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人财富史纲:金钱的秘密》
货币的普遍性的客观表述则是另外一个意思,是指这种东西不管你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弄到一点,海边的部落能够弄得到,深山老林里的部落也能够弄得到,南极洲的部落能够弄得到,北冰洋的部落也能够弄得到,只要有一个地方的部落找不到这个东西——这个部落就得搬家,有的地方还真找不到,实在找不到也真没办法。 那么为什么实在找不到货币的部落就得搬家呢?这岂不是又和货币的普遍性发生了冲突了吗? 冲突是没有的,有歧义的只是我们对于规律的理解。 要知道,普遍性实际上是指人们对货币需求的普遍性,这东西必须是人人想得到的,是不管什么人一见到就喜欢得心里直痒痒,恨不能在第一时间里就占为已有的。 这东西不只是人喜欢,连动物也不例外。 动物中的鸟类在这方面和人是有着共同语言的,据科学家发现,乌鸦这种长得黑不溜秋的丑鸟偏偏有着对美丽事物的追求,如果被它们发现了你放在桌子上的钻戒项链,它立即毫不客气的叨到自己的窝里去。其实钻石钻戒这种东西对乌鸦这种鸟类来说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但是乌鸦才不管你这么多,反正它就是喜欢,这你千万别跟乌鸦较真,较真也没用,把桌子上的钻戒收好才是正经。 所以货币这东西注定了是一种凡是动物一见心喜迫不及待想占为已有,却什么用处也没有而且还不是那么容易弄到手的玩艺儿。 符合这一标准的事物也有好多,但却只有黄金才成为了世界货币,这又是怎么搞的呢? 因为货币还必须要具有另外两个特性: 持久性与易于分割的特性。 金钱第四律:稳定性

想一想,如果我们人类选择了大肥猪作为通用货币,情况又会怎样? 那实在是太好了,家里养头猪,日子真富足,小猪变大猪,越来越幸福。 而且养殖业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人类的社会财富,凭什么就不能成为世界货币呢?这么好的事情人类怎么就弄不明白呢?为什么啊? 是啊,为什么呢? 理由实在是太简单了,因为猪不只是会长大,还有可能得了猪瘟病突然死掉。 而钱这个东西它是绝不应该莫名其妙死掉的,否则的话,你今天刚刚赚了一笔钱,睡觉时放在枕头边上,正做着美梦咧着嘴吧乐呢,可是你的钱突然发出一声痛苦而绝望的呻吟,患了脑溢血死掉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呢?还让不让人家活下去了? 在非洲的某些地区还真的是拿牛来做为通用货币的——所以这种通用货币只能在“某些地区”流通,无法成为原始社会的全球经济共同体的通用货币。 实际上这么表述这个严肃的问题有时候会带来很大的歧义的,所以我们不妨板起脸来表述这个问题: 能够成为货币的东西,它一定要有稳定性,不蒸发不升华,不会因为气候炎热而腐烂,也不会因为天气寒冷而收缩,更不可能突然得病死掉。 总之,货币这东西一不能长腿跑掉,二不能长翅膀飞掉,三不能吃得比你赚得还多——它决不能够吃东西,只要钱会吃东西,就有可能得病,就算不病死也难免病得体重减轻,所有的这些条件都限定了——钱只能是固体,而且是没有生命的固体。 但是固体的体积是固定的,它不会无缘无故的自动增加体重,这个症因成为西方中世纪的学者的一块心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甚至不惜发明了化学这门实用性非常强的科学,但是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能够得到解决。 东西方的中古世纪有一个共同的职业,叫做练丹术士,中国的术士主要是替皇帝练长生不老丹药,许多缺心眼的皇帝就是服了术士们用铅汞练成的金丹后搞得便密,活活憋死了。但搞死皇帝这个活只是属于术士们的业余兼职,实际上东西方的术士们的共同专业是研究点石成金,这一职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堆在家里的黄金如何能够自动增加体重的永恒性问题,结果西方的练丹术士搞着搞着就把化学给研究出来了,而中国的术士们的成就就有点拿不出手,除了搞死几个皇帝之外,他们没能解决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