转化是什么?转化不仅是旧制度的否定和新制度的诞生,也有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偶然、必要性!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剧变”和“解体”的偶然性、可能性,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其经济社会得不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话,那同样面临“剧变”和“解体”的可能。最近的法国,不是时不时地发生一些动乱吗?像法国这样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并引发动乱呢?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比较的范畴!

换句话说,我们也可以把“转化”理解为是经济社会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结果。胡总书记之所以要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就是在向世界阐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的和谐是人类社会要向得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前提。换言之,在一个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环境下,当人们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的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由于包括价值规律在内的各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都是由事物的物质性、客观性、规定性和必然性所决定的而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更加不是杜撰出来的了,所以维护经济社会质能关系、性能关系的和谐就便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前提条件。为此,为了得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和谐就变成了“第一要素”,否则人类经济社会就变成了狗熊掰棒子——掰得再多,也不够丢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1119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模型的内涵》即《科学发展观模型》第4节(2)》为网友以我之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