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再融资方案能够在股东大会上获得高票通过,其实是对市场的极大亵渎。该方案公布后,市场一片反对与质疑之声,包括众多的基金经理纷纷表示,将会投出反对票。然而,在3月5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除了诺安基金与大成基金真的投了反对票之外,其它基金竟然都投了赞成票。中国平安再融资方案的通过,也让市场感到非常的茫然。
来自媒体的报道称,春节过后,包括董事长马明哲在内的中国平安高层团队集中力量,与深圳、北京、上海所在地的各大基金公司进行重点沟通。到底重点沟通的是什么内容,笔者不得而知,但诸多基金的临阵“倒戈”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家资本金十分充足并且再融资资金投向不甚明朗的上市公司,经过一番“沟通”之后,其方案完全出现了“意外”的结果,确实有的匪夷所思。毋庸置疑,中国平安目前持有的包括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在内的份额并不是个小数目,也就有了“哪只基金敢投反对票,平安明天就有可能赎回份额”这样的说法,也是有了某些基金为了自身的利益的违心之举。
如果媒体的报道属实,那笔者只能说是中国平安“挟持”了基金,并进而“挟持”了整个市场。退一步讲,如果基金仅仅只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置整个市场的利益于不顾,类似事件的重演在将来不再会是什么“新闻”。但是,今后的市场又如何能够承担?
中国平安巨额再融资方案导致市场暴跌,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小投资者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基金市值同样缩水严重。尽管方案获得了高票通过,并不意味着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同。况且,其中还存在着“猫腻”的成分在内。
笔者以为,除了监管部门在上市公司再融资中要严格审核之外,作为市场中“大哥大”的基金的投票行为亦应该进行规范。也就是说,基金在投票前应该充分听取其持有人的意见,就像瑞银在长江电力股改中的表现一样,在征求了持有人的意见之后,根据持有人的意见作出选择,该投赞成票的投赞成票,该投反对票的还是要投出反对票。如此,基金才不会被上市公司所“挟持”,才能更好地服务其持有人,而持有人的利益才能更好地得到保障。
近来,中国股市脆弱的表现已经向决策层发出一个不容忽略的信号:春节后新一轮的股市大跌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对今年出现“春季行情”的预期。自从中国平安公布再融资方案导致股市大跌之后,市场就患上了“融资恐惧症”,只要有再融资的消息传出,个股没有下跌的,大盘也难逃下跌的命运。当市场传闻浦发银行将再融资400亿元时,大盘的跌势一发不可收拾。而到了大秦铁路也将提出再融资计划的消息后,这支股票就成为当天跌幅最大的股种之一,并且牵引了大盘回落。所以,现在只要是一有再融资消息,投资者就闻风而逃,再融资俨然成为股市杀手。
而中国人寿、银行类上市公司等,都与基金有着落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中国人寿亦是诸多基金的大客户,基金的销售主要通过银行网点来实现,如果中国人寿与银行类上市公司亦来个“狮子大开口”,那么,基金又该作出何种选择?笔者以为,基金被“挟持”的一幕定然会重现。
这是基金的悲哀!也是持反对意见的中小投资者的悲哀!更是A股市场的悲哀!
话说回来,基金只不过是代人理财罢了,其在参与投票时,事实上也是替其持有人投票。但是,基金的投票行为却没有反映出其持有人的意见,仅仅只是代表了自己的意见。这也体现出至少在投票方面,基金持有人所面临着的困境。
或许QFII应该成为国内基金的榜样。长江电力股改投票进行类别表决时,其时持有长江电力股票3087.22万股、作为长江电力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瑞银,在表决时并没有将3087.22万股全部投赞成票,而是将其中2600.99万股投了赞成票,其余486.23万股投了反对票。瑞银方面的解释是,这486.23万股反对票是根据客户的委托而投出的。显然,瑞银充分尊重了其持有人的意愿,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其持有人。
为什么市场对再融资如此强烈的反应?笔者此前曾经对中国平安再融资方案提出当天就进行了评论,而且股市从此进入了一轮巨大调整,股市从1月21日中国平安再融资前一个交易日的5180点,一直探至3516点,总下跌1600多点,下跌幅度达到三分之一。
在目前低迷的市况中,任何利空都有被扩大的可能性,同时公开增发也会成为短期做空的借口、工具与武器,请市场各方务必能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实际上,在连续下跌后,高价群体已是伤痕累累;另外,大盘权重金融股更是跌势惨重。由于公开增发的阴影存在,使得该板块无法真正进入价值区域,这是近期亟待解决和正视的一个问题。
股市是投资大众的股市。对于一个资金严重不足的市场,目前最需要的是大盘的“雪中送炭”,而不是个别公司的“锦上添花”。因为一旦大盘塌了,结果将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在公开增发的问题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学会自我保护,避开这一“雷区”。而耐人寻味的是,当恶性圈钱正在逐渐泛滥之时,至今除了审核三处一个将进行审核外,却没有个权威的说法以及一个规范的对策。股市果然已经演变为谁都可以任意圈钱的场所了吗?
股市脆弱的表现正在向决策层发出一个不容忽略的信号:投资者对再融资行为已经无法忍受!如果忽略这一信号,不对疯狂的再融资行为加以制约,导致投资者因寒心而离场,资本市场的未来将被彻底葬送,中国经济也将由此而遭受重创。
据了解,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有关再融资的规定中提到,美国上市公司挂牌交易后,要等18年后才有资格进行再融资一次,并且,只有投资者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投资回报大于其投入的资金,才有资格进行再融资。倘若此规定真实无误,其条件之苛刻,足以阻止恶意的圈钱行为,也足以确保投资者信心不受伤害。而我们对再融资的规定过于宽松。以中国平安为例,它刚刚在去年3月份才完成A股首次公开募股(IPO),这个总市值只有1000亿元的上市公司,在上市不到一年,在它尚未给投资者带来实质性回报的情况下,就匆忙推出近乎疯狂的多达1200-16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相当于它去年在上海证交所IPO融资规模(400亿元)的4倍。如此贪婪的再融资计划与用抽水机抽血何异?倘若这种再融资行为得以通过,投资者的信心将被彻底摧毁,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将暗淡一片。
笔者此前多次对监管层提出过质疑,为什么我们不能对再融资进行好好的规范,既然中国的经济走向世界,美国的资本市场这么成熟,我们为什么不能借鉴其有利的方面?
其实笔者一直认为,监管层对金融市场缺乏管理经验,脱离了实际,一直以部分专家意见作为制订各种规范的依据,缺少对投资者利益的思考。
现在无论是高层还是投资者,以及投资机构均可以断定再融资是祸端,那么这个祸端如果不消灭,市场将无法健康地发展,投资者利益将无法获得尊重与保护。
笔者为此再次呼吁监管层,需要认真思考各方面的共同的认识,严格对再融资进行刹车,并要规范市场,对资金投入与融资及再融资必须要有良好的计划,并且要有应急预案,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笔者个人意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