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短缺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在紧缩时期企业资金叫紧,在货币扩张时期企业也叫资金紧,在每一次企业及企业家问卷调查中,资金短缺都是作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首选因素。资金作为一种资源似乎永远不能满足需要,而企业也似乎像一个总吃不饱的孩子在不停地要奶吃,这种资金紧短症对我国经济决策层在不断地施加一种压力、给予一个从不变化的信号,那就是我国经济的主体--企业的资金供不应求,从而对货币政策决策层施加货币扩张压力,甚至导致我国宏观金融紧缩政策实施发生中途逆转,这是造成我国不断发生恶性通货膨胀、 连续几次金融紧缩不能达到预定目标的主要诱因。那么,在我国近十几年货币大量扩张的累积下,企业资金真的那么短缺吗?对企业资金状况如何判断,对我国金融政策如何定位?下面从社会学角度对我国资金短缺问题进行立体分析,并希望对我国金融政策改革定位有所帮助。
尽管资源短缺特别是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特定的经济现象,在经济起飞时期尤其如此。从这一意义上讲,我国的资金短缺现象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共性和经济起飞阶段的共有特性。但是,我国的资金短缺还具有自身的特有属性,这种特有属性是由我国经济社会的结构、组织方式、制度工具、思维特点和行为模式以及决策效能所决定的,在经济上表现为宏观上的资金总量扩张与微观上的资金短缺并存、市场环境的相对宽松和货币资金供应相对宽松与企业资金异常紧张并存、企业资金占用总量急剧膨胀与企业资金异常短缺并存,而这种特有的属性才是我国资金短缺现象真正需要关注和研究的本质所在,也是我国制定政策必须予以正视的现实。而要分析这种现象以及背后掩藏的实质, 仅就现象论现象是不够的, 那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社会学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予以分析。
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资金使用者的资金利用制度缺陷。这是我国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是资金组织者的资金组织机制缺陷。第三部分是资金融通的社会制度障碍。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们陆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