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牛根生财富心经》
第3章 中庸人的财富伦理 牛根生在“2006(第五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发表了一篇演讲,其中的主要内容被媒体后来称为“牛氏商业伦理”。其中,“德”是最能体现牛根生商业伦理的字,这也是后来评论认为他是一个“很中庸的人”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经营人心是牛根生站在人的角度来经营财富的话,那么,“牛氏商业伦理”则可以认为是他站在社会的角度来经营财富。因为,在蒙牛有些话几乎人人皆知: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发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熄别人的灯…… 一 由改变自己而改变世界 由改变自己而改变世界,牛根生很坚信这一点。正如一位大思想家所说,让那些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首先改变自己。不过,改变自己难,改变别人更难。对此,牛根生却认为:当你无数次地“与自己较劲”后,回头再看,“大数定律”的效能就显现出来了——你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变了世界! 1.三重伦理:中西其实都一样 “三重伦理”是牛根生在“2006(第五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演讲的主要内容,也是他的商业伦理观的根本体现。 牛根生认为,在商业伦理终级目标追求上,西方和东方其实也没有根本上的不一样。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仁者爱人”,据此牛根生认为:中国的商业伦理理想状态,是讲和谐,讲均衡,讲信用;而实际上全世界也都是这样,虽然没有用同样字眼去渗透同样思想,但他们全部遵循同样规律,就是强调诚信,而不是欺诈,独吞。 牛根生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三重伦理:一是大商圈;二是小商圈;三是企业家伦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牛根生是如何解释他的“三重伦理”的。

首先是大商圈。牛根生解释说,现在有一个观点,中国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为消费者让利,压缩了责任。他个人结论则相反,在整个大商圈,企业对消费者都不够好。有一个流行故事是说,中国家庭主妇太累,早上一起来,泡上第一杯牛奶担心里面是否注水了。中午切肉时候,又怕是死猪肉等等。所以,他认为,理想大商圈要比比赛负责任或是比赛赚钱更重要,“越负责任越有钱,越不负责任越没钱。” 其次是小商圈。牛根生说:“强调负责任的全面性、联系性、一贯性,而不是片面性、阶段性。具体讲,全面性就是对股东、银行、员工、合作伙伴、消费者、全社会、自然界全面负责任,我们提出企业生态圈形成的概念,照顾好方方面面利益,只要有一个方面发生断裂,整个生态圈良性循环就毁灭了。一贯性就是讲始终如一承担责任。我们的供应链有130万头奶牛,如果是一般企业,有定单才买原料,没有定单就不掏钱,有很多回旋余地。但是我们乳品企业不行,130万头奶牛每天产出100万吨奶,非得卖,这是市场决定的。”牛根生还把企业伦理由低到高排了序,最低是良心,即要做到五个不坑害,不坑害消费者、同行等等。“俗话说害人一天自损800天,企业既然能够破坏别人,最终也就破坏自己。我们讲诚信就是诚心诚意办企业,把自己企业办得响当当的,这是企业最本质工作,最负责任的基本前提。” 最后就是企业家伦理。牛根生说解释说,“实际上商业伦理和企业家伦理息息相关。如果企业家讲道德,这个企业多半也是讲道德的。”牛根生还引用了李嘉诚讲的一句话,“赚钱不容易,花钱更难。”所以,牛根生认为,在中国要成为一个成功企业家,就必须同时修炼两大功夫:一是心态平衡,二是钱平衡。即要具备赚钱技术,更要掌握散钱方法。如果企业一把手对自己狠点,社会才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