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狄克逊预言2020年 2020年银行业预言



资本市场时代:批发银行获益良多

    

到2020年,全球金融资产将从2004年的136万亿美元增加到500万亿美元以上,增长三倍多。资产增幅将超过GDP增长,但并非所有业者都能从中获益。预计证券相关行业如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以及私人银行,将最为受益。

   目前,已经有可能对诸如自然灾害、银行贷款违约、私人住宅产权,或商品市场波动等多种风险进行证券化并交易。随着新的资产类别的涌现,证券化趋势将得以延续,从而使投资者改进其投资组合的风险和回报模式。今后20年,能源、天气以及环保风险衍生品都将成为庞大的利润源泉;转移人口结构、政治及经济等风险因素的市场也将逐步突出。

  对公领域的银行业务将出现重大的新机会。具体而言,预计公共和私募融资领域将实现大幅增长,因为政府越来越积极寻求一些创新的融资结构,以便更好地在基建改造项目的投资需求和控制财政赤字之间达成平衡。

  传统证券化产品将继续发展。自1993年以来,市场已发行了29万亿美元证券化企业债和私人债,其规模是政府债的两倍以上。2010年,私人债证券化的增长将超过其他资产,占金融资产的29%,正好是1980年所占比重的两倍以上。

  除了批发银行,资本转移还将影响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由于市场的发展,传统批发贷款产品(以及相关利息收入)趋于消失。在法国和瑞士等国,表外收入已占到银行总体收入的一半。随着贷款发起和授信之间的固定关系的削弱,银行在资本和融资方面的约束将越来越小。那些掌握风险定价艺术,并能积极管理信贷组合的银行,其业务将蒸蒸日上。

 欧美国家商业银行的资金密集化程度将越来越低,更多地依赖收费业务——在亚洲也有这种趋势。在欧美,随着专有交易及私募交易的繁荣,投资银行所占资金量也将越发庞大。

老龄化时代:改变资产管理格局

    多数发达国家以及部分亚洲国家的人口正在趋于老龄化,这将首先影响到储蓄的流向。到2025年,欧洲和美国60岁以上的人口(减少储蓄者)预计将超过45岁-60岁之间的人口(主要储蓄者)。在今后20年,这一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加上每一代都比上一代储蓄较少的事实,可能使个人储蓄的流入量减少35%-40%。

    这对全球资产管理行业是个坏消息。因为大量的储蓄,一直是过去20年间该业务取得两位数增长的重要贡献者。当减少储蓄者占主流时,这种增长动力将消失。

    还有一个较少关心到的次要因素,但它将改变资产管理行业的性质,即大部分资产将由已经达到申领退休金年龄的个人所持有。在今后十年中,在意大利等快速老龄化的国家,退休人员持有的资产将比那些目前正在储蓄用于未来养老的人口高出七倍。这些老年顾客的需求将大大不同于他们的前辈。他们面临一系列新的风险,如退休早期未曾预料的长寿、额外的保健支出、通胀以及股市暴跌等。

    目前的产品如共同基金及长期投资计划,是基于“买入并持有”战略,就长期资本积累来说是正确的财务方案。但对于担心长寿问题的意大利退休人员来说,并不见得合适。目前,降低这些风险的产品正在开发中,使退休人员至少能获得部分保护。人们迫切需要新一代解决方案。要赢得这场竞争,金融服务企业有必要开发资产负债表强度不高、同时相对简单的产品。许多希望维持现有生活标准的退休人员必然会采用这些产品。

 传统的保险、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模糊,新业者将快速识别和捕捉机遇,对现有业务发起挑战。

客户价值时代:竞争转型

    假如我们将银行业务与消费品或零售业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行业之间对品牌定位的截然差异。

  在某些成熟的客户导向的行业,将通过对品牌特性的精心设计来吸引精确定位的目标客户群。银行对此进行效仿的潜力巨大。银行也在瞄准那批推动低成本航空公司以及虚拟移动运营商的人口群体。在许多市场,直营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定位是“低成本简单产品”,他们发现,接受此类产品的客户人数众多。在价格的另一端,私人银行提供的是高端业务,在这里依然有改进客户定位的充分空间。

  在两极之间更有着庞大数量的人群,他们有着不同的类型——忧虑的储户、家庭以及关心成本的财务专业人士等等。无论通过信用卡服务、财务顾问还是大量的各种业务,银行都需要理解是什么决定了这些客户群的行为。如果能够与顾客形成共鸣,品牌就能获得力量,而品牌建设仅仅是客户战略的外化的可视元素。

  成为“客户为本”的银行,可能对银行的总体战略产生深远影响;但在具体层面,银行必须学会深入研究客户需求、需要和行为。在此,超越客户流失率以外的对客户忠诚度的了解将有所帮助,正如在关键接触点,管理客户体验(所谓“真相片刻”)以及他们对价格和价值的感知方面的卓越表现一样。

    分行业态将变得更加适应客户需求,而具体客户群价值定位和服务水平,将成为个人客户和小企业客户的通行标准。随着销售方法从以产品为中心的运动转变为基于客户需求的交流,客户服务可能发展成为关键的竞争武器。

    营销及广告支出的稳步上升,将加大小型银行的竞争压力。能够使总体市场战略与客户获取和保留技巧紧密结合的银行,其在短期内赢得更大钱包份额以及在长期内取得持续成功的机会将大得多。

创新时代:技术的力量

    技术本身并不能推动创新,但能够帮助创新。锐意创新者能够反思客户服务方式,消除不必要的功能或不能反映客户真实需求的产品类别之间的人为界限。ING的在线模式、Barclays的OpenPlan抵消式按揭、JPMorgan的新基金交易平台,以及UBS基于互联网的一级证券造市系统等著名的创新成果,都是新技术如何帮助银行在产品提供以及交付模式方面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优秀实例。

    同样意义深远但或许并不光彩四射的创新,将发生在零售银行分销领域。在许多发达市场,专业化的单一服务商正从传统银行手中稳步抢占市场份额。随着技术不断在降低获取客户信息的成本,“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成本优势将渐渐消退。对于采用分行模式的传统银行而言,在线银行使用量的提高,以及其自身后台业务的改进,将令分行业态越来越脱离交易中心而更多地面向客户需求。

    这一方式固然存在着微妙的变化,但发展趋势已经明朗,如柜员数量的减少、分行业态的多样化,以及对销售和财务顾问的更多重视。这种变化能帮助一家普通银行的总体成本基础降低10%。在欧洲,员工成本占银行总体收入的比重在过去十年中,已经从59%降低至54%,到2020年可能进一步降至44%,从而使规模经济在银行经济效益中的地位越发重要。

 第二个影响领域,是过去数年中发生的电子支付的稳步增长。随着客户对另类支付系统的日益接受以及小额支付的数字化,电子支付可能加速。NTT DoCoMo就采用了互联网的覆盖率以及发展中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来建立电子支付系统。这一系统已开始撼动银行在日本盈利丰厚的C2C和C2B支付市场的垄断地位。

 最终,创新将可能导致客户和银行的无缝多渠道体验。但如果银行首先能从最重要的环节着手行动,他们就不用承受在技术完全进步后再推行整体改造的艰辛了。未来的道路将是循序渐进的。

风险和监管时代:魔道互长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银行控制风险的能力正成为一个差异化因素。这些风险既涉及自身活动和专有地位,也关乎客户风险。通过风险计量、风险定价、风险分解和重组,以及向金融市场参与者转移风险,银行及金融市场开发出了大量的各类风险管理方法、技巧和产品等等。

    但即使在典型的市场和信用风险范畴,银行也往往措手不及,这部分是因为精明的交易员和套利者不断尝试通过创造可以规避风险计量技术的、越来越复杂的风险结构来赚钱。同时,经济环境的系统风险正在加大,对银行和监管机构都构成了日益严峻的挑战。

 珍妮狄克逊预言2020年 2020年银行业预言

 监管机构试图跟上这些发展趋势。巴塞尔新协议正秉承最大善意,要求监管资本更多地与经济风险挂钩,推出了使金融机构提高风险计量和管理能力成熟度的激励机制。银行可以在不同风险计量方法中进行选择。同样的经济风险,可能(取决于选择方法的不同)要求截然不同的监管资本水平。这就产生了可能令某些不成熟的银行暴露在过度风险下的套利机会。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监管将继续发挥行业变化的主要推动作用。不断加大的市场自由化、银行的私有化,以及监管机构对市场失灵现象的干预,将使当今诱惑力更大的市场变得较为无利可图,而使较不具诱惑力的市场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在欧洲,监管在调和地区内部银行市场(从批发市场着手,目前已开始处理零售市场)以及促进跨境整合、追求单一经济体市场方面已经在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样在美国,监管机构及各地区检察机构加大了对银行业的监管力度。遵守监管法规给银行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造成了运营方面的复杂性和项目风险,即使这些投资是否有益往往并不清楚。

    那些缺乏足够规模以掌握监管变化并从中获利的银行,可能被迫降低组织复杂度,将精力集中在数量较少的经营活动上。全球性银行可能得益于这种变化,但需要牢记的是,不遵守监管法规所带来的经济和金融风险将更加巨大。

全球平台时代:银行“代工”的诞生

    银行的运营正变得越来越全球化。欧洲最大的25家银行目前几乎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本土市场以外的地区。部分大型银行在国外的雇员数量甚至超过了本国雇员。不同地区的产品正日益趋同,而这种融合趋势正在加速。银行已经采取一系列技术,以确保自身应对全球化最新的表现形式。

    借鉴汽车业并适应金融服务行业的精益项目,正日益改变银行的业务运营,并共同在削减成本、节省时间以及提高质量方面发挥作用。流程在变得日益标准化,业务量正在向能取得规模优势的领域集中。同时,随着通信以及IT处理成本的锐减,银行正着手整合自身技术基础设施,提高自动化程度以降低劳动力成本。众多银行正将部分业务外包,或将其转移到运营成本较低的地区。部分银行可能会考虑精简产品线,降低维持现有IT应用系统以及开发新系统的成本。最先进的业者视此类转型为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部分,而不仅仅是削减成本和消除浪费的一种途径。

    假如这样设想一下:从现在到今后的20年里,大型国际银行将拥有全行共享的离岸基地,来处理先前由单个业务单元完成的各项职能,这并不是遥不可即的事情。事实上,在部分超大型银行,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如汇丰银行在巴西、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八大全球运营中心雇用了1万多名雇员。同样,美国运通、花旗集团及其他大型信用卡发行机构一直在创建离岸基地,为他们的全球客户基地服务。

    我们估计,通过将后台业务及IT活动进行离岸运营,银行可以节约运营总成本5%-10%,潜在节约效益可能更大。部分银行正合乎逻辑地把这一概念推广到下一步工序,将部分核心业务职能进行外包。例如,通过采取相应措施,标准渣打银行13%的员工(不包括呼叫中心员工)在海外工作。

    随着专业化的全球后台业务外包服务商作为一个行业的诞生,印度和东欧等低成本/高技能地区可能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利用跨境产品标准化和全球IT和运营平台,银行将在巨大的规模经济中取得竞争优势。相反,对于那些尚未准备好利用这些趋势的业者来说,决定银行业格局的全球力量,将使他们的业务运营成为沉重的负担。

整合时代:超大型银行崛起

    1980年,美国和欧洲前30大银行的市值加起来仅为区区1000亿美元;到了2005年,他们的市值已超过2.5万亿美元,上涨了24倍。这多数归功于行业整合以及市场扩张导致的内在收益的相同倍数的增长。

    同期内,这些银行占全球银行资产的份额,从8%扩大到了接近30%;同时在欧洲,1993年还在运营中的前100大银行,其中四分之一已经被收购,三分之一进行了合并。到2010年,我们完全可以见到拥有5000亿美元庞大市值的金融机构;到2020年,部分银行的资产规模甚至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

    这些超大型银行将在20到50个国家经营,雇用几十万员工(其中许多是专业人员)和建立起全球品牌。他们将拥有大约5000万至1亿客户。

    在全球化市场中,这些机构的规模和影响力,都将令他们拥有超越本土或地区业者的强大优势。市场和业务系统的融合,将有助于他们在各国获得越来越大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欧洲,大型高成长银行取得了突出的股东回报率,其业务增长的很大部分源自并购。投资者日益相信,高业绩银行可以通过合并创造价值,因为他们是优秀的拥有者和经营者。在美国,随着大者愈大,业绩平平者被快速淘汰,相对分散的行业结构可能得到改变。

 行业整合还将促进新业务模式的发展。小型业者可能发现,与超大型银行竞争的最佳方法,是专注于部分细分行业或业务系统的一部分,但其运营范围必须是全球性或地区性的。这一点有别于Home Depot、宜家及其他零售企业采取的“品类杀手”业态。他们都采取这种手段从百货公司手中争夺业务。

    管理这些机构的挑战十分巨大。在当今的银行,高达四分之一的员工可以被视为专业人士或知识型员工。他们通过同事间互动和协调产生和交流知识,由此创造价值。传统的垂直型组织对充分发挥这些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无甚作为。银行将需要新的组织模式和业绩管理手段,在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和私人银行领域的全球化知识型业务系统中,我们已经观察到了这一趋势。能够掌控复杂性的银行,必将成为明日世界的主宰。

调整时代:金融新世界

    由于经济自由化、技术进步、资本市场发展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世界正经历经济活动格局的大转变。今后20年,亚洲在全球GDP中的比重将越来越靠近西欧。

    因此,亚洲银行业将毫无疑问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欧洲在产生的绝对额外收入方面将依然占据最大份额。这是因为,与直接GDP增长相比,银行业务收入更多地由总体累计财务资产决定。因此,虽然未来业务增长可能发生在亚洲,但那些在欧洲、美国或日本业务力量强大的银行,将继续主导国际银行市场。

    在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随着平均收入的增长(意味着富裕和高净值客户的人数增长远远快于平均收入的增长),收入分配距离将拉开。此外,在能源短缺的世界里,掌握着全球能源储量大约70%的12个能源富国将拥有巨大机遇。

    由于上述理由,我们相信,今后20年最具吸引力的机会将是理财。在亚洲的银行争相追逐富翁的同时,消费信贷和投资银行业务也将带来强大的增长平台。

    众多西方银行已经大步迈向亚洲。我们预计,地区性银行巨头,即那些经营全球化、观念地区化的银行将涌现。亚洲银行业市场是否将被美欧银行主导,如同东欧和拉美一样,或强大的本土银行是否将对他们形成威胁,给出对以上问题的答案为时尚早。

    在决定行业最终格局方面,政治将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到2020年,全球25家最大市值的银行中有多少家来自中国??http://blog.163.com/charles_bao1017/blog/static/303742422007514420279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10601.html

更多阅读

塞缪尔·杰克逊 超级特工塞缪尔杰克逊

塞缪尔·杰克逊(英语:Samuel L.Jackson,1948年12月21日-),知名美国黑人演员及监制。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有《侏罗纪公园》、《低俗小说》和《星球大战前传I》、《II》及《III》

杰克逊梦幻庄园豪宅内部风貌 迈克杰克逊豪宅

博主声明:博主发表的文章专为新浪网博客提供,媒体或网站未经博主许可不得转载,个人博客可以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来源、博主姓名或以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欢迎朋友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博主的电子邮件为:lleiqiao@yahoo.com梦幻庄园

迈克尔杰克逊葬礼高清视频下载链接 迈克尔杰克逊葬礼科比

北京时间7月8日凌晨,迈克尔杰克逊的公共追悼会在洛杉矶的斯坦普斯中心举行。杰克逊此次的追悼会可谓盛况空前,25万人涌入洛杉矶,警方出动6400名警察维持治安,在空中和地面设置禁行区,估计花费250万至350万美元,美国31个州88家电影院供观众

声明:《珍妮狄克逊预言2020年 2020年银行业预言》为网友稳握江山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