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蓝血企业-塑造企业的斯巴达与雅典精神》
自我批判的能力,实质上也是一个人自我领导、自我管理的理智力、自律力和内在控制力。通过理智的引导进行自我剖析,重新审视自我的愿景、价值观和心智模式。自我批判的过程就是一个思想上、观念上去糟粕、纳精华,进而不断升华和成长的过程。是人生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是到达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境界的必由之路。 华为网站《华为人》第173期(2006-03) 不知道华为是否为这种自我反省制定了具体的行为规范,但是认识到这一点非常不易。不知反省、不知谦虚地面对事实是领导人,尤其是自命不凡的领导人的大敌。这些人多是智力超群,但心力脆弱的人,性格上埋藏着危机。 一般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领导者都会咨询很多人。但是,有多少人是真正地想听到多方面的意见?很多领导人咨询的最深层目的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的正确性。这也是有很多优秀的员工认为领导是固执的、不可理喻的原因。如果领导者总是按照自己头脑中的一套模式办事,那么无论如何都没法劝服他。这种成见时常是错误决策的重要原因。

我们可能都知道兰德公司预测中国出兵朝鲜的故事。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军介入战争并进犯鸭绿江。兰德公司的专家们写出了一份重要的研究预测报告,结论是“中国将进入朝鲜”。但最高决策层和军界的高级官员认为中国部队绝不会进入朝鲜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在他们看来,中国刚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内战,无论从人力和财力看都不具备出兵朝鲜的可能。但是,事实证明他们的判断是一个弥天大错。 实际上,当时不仅是兰德公司认为中国将出兵,美国国务院官员中也有人认为中国可能出兵,而且,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国民党残留在东北的情报网已经将大量情报送到美国决策者手中。还不仅如此,中国政府已经数次警告美国,其中比较正式而且用意明确的达八次之多。周总理曾经通过印度驻华大使明确告诉美国,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将出兵。但是,这样极为明确、准确、清晰的警告,杜鲁门都相信这只是外交讹诈。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总是为自己的行为寻找高度的合理性。当与经验认知不和谐的信息出现时,行为体会积极地避免增加这种不和谐情形的发生,或者过滤掉有关信息,从而使认知保持和谐的均衡状态。譬如说,某管理者认为甲员工很努力,而乙员工很不努力。当这个管理者看到甲员工在上网聊天的时候,可能会认为这个人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当他看到乙员工做同样事情的时候,可能会认为这个人又在磨洋工。 人总是在找各种理由强调自己对某件事情的判断。一个人认为某个球队会赢,那么在看比赛的时候就会不停地找出这个球队会赢的证据,除非结果出来或者这个球队出现非常明显的颓势,否则,这个人是不会自动认输的。决策者大多数时候都是成见或者肤浅印象的奴隶。我们如果仔细研究朝鲜战争期间美军越过三八线的决策,就会发现美国的高层决策者普遍认为中国是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这个国家绝对不敢向世界第一号强国挑战。正是这个简单的印象酿成了美国的决策悲剧,也成就了兰德的巨大声名。 所以这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可能莫过于一颗没有被成见所固化的大脑。而这样的大脑与个人经验、学历、知识结构无关。甚至经验越丰富的人、知识越多的人越容易陷入成见,因为知识本来就是一种成见。这种成见只能靠着内在的启悟才能部分消除。 无论是中国军队中艰苦的队列训练、日本早期军队清晨擦洗马匹的训练还是美国西点军校的兽营训练都是要锤炼一个人的服从与在严格束缚之下的坚韧和意志,这是对人的心的训练。参加过军事演习或战争的人们通常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普通人身上所蕴涵的巨大的潜在能量,以及潜力被激发的群体的震世骇俗的威力。 自省,保持内在的中和,保持内心的开放,保持信念的纯真、单纯,这种境界只能通过痛苦的修炼才能达到。心灵的作用远远大于智力,对心的训练远远比对智力的训练重要,这是信念得以保障的最重要因素,无论何种信念没有这种强化就会不断衰减。因此,无论宗教组织还是军队都采用这种精神训练方法。 通过这样的训练,很多著名的蓝血企业家、教父企业家具备了严格的控制力,这是成为伟大领导者的必要条件,尽管这种控制力可以表现在外表,也可以潜伏在内心。不能说,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就没有这种能力,但是应该承认,这种精神练习是很多历经千年的组织和无数最聪明、智慧的人萃取出的精华。